首页 > 军事历史 > 三国之暴君颜良

三国之暴君颜良 第1788节

更何况,连年的北伐,也使大楚积蓄多年的粮草,耗之一空,各处粮仓都几乎告罄。

如今时夏已至,颜良需要安稳的渡过这个秋天,用一次全国性的大丰收,来为他出塞作战提供粮草保障。

权衡种种,颜良还是决定先行班师。

不过,颜良却未回东都洛阳,而是将皇驾留在了邺城,就近训练兵士,也方便秋收一过,即刻由邺城起兵出塞。

而这即将到来的出塞作战,与颜良在中原的东征西讨,又有着很大的不同。

出塞作战,万里草原,步兵几无用武之地,颜良要想扫灭鲜卑,就只有动用大楚的骑兵军团。

自从早年拿下西凉后,大楚的骑兵数量就在急速的扩充,而在拿下幽州,稳定住辽东后,骑兵的扩张更是达到了顶点。

截至到目前为止,大楚能够用于作战的轻重骑兵数量,已经达到了空前的六万左右。

当然,这些骑兵有不少都驻防于西凉,幽并州方面的骑兵数量,不足半数。

为了扫灭鲜卑,颜良已决定动用全部的骑兵,也就是说,颜良打算以六万骑兵出塞作战,仿效当年汉朝与匈奴的决战,以骑对骑,一举扫灭鲜卑。

故是在颜良还往邺城后,就向凉州方面下令,将驻守于凉州的外军骑兵,尽数调往河北。

骑兵作战,更要等着秋高马肥,战马吃饱了草,养起了膘,方才能全力一战。

毕竟,眼下鲜卑人的实力,远胜于羌人、南匈奴,以及乌桓,根据情报所称,塞外各部鲜卑,加起来有四五十万之众。

以游牧民族的战争动员能力,四五十万的部众,能动用起来近十万的骑兵,也并非不可能的事情。

这也就是说,倘若鲜卑人能够联合起来,颜良甚至要以劣势的兵力,来扫灭优势的敌人。

当然,鲜卑人的骑兵数量虽多,但他的武器和铠甲的质量,却不如楚军精良。

除此之外,鲜卑胡虏的军纪也不如楚军严酷,顺风作战尚可,一旦出现局势不利,就很容易各自溃散,而非楚军那样,在铁的纪律之下,虽处劣势,依然能顽强作战。

楚军的纪律,以及精良的装备,还有整个华夏十四州的后勤保障,正是颜良有信心打赢这场塞外之战的关键所在。

邺城方面,颜良在紧锣密鼓的准备着出塞灭胡,而草原上的战争,却已接近了尾声。

正是颜良判断的那样,就在他攻克平城未久,小种鲜卑就被东西两部鲜卑夹攻而灭。

拓跋力微亲手斩杀了轲比能,一举吞并了小种部五六万的丁口,数十万头牛羊,一跃成为了草原上最强大的部落。

至于东部的慕容鲜卑,也趁机兼并了中部鲜卑其余各部,实力也随之大增。

颜良认为,如果自己即刻出塞,两部鲜卑在危机之下,多半会选择放下成见,并肩作战对付颜良,这样反而不利于他灭鲜卑。

所以,颜良才选择先退兵,让两部鲜卑互生猜忌,然后他才趁机渔利。

果不其然,就在颜良回到邺城不久,草原上就传回了情报,拓跋部与鲜卑部之间虽未大规模开战,但彼此间的小摩擦却是不断。

正所谓一山不容二虎,三足鼎立容易,两只野心勃勃的恶狼,却难以共存。

颜良也不急,一面等着积蓄力量,一面笑看草原上的鲜卑胡虏,互相的狗咬狗。

阴山,拓跋鲜卑王庭。

诺大的皮帐中,肃列着两排刀手,十余名半袒身躯的鲜卑猛士,虎视眈眈的盯着王帐中端坐的那几人。

司马懿正襟危坐,闲品着马奶酒,部将王基却不断的环视左右,显得忧心忡忡。

平城兵败,司马懿带着几千残兵,越过长城投奔塞外,这已经是他来到鲜卑领地后的第十七天。

直到今天,拓跋力微才决定接见他。

环顾两边鲜卑武士,整个王帐中这肃然的气氛,哪里是待客之道。

司马懿心中虽觉不爽,但他却也是有口难言。

他很清楚,你有多少实力,人家就会给你多少面子,如今落荒而来,拓跋力微能以马奶酒招待他,已经算是不错了。

帐帘忽起,拓跋力微在一众鲜卑武士的簇拥下,昂首阔步的进入了王帐。

司马懿见状,赶紧站起身来,向着拓跋力微致以微笑。

“原来是大晋的皇帝啊,快坐快坐。”拓跋力微大摇大摆的走上上座,如主人那般,向着司马懿示意。

身边的王基顿时微微变色,对拓跋力微的态度,感到有所不满。

司马懿所讪讪一笑,极力的压制住心中的不悦,佯作淡然的坐了下来。

“本大人这几日一直忙于扫清轲比能余党,一直没能抽出空来见司马国主,你不会见怪吧。”拓跋力微笑着说。

一句司马国主,如刀子一般,扎在了司马懿的心头。

曾几句时,当他据并州称帝时,拓跋力微如狗一般的上表臣服,恭敬的称他一声大晋皇帝陛下。

如今,他失了晋国,落荒而来,拓跋力微把他“降”为了国主,这份轻视之意,就算是傻子只怕也听得出来。

司马懿嘴角微微抽动,脸上的笑脸却愈加的灿烂。
首节 上一节 1788/206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混在东汉末

下一篇:重生武大郎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