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三国之暴君颜良

三国之暴君颜良 第473节

除此之外,颜良还纵兵四出,将柴桑方圆数百里的乡野村庄,一并烧成废,务必要做到不留一座完整的屋舍给东吴。

东吴大营,中军帐。

诺大的军帐中,弥漫着阴冷凝重的气氛。

孙权负手立于所悬的地图前,目光凝重的死死的盯着柴桑出神。

宋谦战死,折损万余士卒,火攻之计的失利,并没有摧垮孙权的意志,惊魂按定的他,当即做出了让不少将领们感到惊讶的决定。

从江东再调兵马,不夺还柴桑,誓不罢休。

孙权这的个决定,立时遭到了凌操等江东藉将领的反对。

前一役折损士卒且不论,接连的战争已消耗了太多的钱粮,若再增调兵马,对粮草的需求便会更大,而每日所需的钱粮巨资,说到底还得从江东土著士民身上出。

况且,眼下三军士气低落,这场仗旷日持久的仗打下去,利益受损最大的自然是江东土著。

故是凌操等人进言,不如且撤兵还吴,等休整之后,再图夺还柴桑。

同凌操等人不同,鲁肃等来自于江北的淮泗籍将领们,则主张不计损失,一定要打到把柴桑夺还为止。

鲁肃的理由很充分,柴桑乃江东屏障,若给颜良占稳脚跟,便会对江东造成前所未有的威胁,无柴桑则无江东,哪怕损失再多的钱粮与士卒,也一定要把柴桑夺还。

两相权衡之下,孙权决定站在鲁肃等将领这一边。

除了江东的战略安全之外,孙权的坚持主张,自然也有个人的情绪在内。

作为接替孙策执掌江东之后,亲自指挥的第一战,最终若以失败而收场,未就威望未著的孙权,声望只会更受打击,江东必会有更多人对他的能力心存怀疑和不服。

无论如何,孙权都不能这般灰溜溜的回往江东,他必须要用最终的胜利,来洗刷掉人们对他的怀疑。

拳头渐渐握紧,孙权的眼眸中,复仇的杀意在凝聚。

脚步声响起,陈武步入了帐中,拱手道:“启禀主公,程老将军兵马已入大营,将士们现下正在登岸。”

听得此言,孙权的精神为之一振。

又一支援军被从江东调来,大营中的兵马数量很快就会重新恢复到六万,越来越多的生力军的到来,让孙权渐渐重拾信心。

这时,鲁肃也欣慰道:“如今兵马渐已集齐,我想不日便可发兵西进,肃以为,颜良军步战极强,我军当吸取教训,把全部的力量投入到水战上,肃就不信,凭我六万水军,就攻不破颜良区区一道铁锁阵。”

“子敬言之有理,一定要水战,水战才是我们的长处。”

孙权连连点头,深以为然。

自让次的惨败之后,孙权已然认清了现实,自己的兵马陆战绝非颜良对水,就算不用鲁肃提醒,他也再不敢重蹈覆辙。

话音方落时,斥候匆匆入内,将最新的侦察情报送到。

而这一道情报,却让孙权和在场的所有东吴诸将,一瞬间都陷入了莫名其妙的境地。

颜良,撤军了。

“你说什么,再说一遍?”

孙权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竟是不顾身份的大叫了一声。

“启禀主公,小的们侦知,颜良的大军已悉数退回了荆州。”

斥候重复了一遍,这一句话,顿时令整个大帐陷入了惊喜交加的漩涡中。

喜的是,颜良竟是主动退兵了,这就意味着东吴将不再费一兵一卒,轻松的就可以收复柴桑。

惊的却是,颜良明明连战连捷,尽占上风,却为何莫名其妙的选择了退兵,主动将柴桑城拱手让出。

众将的惊喜中,却唯有鲁肃保持着冷静,他的浓眉着,始终存有着几许狐疑。

“颜良撤军之前,可有什么怪异的举动?”鲁肃忍不住问道。

那斥候这才想起什么似的,忙道:“敌军撤走之前,放火烧毁了柴桑城,还将城墙给捣毁。”

“果然如此……”

鲁肃点了点头,似乎早有所料。

孙权听得这消息,本是振奋的脸上,也平添了几分遗憾。

孙家苦心经营多年的柴桑城,就这么被颜良给毁了,孙权听着自然会觉得心痛。

不过这也没关系了,城没了还可以再建,只要假以时日,把柴桑这座重镇重新营建起来,照样可以之为跳板,向颜良复仇。

于是孙权当即派出大队斥候,深入柴桑以西侦察,以防止颜良的撤退乃是藏有诡计。

当斥候们的侦察情报,让孙权确信颜良水陆大军已然回往夏口时,他这才敢放心大胆的率领着他的大军,耀武扬威的向着柴桑进发。

一天之后的黄昏,孙权和他的大军终于进抵了柴桑。

当孙权从那座塌了半边的城门,进入到了这座曾经熟悉的城池时,眼前所见,不禁让他倒吸了一凉气。
首节 上一节 473/206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混在东汉末

下一篇:重生武大郎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