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三国之暴君颜良

三国之暴君颜良 第494节

听得颜良这自信的判断,吕蒙却狐疑道:“蒯越乃刘家死忠,蒙恐怕他多半会拼死守城,宁死不降。”

面对吕蒙的狐疑,颜良却也不多说,只淡淡一笑,“临湘城就在眼前,蒯越是降是战,马上自见分晓。”

吕蒙只能怀着狐疑,追随着颜良继续前行。

过不得多时,大军已进抵城下,借着朝阳之光,吕蒙举目望去,当他看到城门一线的景象时,脸色霎时间涌起了惊奇之色。

但见临湘西门已大开,城上的“刘”字大旗也已降下,千余敌卒正匍匐于城门外,此情此景,正是一副开城投降之状。

“蒯越……竟真的投降了?”

吕蒙脱口一声惊臆,惊叹的目光望向颜良,自是深为颜良惊人的洞察力所折服。

颜良却一脸云淡风轻,颇不以为然。

蒯越看似对刘家极为忠心,但实则眼中却只有自己的利益,刘表父子在他看来,只不过维护他自己和蔡家利益的工具而已。

若非如此,历史上刘表对他委以托孤之重,而刘表前脚才闭眼,蒯越又怎会后脚就连哄带吓的劝着刘琮投降了曹操。

颜良深知,似蒯越这种人,到了走投无路的那一步,纵使颜良跟他有灭族之恨,他也会不顾颜面的选择屈服。

事实证明,颜良的判断一点没错。

神思间,颜良已勒住战马,停上了大军前进的脚步。

过不多时,却见那蒯越高举着荆州牧的印信,趋步上前,恭敬的拜伏于颜良马上,口称道:“荆州牧印信在此,罪人蒯越愿率众归降颜右将军,万望将军收纳。”

颜良将那一枚印信拿起,随手把玩了一番,却是冷笑道:“蒯异度,先效忠刘琮,再效忠刘琦,现下你又要效忠于本将,我还真没看出来,你竟是个大大的忠臣呢。”

第277章 求饶么,晚了!

颜良的言语中,毫不掩饰着对蒯越的讽刺之意。

蒯越也是奸滑之辈,又岂会听不出颜良言外的讥讽之意,跪伏于地的他,脸色顿时掠过几分愧色。

但他却很快冷静下来,大声道:“越食主之禄,忠主之事,先前忠于刘氏乃是尽人臣之道。而今刘氏覆没,右将军神武雄略,据有荆襄,越今归降于将军,也是顺应天意。”

有文化的人果然厉害,这嘴皮子一翻,就把自己的行径渲染成了顺应天意。

而且,语气还这般慷慨,非但没有丁点愧色,反而还有些大义凛然的味道。

蒯越的这慷慨献降,反而让颜良深为厌恶。

“好一个顺应天意——”

颜良冷笑了一声,却也不再理他,只策马向着临湘城扬长而去。

跟随于后的众将士,策马从蒯越身边而过,无不对他报以鄙夷的目光。

蒯越僵在了那里,一副无所适从的尴尬之状,额边的冷汗是刷刷的往外直冒。

天光大亮之时,临湘城已高悬着“颜”字大旗,治所的攻陷,也就意味着整个长沙郡落入颜良之手。

陷城的颜良,尽取临湘库府之资,大赏三军将士,一时全军振奋,欢欣鼓舞。

午后时分,颜良民已高坐于太守府大堂,尽享着刘琦所藏的佳酿。

“主公,如今刘琦已被生擒。蒯越也已归降,不知主公打算如何处置此二人?”徐庶问道。

颜良并没有回答,而是反问一句:“元直以为本将该当如何处置此二人?”

“荆襄能造成一呼百应之势者,除了刘表父子之外,尚有蔡瑁、黄祖和蒯越二人,如今蔡黄二人已死,只余刘琦和蒯越,庶以为。主公当斩草除根,以绝后患。”

徐庶也不拐弯抹角,直言道出自己的意思,言语中更是杀气凛然。

“斩草除根,以绝后患么……”

颜良把玩着酒杯,口中喃喃自语,嘴角渐渐杀机隐现。

徐庶所说的这八个字。倒是极对颜良的胃口。

成大事者,绝不可有妇人之仁。刘琦若是主动投降。颜良或许还可考虑饶他一命,而刘琦负隅顽抗,最终被俘虏,那又有什么饶其一命的理由。

刘琦一日不死,就一日难绝那些心怀叵测之辈的野心,为了保确对荆襄的控制,必须杀此隐患。

转眼之间。颜良决意已下。

他微微点了点头,却又道:“杀刘琦没什么问题。不过这个蒯越是主动投降,杀他的话。只怕得找个过得去的理由才是。”

徐庶沉吟了半晌,笑道:“若想找理由还不简单,庶这里就有一条借刀杀人之计。”

“借刀杀人之计,嗯,有意思……”

※※※

傍晚时分,其乐融融的酒宴撤去,大堂之中,重新恢复了威仪肃穆。

颜良目光冷峻,高坐上首,一百刀斧手分列两旁。
首节 上一节 494/206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混在东汉末

下一篇:重生武大郎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