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三国之暴君颜良

三国之暴君颜良 第50节

这般乱世,人命如草芥,似颜良这般一方军阀,就算真的强占几个民女,在世人眼中也是合法之事,不会受到道德上的遣责。

历史上,张飞不就抢了夏侯渊的侄女为妻,孙策和周瑜攻破皖城后,不也强纳了大小乔。

许攸的话,颜良也只付之一笑,不想再多说什么。

二人入得堂中,颜良将结盟之事,以及刘表当时的表现,一一的向许攸这位首席谋士道来。

许攸捋须笑道:“刘景升的表现,看来果然都在将军的预料之中,眼下咱们有了七县为基,总算是有了一方立足之地了。”

“占据七县只是开始,目下最重要的是收买人心,扩军练兵,增强实力以开疆拓土,乱世中想要生存,就如同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颜良的思路很清晰,并未因一点点的成就而沾沾自喜,他很清楚自己要走的路还很长。

许攸面露赞许之色,深深的为颜良的冷静而折服。

忽然他又想起什么,便道:“说到这收买人心,将军首先要做的,就是结连荆襄世族,只有赢得这些人的支持,咱们才真正算在荆州站稳脚跟。”

三国是世家崛起的时代,各州的豪强大族拥有着大量的土地和依附民,其蕴藏的力量是惊人的。

似刘表、袁绍这等诸侯,正是依靠着世族的支持,方才能割据一方。

即使如出身不好的曹操,也是在荀彧、程昱这等世族的支持下,才渐渐的形成气侯。

颜良深知想要成就一番霸业,必须要懂得利用世族的力量,只一味的单靠暴力打打杀杀,终究成不了气候。

“说到世族,有件事没有跟先生讲,方才那位黄姑娘,正是荆襄名士黄承彦的千金。”颜良淡淡道。

“竟有此事?”听到黄承彦的名号,许攸显得有些吃惊。

第31章 六大家族

“看来先生也听说过这个黄承彦了。”颜良道。

“黄承彦么,荆州六大世族中黄家的名士,我当然听说过。”

听许攸那口气,虽然承认黄承彦的名士身份和地位,但却并无多少敬意,似乎有点黄承彦不及自己的味道。

“六大世族?有意思,先生不妨细说。”

颜良却是生了兴趣,毕竟他虽自熟读三国,但对三国的映像大多来自于三国演义,未及太多的深入。

许攸难得颜良请教,便是滔滔不绝的大说特说起来。

颜良静静倾听,脑子飞快的转动,很快把荆襄世族间的脉络理了个清楚。

这六大世族,即为蒯、庞、马、蔡、黄、习六姓,其中,又以中卢蒯家和襄阳蔡家的影响力最强,这两家的代表人物即是蔡瑁和蒯越。

当年刘表取荆州,也正是依靠着蔡家和和蒯家的全力支持,刘表投桃投报,也对蔡氏和蒯氏大加重用,不过份的说,荆州掌握军政大权的要职,几乎均为这两家所垄断。

明白人都看得出来,表面看起来,刘表才荆州的统治者,但实际上,荆州真正的统治者却是蒯蔡两族。

至于其余四姓,实力加起来也不及蒯蔡二族强,故此四族并不处荆州的统治核心,虽亦有不少人出仕于刘表,却鲜有身处高位者。

唯一例外的就是黄家的家主黄祖,此人极受刘表器重,被委以江夏太守的要职,对抗江东孙氏的威胁,是荆州除蒯越和蔡瑁之外,为数不多的权势显赫之辈。

至于这黄承彦,虽亦是黄家中的翘楚,但却属于庶支,名声虽有,却并未受刘表重用,目下正隐居田园。

“刘表重用之人,不是豪门望族,就是当世一等一的名士,看来此人太过于注重出身,喜欢用跟他一样的清流高门人物,嗯,如此说来,荆州定然有不少在野的士人,对他怀有怨意呢。”

颜良区区数言,便将刘表的用人缺陷,还有荆州的隐患道出。

许攸不禁面露敬佩之色,惊奇于颜良的思维敏捷,这么快就把荆州的脉络梳理清楚。

他便点头道:“将军评价一针见血,其实攸正是想说,荆州的那些世族,并非全都齐心拥护刘表,各姓之间也并非铁板一块,咱们若想拉拢人心,便可从此处下手。”

许攸的计策,正与颜良心中所想吻合。

历史上的刘备,正是赢得了诸葛亮、庞统、马良、蒋琬、黄忠,这些不被刘表重视的人才支持,方才夺取了荆州。

有刘备的先例在,颜良深信,就算自己得不到蒯蔡二族的支持,只要自己能像曹操那样唯才是举,也一定能够得到荆州。

“先生所言极是,不过这第一步如何进行,不知先生可有高见?”颜良问道。

许攸嘿嘿的笑了一声,眼光往外瞟了一瞟,似乎有所暗示。

颜良怔了一怔,忽然间眼眸一亮,“先生莫非是想打那黄姑娘的主意?”

“咳咳~~”许攸干咳了几声,“将军这话说的,我许攸已是年近半百之人,怎好意思耽误人家黄花闺女的青春。”

“那先生的意思是……”颜良其实已经猜到了他的用意,却故意装作不知。

许攸只好直言道:“拉拢荆襄世族的最快方式,莫过于结亲,当年刘表不就是娶了蔡瑁的妹子么。我看这位黄姑娘颇有几分姿色,又与将军有缘,将军何不求娶为妻,一来可得一贤内助,二来也可借机跟黄家拉上关系。”

许攸洋洋洒洒大通话,俨然有几分媒婆的妖娆。

哪个英雄不爱美人,凭心而论,以黄月英那般姿色与气质,如何能不叫颜良动心。

只是颜良却又在想,若是自己娶了黄月英的话,岂不是把诸葛亮的老婆给娶了,这样做未免有些不厚道。
首节 上一节 50/206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混在东汉末

下一篇:重生武大郎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