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铁十字

铁十字 第1070节

伯克是尼米茨很喜欢的中级军官,2年前一直指挥驱逐舰部队,取得了不俗表现,他的舰队无论战损率还是打捞率都完成得很好,护航作战时面对潜艇的效用也很突出,金上将也非常欣赏这样的人物,特别指出要予以重用,认为去一线当个舰队参谋长完全可以胜任,尼米茨考虑目前作战任务不多,便把伯克招揽到海军部,本来这次演习伯克也要跟着去,后来因为其他人员去的比较多,尼米茨自己又留守,便把伯克也留下了,没想到发生这种事——他真是完全没有想到。

“这个……”面对已46岁的伯克,尼米茨有些犹豫,“你不要自己去,挑个年轻人,让他们去吧。”

“不!长官,我能行!”伯克用拳头击打着自己的右胸,“我拥有强健的体魄且一直注重锻炼,我曾经拿过学校潜泳第三名,有很好的肺活量,在下水道里可以憋很久……更重要的是,这两天停在安那波利斯附近的护卫舰和驱逐舰都是我指挥过的手下,他们应该会服从我。”

特纳道:“好!就你了!我们写手令给你,你调3个陆战队师上来,把训练中的战列舰也调2艘过来……完成后想办法打通和我们的联系,不过不要随便开火,诺,给你晋升临时上将!”

说罢就要把自己的上将服、军帽脱下来递给他。

伯克笑着摆摆手:“用不着这个——就算我穿着上将服,过下水道也会全毁的,有诸位长官的手令和签名就好!”

尼米茨刷刷刷地就开始写,他的字体很特别,海军上下很多人都认识,写完后特纳、克拉克、艾可婆婆立即签上自己的大名——这是参联会一致决定,可不是尼米茨调用私兵,否则这些将来也有很大麻烦。

“千万小心!万一被总统卫队截获,就说是我们命令你来的……你迫不得已,这样说不定会好些。”尼米茨叮嘱伯克道,“千万别逞强,我还等着你将来干舰队参谋长呢!”

特纳拍拍伯克的肩膀,一切尽在无言中——兄弟,能不能翻盘靠你了!

凌晨1:40分,把大致地形和方向映在脑子里的伯克一头扎进了伸手不见五指、臭不可闻的下水道,随身携带的只有手电、匕首、手令和几块巧克力——不是不想给他多搞点装备,实在是变不出来。

看他顺利离开后,心事重重的尼米茨下了一道很奇怪的命令:以后白宫也好、五角大楼也好,必须要有潜水警卫,有全套潜水装置,这样钻下水道就不麻烦了。

艾可婆婆唉声叹气:这他么是老子第几次被围困了?肯尼亚被困……南非被困……澳大利亚被困……没想到回头到了华盛顿还能被困,而且一困就是两次。

“别愁眉苦脸啦……还是想想万一伯克脱困不成我们怎么应对的办法吧。”克拉克摇头道,“麦克唐纳究竟在想什么呢?他想勾结德国人当总统?他疯了吗?”

第123章 暴风今夜扫美国(4)

“我当然没有发疯,我很清醒地知道我在干什么……对总统、副总统这样崇高而又责任重大的位置,我从没有奢望过,以前不会,将来也不会!”就在参联会煞费苦心安排人逃脱时,麦克唐纳正在白宫附近的拉法耶特广场上召集人马训话。

“我真正在意的只有两件事:第一,美利坚这个国家的前途;第二,所有为国家、为人民流血流汗甚至牺牲的爱国军人的归宿!这两件事我思考了很多、很久……你们都知道,我不是一个很聪明的人,也谈不上八面玲珑或者左右逢源,所以我想问题会比较慢、比较长久……也许别人只要几分钟或几天就能想明白的事我要花上几周甚至几个月的时间去想,但只要我想通了,我就会坚定不移地去做,半途而废不是我的个性。”

很明显可以看出麦克唐纳的演讲能力不咋地,根本不如罗斯福、杜鲁门、杜威、杜勒斯和艾奇逊等一流政客,比起金上将、克拉克甚至艾森豪威尔来都有不小的差距,刚才这个开场白,换上面这些人来讲,那一定是讲得热血沸腾,如果换元首来训话,那估计现在就要嗷嗷直叫了。可麦克唐纳讲完,下面的部属只是静静地等待下文。

“当然,想的慢也有想的慢的好处,这几个月的思考让我看明白、查清楚了很多事……我可以一一告诉你们:第一,刺杀总统的幕后元凶我找到了,不是外界流传的杜邦财团——他只不过是传话的,真正主事杀人的是洛克菲勒和摩根两大财团,其他财团也参与了事前密谋,扮演了很不光彩的角色;第二,之所以上一次追查只到杜邦为止,是因为这两个顶尖的财团对国会议员、政府施加了强大的压力,杜勒斯总统心力交瘁,为了大局和稳定才不得不压下来,他的良心日夜遭受煎熬,以至于身体一直不理想……”

演讲归演讲,适当粉饰一下也是必要的——杜勒斯身体不好是真的,但良心受煎熬,明显就是开脱之词了。

“第三,财团之所以要杀害总统,是因为总统察觉了财团控制政治、控制意识形态、控制人民、控制军队的企图,为了这些不可告人的目的,他们甚至可以和我们最凶恶的敌人——布尔什维克们联起手来,你们都知道总统最后演讲的内容,他要与这些居心叵测的财团开战,没想到阴谋家们先下手为强了;第四也是涉及面最广的一件事,财团不但千方百计要杀害总统,还准备对付我,他们先用一个副总统的位置把我套住,然后逼迫我辞去卫队长职务,逼迫解散总统卫队……为什么强行让你们退役,本身就是这个阴谋的一部分。如果真的按五角大楼当时的说法,保留最能打、功勋最卓著的部队,卫队怎么可能会先遭到裁撤?”麦克唐纳威风凛凛地扫视了众人一眼,“说到底,这不是军事需要,是政治需要、是政治阴谋需要!”

站立的人群纷纷开始交头接耳,麦克唐纳这几句话说得还是很合情合理,他们也想不通为什么自己要被裁撤——论水平、论配合、论贡献,怎么看都不应该轮到自己。

“我也深刻思考过,我们确实不可能一辈子都当职业军人,总有退役的那一天,早点退役还能回归正常生活……但是……”麦克唐纳的眼泪忽然流下来了,“我看了退役官兵回家后的凄惨,我不忍心让你们退役……德国人退役拿到了石油基金,日本人退役分到了田地,我们退役回去后等待我们的是什么?是歧视、是白眼……兄弟们找不到工作,年龄大了学不会其他技术,只能靠打零工度日,在战场上视死如归的英雄居然被人调侃、被人嘲笑……还有的回去后发现老婆孩子跟人跑了,或者发生了很多行为不端的事——这就是我们为国效力该承受的一切么?这还是肢体健全的退役官兵,那些受过伤、身上带着残疾的官兵生活就更困难了。”

人群都是默默无语:这些东西用不着麦克唐纳捏造,大家都很清楚,有一技之长或者家庭条件优越的早就走了,现在还留在部队里的,都是无处可去没有其他技能的人,或者家庭条件很差,还指望着卫队这点薪水的人。退役就是失业,对很多人来说,退役甚至意味着无家可归。

“这些还不算最令人气愤的,最让人愤慨的是政府迫于财团压力克扣奖金、极力否认烈士的行为……按他们的说法,战场上只要还有一口气被抬下来哪怕马上就死的也不算烈士,直接阵亡没有其他目击者的,只能报失踪……那些整艘船被击沉直接冻死、淹死在大西洋、太平洋里的人,现在全部是他妈可笑的失踪!美国在这次战争中伤亡总数超过140万,其中阵亡人数不少于50万……最后被追认为烈士和国家英雄的有多少?27987个!不到6%!为什么他们这么干?因为光战死、失踪的抚恤和被追认为烈士的差别是巨大的,为压缩开支,财团通过令人恶心的议员给政府财政施加了极大压力。但是……”

麦克唐纳的声音猛然提高了一个八度,从怀里掏出了自己金灿灿的金质双橡叶铁十字勋章晃动着,“所有Ss亚美利加集团军的官兵都清楚,我们在东线效力期间,元首根据表现为我们颁发了勋章、奖章,回国时,勋章、奖章获得者、伤残者、阵亡者,各自根据不同贡献和功绩分配到了石油基金——现在每股值多少钱你们都很清楚,且还在不停地涨!将来还有分红!因为在东线勇敢地与布尔什维克作战,我们收获了勋章,收获了奖励,在德国游览时,不管什么国籍,只要看到勋章,就有人向我们致敬、问好,坐车、看电影甚至买东西都有优待;我们回国后与布尔什维克奋战,挽救了国家、保卫了人民免遭奴役,有人给你们发钱么?有条文优待你们么?走在街上有人致敬甚至问好感谢么?”

“没有!”卫队成员们大声吼道。

“总统本来是想发的!他打算设立一个规模600亿美元军人基金,其中500亿分配给参加这次大战的退役官兵们,功劳少、服役短、没上过一线的少分,像我们这样打遍全场,立下大功的部队,每人都不会少于1万美元。另外100亿美元留下来,用作军人扶持基金,如有特殊困难,可从这笔基金产生的利息和收益中灵活动用,本金会保留下来。总统考虑财政开支浩大,人民税收负担沉重,决定这600亿美元通过向财团征收特别税形式进行——但这样好的设想被财团否定了,因为他们不愿意掏钱!”麦克唐纳大声吼道,“可财团从这场战争里赚了多少钱呢?从珍珠港事变到今年,我们一共花了8000多亿美元在军费和相关开支上,政府债台高筑,财团至少从里面拿走了3000亿美元,现在问他们要600亿跟要了他们命一样!甚至他们还无耻地提出,因为美国丢掉了不少海外领地,要求政府用特别国债赔偿海外产业损失!”

这句话一出,人群顿时愤怒了……

第124章 暴风今夜扫美国(5)

麦克唐纳所描绘的军人基金是杜威当时的一个设想,但并未变成现实,也未形成决议或法案,实际上别说法案了,连政府内部都全部反对,杜勒斯就认为这是空想,根本达不到。

杜威等人的计算是过于乐观了,8000多亿订货中确实有3000多亿利润,但这3000多亿利润有一部分已转化为其他税收缴纳了出去,同时资本家还进行了扩大再生产,大量投资占用了早年利润,再退一万步说,就算真有3000多亿利润,也不全是财团的,而是各工商业阶层共享的,大型财团只有不到60%的收成,再加上他们认为自己在海外产业损失惨重,怎么可能掏出600亿来为退役官兵买单?别说600亿,60亿都通不过,6亿或许勉强还有点可行性。

财团不仅不肯拿出钱来,还在敦促政府下调战争期间为了增加收入而提高的税收标准,同时要求放宽各类价格管制和配额制度——这都不利于资本家赚钱!

对这些请求,杜威压根不想放,因为他很清楚,600亿军人基金建立不起来,最多只是军人及其家属嘟囔几句,如果把价格管制放开,那就不是几百万军人的问题,而是一亿美国民众都会涉及到的切身利益,迅速上涨的物价和战争结束、开工景气减少造成的失业率上升两者的叠加效应会引起整个社会大震荡!

固然,价格管制从前期来说是不利于经济发展的,因为扭曲的管制不便于生产要素的价值发挥,可先前经历了一场战争失败,又在美共暴乱中大伤元气,整个社会都未稳定下来,怎么能贸然放开?

退一步说,就算民众不起来造反,为照顾选情的杜威也不可能在这个时间放开——距离下次总统选举只有一年半了,放开的后果会在半年到一年之间显现出来,到时候社会一片怨声载道,必然对他充满怨恨,他怎么连任?怎么Makeamericangreatagain?至少要等他连任成功、建立军人基金然后再可以考虑放开,那时候有4年的缓冲期,再加上失业率应该也稳定在一定水平上,放开管制的冲击就是可控而减少的。

所以,杜威只下调了一些税收标准,减少了部分战争配给领域,整体管制水平基本同前,同时他还敦促财团拿出诚意来,为解决军人基金做出贡献。

这些才是杜威和财团根深蒂固且不可调和的矛盾,走国社道路只是一个诱因,杜威之所以要在纽约市政厅的演说中大肆抨击财团,实际就是为下一步对财团动手制造舆论基础,只是他没想到财团更狠,直接布置杀局将他干掉了。

这些复杂的逻辑,麦克唐纳没有也不可能讲给卫队成员听,他掐头去尾只有最简单的几句话:“总统为照顾退役官兵,准备建立基金,但这个负担不能落在人民头上,应该由战争中赚钱的财团负担——他们发的是国难财,可财团不但不肯拿钱,还要国家赔偿损失,总统不肯,并号召对财团进行管制,然后他们就杀害了总统!”

这逻辑很通顺的,官兵们一下子就接受了。

在美国搞政变是很不容易的,美国多年来的民主自由体制使得大家哪怕起来抗争都需要一个“合法”理由,美共政变的借口是大资产阶级勾结杜威出卖国家利益,投降卖国——这理由也很对,所以下层就被煽动起来了;现在麦克唐纳提出这一理由,同样非常切合实际。

“所以……我斟酌了许久,最后决定采取这样激烈的行动,我不谋求最高权力,也无意进行独裁统治,我只有两件事必须完成——第一,惩办杀害总统的元凶;第二,完成军人基金组建,为几百万退役官兵提供保障……”麦克唐纳动情地说,“前面是无所不在的正义审判,后者是我的未雨绸缪,这个政府拖欠军人薪水和应有奖励是常态,不趁着现在完成,再过几年如果你们再想组织起来,免不了又有第二个麦克阿瑟来血洗你们!弟兄们,你们愿意过几年再被人血洗么?”

这句话煽动味道很强,美国一直都有战后老兵闹事的传统,独立战争后有谢斯起义,一战后有老兵讨薪,说穿了其实一文不值——战争期间政府和财团为了利益敢于许诺,战后就翻脸不认人。谢斯起义隔太久,但麦克阿瑟镇压一战老兵,用骑兵甚至坦克“屠杀”老兵的场景大家还历历在目,现在麦克唐纳旧话重提,那把心头火就腾地上来了。

“这些行为虽然在实质上是正当的,但不免不符合当前的运作程序,所以……”麦克唐纳冷冷地扫视了众人一眼,“我会负全部责任,无论粉身碎骨还是下地狱,我最后一人当之,我对得起总统,对得起历史、对得起兄弟、对得起良心就可以了……现在,我只问你们一句,你们还愿意和当初佛得角一样,和当初东线反布尔什维克一样、和当初反对美国布尔什维克一样,支持并追随我么?你们愿意继承总统的遗志,为其他退役兄弟谋求福利并对财团开战么?你们愿意为总统报仇么?”

“愿意!”

“我愿意!”
首节 上一节 1070/1099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我的岳父大人叫吕布

下一篇:近身狂兵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