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铁十字

铁十字 第225节

众人一片沉默不语,那意思仿佛是很明确的——坚决抵抗并消耗敌人的有生力量,然后在大势已去后就剩下光荣投降一条路了。

丘吉尔皱着眉头,这不是他想要的结果,正僵持不下时,忽然一个更惊人的消息传来——Jw-51a船队遇到了德国军舰。

会场所有人都惊呆了。

第39章 北宅的咆哮(1)

“什么?丘吉尔吃惊地站了起来,“运输船队怎么样?”

“商船们暂时没事,但护航军舰损失很大,”庞德看了电报后叹了口气,“坎伯兰号沉没、牙买加号沉没,谢菲尔德号重创……我们一共损失了2条巡洋舰、5条驱逐舰,另外还有1艘巡洋舰和1艘驱逐舰重创,伯内特少将殉国,谢尔布鲁克上校重伤……当然我们也击沉了2条德国驱逐舰。”

众人倒吸一口冷气:这损失已远远超过了他们的预计,几乎等于护航军舰骨干全灭了,护送船队一口气搭进去3条巡洋舰,大英帝国总共才多少条巡洋舰?

“现在整支运输船队都处在危险中,剩余的护航军舰实力很差,光抗衡希佩尔号重巡洋舰都显得困难,而且估计德国人还不止这点兵力,至少还有吕佐夫号或其他一些军舰。”

“船队离敌人大致有多少路?”

“可能在80海里左右,船队目前向西北方向撤退,现在是天黑时分,德国人应该发现不了,但因为速度的缘故不敢保证能甩开他们。”

到目前这个局面下Jw-51a船队还不敢解散,因为Pq-17船队提前解散后的惨烈遭遇还近在眼前,同时敌情通报说得也很明确,如果这次船队再被堵上,不管解散与否,最终下场都比较惨。

“舰队还报告了一个重要消息,德国俯冲轰炸机能覆盖熊岛附近海域,是他们最新的He-218……”庞德忧心忡忡地表示,“如果这样,我们以后会有大-麻烦。”

大家都觉得很沮丧:之所以走北极航线就在于吃准了德国人只能投入水平轰炸机,即便要轰炸效果也不会好,如果德国俯冲轰炸机能覆盖全部海域,极夜阶段还可以靠夜色和天气遮掩一点,进入极昼阶段岂不是全是送死?

“现在还能怎么办?”丘吉尔皱着眉头问道,“我们要迅速拿出对策来,让他们分散突围么?”

“不行!不行!”庞德元帅第一个将头摇得像拨浪鼓,上一次他做出了船队解散并分散突围的决断,结果遭遇大屠杀,他差点成为千夫所指,现在说什么也不肯答应这个决定。

“是不是考虑先撤回来?”本土舰队司令官、海军上将约翰-托维建议道,“Jw-51b船队目前刚刚越过扬马延岛,他们那里的护航力量更强一些,拥有包括复仇号战列舰(君权级),格拉斯哥号(南安普敦级)、活跃号(护航航母)、2艘辅助巡洋舰和6艘驱逐舰,我们可以让这些部队去将船队接应回来。天气预报显示未来几天都是天气相对恶劣的时间,飞机很难出动——这在客观上有利于皇家海军。”

分散突围的设想被当场否决了,现在只有两个选择:一是船队调转航线向东进发,看看能不能与德国军舰擦肩而过,进行一场听天由命的赌博——要么抵达目的地,要么光荣沉没;另一种是船队向西南方向撤退,然后Jw-51b护航军舰加速前进,或者直接把船队解救下来,或者与德军打一场海战。

还有人很隐晦地指出:既然北极航线如此不安全,英国自身又需要众多物资,是否停止北极航线而只考虑请美国从太平洋向俄国人输送——反正现在日本在远东也没什么海上力量。

第一种选择大家是不敢赌的,赌赢了还好,赌输了怎么办?上军事法庭么?那就只剩第二种了,其实第二种也是赌,赌的是在接应舰队抵达之前德国军舰不会发现船队,万一被发现了呢?——没人愿意去捅破这张纸。

丘吉尔斟酌了半天,最后拍板道:“既然大家意见一致,那就让Jw-51b船队暂时在扬马延岛附近待命,让护航军舰加速前进,准备迎击德国人,老鼠缩在老鼠洞里不好打,出来的话问题就不大了。”

庞德元帅勉强挤出一些笑容:“如能彻底解决这批德国军舰,那今后挪威海域的运输安全就有了保障。”

在发布明确指令后,会议重新回到马耳他问题的讨论上,经过多方面意见的激烈交锋——其实是众人说服丘吉尔的过程,最后达成相对含糊的意见:皇家海军在主力舰返回之前无法提供支援,请马耳他依靠自身力量进行防御。至于防御不住的后果,大家心知肚明就不说出来了。

丘吉尔的脸色很难看,但他不可能违背几乎所有人的意见,于是只好匆忙转向下一个议题:未来一个时期的战事发展。

太平洋战场方面,哈尔西中将在拿下莱城与布干维尔岛后尝试对拉包尔发起进攻,虽然事先已对拉包尔进行了地毯式轰炸,但效果很不理想,上面依然保有庞大的日本陆军部队,“樱花”自杀飞弹更是把美国人吓了一大跳,36枚樱花联手出击,除击沉路易斯维尔号重巡洋舰(北安普敦级,排水量9000吨)和印第安纳波利斯号重巡洋舰(波特兰级,排水量10000吨)外,还干掉了4艘lst,而美军唯一的战果除了摧毁日本地表工事外,还击沉了山城号战列舰——该舰在前几次空袭中已严重受伤无法行动,这次终于彻底报销。但三川军一手下的其他军舰躲得远远的,没让美国人发现。

美军意识到了拉包尔防御能力的强大,再加上从12月下旬开始的高强度进攻已持续了一个多月,各方面都很疲惫,决定中止这次试探性进攻,暂时将所有部队拉回澳大利亚去休整,拉包尔交给陆航好好再磨一磨。

经英国方面再三努力争取,美国同意先放一艘乔治五世战列舰和两艘光辉级航空母舰从太平洋战场返回,因为美国终于在兵力上缓过气来了——埃塞克斯号航母将于2月15日前后抵达澳大利亚增援太平洋舰队,独立号轻型航空母舰也将于3月初抵达澳大利亚增援,4月初有衣阿华号战列舰加入太平洋舰队。

美军预备4月中旬左右再次发起进攻,即便抽走3艘英国主力舰,太平洋舰队的实力也不受影响,依然拥有4艘舰队航母:包括埃塞克斯号、萨拉托加号、独立号和英国光辉号,甚至因为埃塞克斯载机量大的缘故,能让博格号从作战航母的角色中脱离出来而专注于护航航母的任务。

丘吉尔知道美国海军的后续力量会源源不断而来:2月下旬普林斯顿号轻型航母(独立级)将服役,预定加入大西洋舰队;同月还会有列克星敦号航母(埃塞克斯级)服役,预定加入太平洋舰队——美国人表示如果列克星敦号能赶在4月份前抵达太平洋舰队,光辉号就归还英国;3月份独立级第三艘将服役,这是太平洋舰队的预备兵力……随着时间推移,美国海军未来基本上每个月都会有航母或战列舰投入服役。除此以外,受日本超级战列舰的刺激,比衣阿华级更具威力的蒙大拿级战列舰已完成了图纸审核与费用审议工作,最快将于3月底铺设第一条龙骨——财大气粗的美国人一出手就是4条。

但太平洋舰队在选择再次进攻的目标时却引起了极大争议,大概是被拉包尔日军的阵势给震住了,哈尔西希望先打吉尔伯特群岛,麦克阿瑟强调趁联合舰队主力不在时去打菲律宾,而尼米兹考虑去打荷属印度尼西亚,争取堵住联合舰队回南洋的路——没人愿意先去啃拉包尔这根硬骨头。

当然,美国人同意放一艘乔治五世战列舰和两艘光辉级航空母舰不是让皇家海军回国度假的,罗斯福总统希望这些部队加上即将修复的不挠号航母与其他一些军舰能去解救肯尼亚的盟军危机,哪怕护送一批运输舰过去都是好的。实在不行的话,让英国人运一批物资和飞机去南非,因为非洲局势实在是糟糕透顶了。

这要求丘吉尔没法拒绝也不敢拒绝,不仅因为非洲战区至少有近3万英国部队,还因为非洲局势糜烂成现在这个样子,大英帝国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要不是英国人轻率地提出将火炬计划的部队拉到埃及去登陆,怎会有这么惨重的失败与目前如此棘手的困难呢?虽然罗斯福总统没说什么,但丘吉尔知道包括史-汀生、马歇尔在内的一批美国高层对自己颇有微词,而包括金上将、尼米兹、麦克阿瑟等在内的“亚洲第一”派更是看英国人不顺眼,为了大局他只能忍耐下来。

两国元首、两国参谋长联席会议及非洲战区的主要高层已就非洲问题多次进行了意见交换,双方目标都是一样的——必须挽回非洲局势!但对如何挽回却有不同想法,而且没有一种是兼顾各方的好办法,这让丘吉尔很伤脑筋,所以他必须将这个话题放到会议上来讨论,最起码在大英帝国内部要形成一个声音。

第40章 北宅的咆哮(2)

布鲁克元帅的描绘鲜明勾勒了非洲战局的现状:

在德国空袭蒙巴萨港口、占领奔巴岛与桑给巴尔岛之后,包括蒙巴萨在内的肯尼亚海岸就被彻底封锁,此时共有将近7万英、美非洲战区部队滞留在肯尼亚境内,对各类物资需求极为急迫。粮食肯尼亚基本还能就地解决,但其他作战资源十分紧缺,特别是从埃及撤退下来的英国各部队、从非洲之角撤退下来的巴顿等部除随身轻武器外,几乎变成徒手兵,再加大量的伤员和其他平民,非洲战区急缺燃料、药品、军械等供应。

前往肯尼亚的海上通道已被轴心海军掐断,南非到肯尼亚的陆地距离超过5000公里,而且基本没成体系的铁路或公路网可以利用,迫不得已的“美利坚物流公司”只能迅速组织空中运输——大量物资通过空运进行补给,硬生生构建起了横跨南非开普敦与肯尼亚内罗毕的非洲航线。因为整条航线的直线距离过远(超过4000公里),还特意在中途设一个加油中转站——位置选在了赞比亚。

南非境内加上当初滞留在肯尼亚的所有B-17、B-25、B-24和c-47机型一共近200架全投入到了运输当中,由于整条航线过长,没有任何战斗机能提供全程护航,除赞比亚中转机场留了一些战斗机和防空部队防止敌军侵扰外,其余路程全靠这些执行运输任务的轰炸机或运输机自己飞过去。

唯一值得盟军庆幸的是,由于整条航线横亘非洲内陆,最近处距德国控制的基地也超过600公里,再加轰炸机与运输机飞行高度相对较高,控制奔巴岛与桑给巴尔岛的德国海航中航程最远的BF-219们不太适合承担此类截杀任务,只有加挂副油箱的FW-190a才可以去航线上偷袭一把,但德国人尝试几次之后发现效果很不好——虽然美国机群没有护航,但密集编队的自卫火力让有限的FW-190飞行员们感觉面对一只豪猪无法下手。

打来打去的战果不大,还额外损失了好几架FW-190,情况一直汇报到霍夫曼这里,他通情达理地表示海航的重点是管住沿海地带,不要让英美运输舰过去,因为一条船的物资输送量等于盟军用飞机运半个月,空中补给随便让美国人去折腾——他个人对此表示不看好。有了元首的明确指示再加现实困难,德国飞行员心情好的时候出击去打一下,心情不好的时候就懒得看,最近一两天已慢慢放弃了此类截杀任务,连动都懒得动了。

实际上美国陆航还是折腾出了名堂,天气好时,非洲航线隔天能有100多架次的飞机从南非抵达肯尼亚,平均一天空运量可达500-600吨,虽不必为7万人空投粮食,但运输规模中有很大一部分是燃油且必须消耗在中途,所以非洲战区每天真正能到手的补给不超过200吨,德国最高统帅部对此做过估算,认为危害不大——非洲战区靠这点物资供应水平维持不了5万以上部队的作战。

美国人也确实不死心,尝试通过快速商船偷偷摸摸给肯尼亚运送物资,但一来德国飞机和U艇盯得很紧,商船几乎没有能活着抵达肯尼亚沿岸的;二来蒙巴萨港口已被彻底破坏,几乎无法运输,除非先行建立人工码头。非洲战区经过评估后认为见效太慢,缓不济急,最后还是选择完全空运,否则凭现有轰炸机群,真考虑建人工码头的话美国是可以对奔巴岛和桑给巴尔的德军进行大规模空袭的。

让英美方面宽心的是,大量伤病员随同机群撤到了南非:经过十天的努力,从肯尼亚撤走了将近2000的伤员送往南非治疗——这保证了部队的士气,接下去就要撤退滞留在肯尼亚境内的3000多平民——大多数是埃及、索马里、苏丹、肯尼亚殖民地官员和侨民,他们都排队等待前往南非的飞机。

非洲战区总司令艾森豪威尔中将自认为自己指挥打仗的能力不如巴顿,但干这项工作非常得心应手,于是司令部高层迅速形成了默契分工,艾森豪威尔主抓全局并侧重后勤与管理,巴顿和拉姆斯登主抓英美官兵的训练与整编,度过最初的慌乱之后,大部分部队都安定了下来,各种建制与组织逐步恢复。

非洲战区整体局面趋于稳定,但期间发生了一个小插曲:多次遭遇不公平待遇的澳、新部队提出,虽然拉姆斯登是个好长官,但他们不想再和英国部队为伍了,要求加入美军序列。这对大不列颠的声望是个很大打击,为这件事内部有一堆人抨击丘吉尔,不过他已将全部责任都推到亚历山大上将身上了。经过伦敦、华盛顿、堪培拉、惠灵顿等多方协调,最后同意将澳、新部队补入巴顿的第二装甲师,将埃及等各方面撤退下来的英国部队补入英军第78师——由于该师师长已阵亡,暂由拉姆斯登以军长职务兼任。这样一来,非洲战区一共辖有5个师,兵力上勉强是满员了,但装备上实在是差得太多,特别是第二装甲师,挂着装甲师的名头连一辆坦克、一辆装甲车也没有,几乎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轻装步兵师,总算是艾森豪威尔从其他部队这里匀出了包括40辆坦克、50辆装甲车、80门火炮在内的重装备交给第二装甲师。

补给问题暂时缓解了一些,但非洲局势却越来越糟糕。
首节 上一节 225/1099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我的岳父大人叫吕布

下一篇:近身狂兵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