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铁十字

铁十字 第233节

“哪怕不去美国东海岸,进入大西洋破交也非常有意义,说不定还能给贵国增加一些战利品。”

堀悌吉眼前一亮,随即又暗淡下来:“恐怕时间来不及,在瑞鹤号完成修缮与弹射器安装、其他战列舰完成雷达与高射炮安装工作后,我们将立即返回日本,尽快把物资和装备送回去。国内已完成陆军部队抽调,建立了相应的指挥机关,目前正在进行针对性训练与作战计划拟定,时间拖得越长,印度战役发起时间就越晚,这对全球战略不利。”

“联合舰队何时返程?”

“预定3月中旬,我可以想办法拖到3月末,但无论如何4月初必须返回。”

霍夫曼点点头表示明白了:他虽然想联合舰队再多留一些时候,但印度战役不能无限期拖延下去。

“最后还有一个请求,虽然印度攻略规定由我方一力承担,但能否请贵国先派遣一个师随舰队东行,我考虑在锡兰先行建立进攻基地,便于为后续战事打下基础。”堀悌吉诚恳地说,“如果一个师兵力暂时抽不出,一个旅,大约6000-8000人左右的规模也可以,等鄙国陆军到来后,贵国部队即可回国。”

霍夫曼考虑一下后说道:“我原则上同意您的观点,这有异常积极的意义,部队我会让凯特尔元帅去想办法。”

“非常感谢。”

“希望今年冬天还能看到联合舰队再次西征,那时印度战役肯定告一段落了,我十分期待在其他战场与贵国再次联手。”霍夫曼眨着眼睛,“说不定那时就有机会去纽约转转。”

堀悌吉当然明白去纽约转转是什么意思,当即大笑起来。

就在霍夫曼与堀悌吉交换下一阶段战略意见的同时,墨索里尼刚刚与西班牙国家元首、大元帅弗朗西斯科-弗朗哥通完电话,放下话筒之后,他露出若有所思的神情。

一旁的齐亚诺小声问道:“西班牙领袖有什么想法?”

“他表示很震惊也很愤慨。”墨索里尼冷笑道,“但我从他的回应中听不出任何震惊,愤慨倒是不少——喋喋不休地向我抱怨了十分钟。”

“他对希特勒很不满意?”

“其实是对德国人的条件很不满意,里宾特洛普就在他那里,德国人许了一堆条件,他不满足,要求更多。”

“他想要什么?”

“他要葡萄牙,还想要整个摩洛哥。”

“他可真敢想。”齐亚诺讽刺地说,“葡萄牙也就算了,还敢要摩洛哥?他以为法国人不行了他就能肆意妄为?如果德国人不插手,凭法国现在的力量就可以把西班牙打得满地找牙。”

“可不是么。”墨索里尼露出复杂的神色,“他看我们拿到了装备与物资,还获得了不少生产线,很眼红,也想德国人给一些,但又不同意德国指挥他的海空军。”

“他能有什么海空军?就他那几架破飞机、几艘旧军舰,送我们都懒得看——他最先进的那些军火还是我们供给他的呢。”

“所以说肯定谈不拢。”墨索里尼笑道,“德国人只同意把直布罗陀交给他,另外顺便再给他在非洲找块殖民地,然后还把古巴许给了他,菲律宾现在日本手里,德国表示爱莫能助了;至于军火和装备可以拿一些,指挥权的问题能商量,但最低限度是德国自由使用西班牙的空军基地与港口。”

齐亚诺仔细想了想:“德国人的条件还是有诚意的,是真心实意要谈而不是开空头支票。不过我很好奇谈不拢怎么办?德国人真会发动政变?”

“他敢!”墨索里尼眼睛一瞪,“不能任由希特勒胡来,如果某个国家领袖稍微不顺他的心就要搞掉,那今后还有我们说话的余地么?今天是西班牙,明天就可能是罗马尼亚,后天说不定就是我了……”

“那现在……”

“只有接着再谈咯,弗朗哥还有一点时间。”墨索里尼幸灾乐祸地笑道,“现在戈林和卡纳里斯都完蛋了,不知道还有谁能帮得上他。”

马德里的时间比华盛顿早6个小时,因此罗斯福在天还没有黑的时候就接到了有关报告。

“我们驻西班牙大使发来紧急电报,希特勒逼迫西班牙加入轴心阵线,并要利用西班牙的领土和设施去进攻直布罗陀。”国务卿赫尔传递了这个紧急消息。

罗斯福大吃一惊:“德国人不是在进攻马耳他么?怎么一转眼又变成了直布罗陀?”

“马耳他守不住的。”赫尔苦笑着摇头,“轴心国出动了10艘战列舰和500架飞机,凭马耳他的弹丸之地根本无能为力,能坚持3天已是军事上的奇迹,马耳他沦陷之后,下一个目标显而易见就是直布罗陀。”

“西班牙人想怎么办?”

“他想请我们说服丘吉尔把直布罗陀交给他,因为希特勒对西班牙的要求主要就是直布罗陀,消除这个借口德国人再要拉他加入轴心就不容易了。”

“给他没问题,只要他肯站在我们这边——不仅直布罗陀可以给他,我们还可以依据《租借法案》给他源源不断的装备、物资和军舰支援。”

“您知道这是不可能的。”赫尔苦笑着,“他怕德国人怕得要死,生怕一觉醒来就发现德国装甲兵团出现在他家门口,除非我们能去保卫他。”

“我们能办到么?只要3个月,不2个月!我们就可以向他派遣30万大军和相应的空中力量。”

“您不是在说真的吧?”赫尔吃惊地看着罗斯福,“这是参谋长联席会议最新商议的结果?”

“不是。”罗斯福摇着头,“是我自己最近在思考的战略选择,我们不能总围绕着德国人的指挥棒转,他们打北非,我们就派遣力量去北非;他们打英国,我们就想方设法援助英国。我们必须有真正独立且管用的战略,必须打在德国人的要害上。”

“所以您看中了西班牙?”

“我原本第一选择是法国,一旦在法国登陆就直接能对德国心脏地带发起进攻,但法国现在的局面让我很失望……”罗斯福斟酌着用语,“贝当在与德国合作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不但提供各种战略资源与军工产品,还开放领土、领土和港口供德国人使用,还把为数不多的军舰也全部交了出来——除了没派遣法国武装力量参与作战外,他差不多就是一个轴心国家了,更让我失望的是法国人民的态度,大使告诉我,法国人民对政府所做的这一切不但不感到羞耻反而觉得贝当元帅是个好人,这真让我愤怒。”

第51章 建设性意见

“好人”是法国民众中间最新流行的、发在内心赞美这位年老体迈的法兰西最高领袖的新词语。因为贝当与德国达成了协定,收回了绝大多数被占领土——条件是同意德国在法国与殖民地领土上自由通行;接回了100多万法国战俘——条件是法国武装力量控制在50万人以内,其余全部解甲归田;收回了叙利亚——法国付出了舰队和其他一些代价;解决了比比皆是的失业问题——法国为德国生产军需物资,德国按公平价格付钱。

法国人回过头来看看,发现战争失败并没有特别可怕,除丢掉阿尔萨斯和洛林外,他们几乎毫发无损,当一批又一批英美士兵或是在战场上送命,或是走进德国战俘营同时,是上百万法国军人从战俘营里平安归来。

不管法国人民对政府持有什么样的批评意见,哪怕包括戴高乐在内,没有一个法国政治家胆敢反对法国战俘与家人团聚,法国媒体在竭力宣传一个数字——法国是大战主要参战国中人员损失最小的,现在连美国的死亡人数都超过法国了,而大战的尽头现在看来远远未到。这篇新闻刊登后,所有人都如释重负:谢天谢地,法兰西终于不用为这场该死的战争死更多人了。

因此,与德国合作非但没为贝当招来非议,反而被一部分媒体鼓吹为“法兰西复兴的必由之路”,法国高层看得很清楚,法国农场主和工业资本家们在向德国输出农产品和工业产品中捞到了很大好处,别的不说,现在德国国内几乎没了民用纺织、印染和服装工业,8000万德意志人民的衣帽鞋靴除军队衣着外,其余全是由法国人和意大利人提供的——这该是一笔多大的生意?一想到德国描绘的,包括有3-4亿人口的欧洲大陆共同市场,再加上广袤的非洲、中东殖民地与资源供给地,西欧资本家们就兴奋得发抖。

法国国内政局稳定之后,困扰法国多年的失业问题也开始好转,投奔“自由法国”的人越来越少,甚至还有人偷偷摸摸脱离“自由法国”返回本土,法国国内抵抗势力也愈加萎缩,在这个场景下要指望法国人为盟军的利益殊死搏杀完全是不可能的。罗斯福相中了西班牙完全不是一时心血来潮。

罗斯福说完之后一脸期待地看着赫尔,希望能从这位老朋友兼老搭档口中听到赞同或附和的声音。
首节 上一节 233/1099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我的岳父大人叫吕布

下一篇:近身狂兵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