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铁十字

铁十字 第342节

赫尔悄悄竖起大拇指——这手以退为进玩得漂亮,真要是没有胜利就媾和,协定还得罗斯福签字,这不但严重挫伤他的自尊心,还会说明总统这些年来坚持的战争预备、先欧后亚政策彻底失败,这对政治家的声望是毁灭性打击,还有什么面目再继续待在台上呢?

5月4日凌晨2点,国会质询会议最终落下帷幕:

全票通过《加强国土防御方案》和相关预算;

87%的议员表示支持继续战争,不与轴心媾和;

以54%的微弱优势通过胡佛提案,但将所需资源砍去一半,并要求胡佛在6个月后汇报进展……

散会时议员们站起来振臂高呼:“美利坚的全面战争才刚刚开始,无论敌人想打多久我们都坚决奉陪到底!不占领柏林、东京和罗马,战争永不结束!”

第205章 难兄难弟(上)

筋疲力尽的罗斯福在最后阶段几乎是强撑着身体,坐在轮椅上被推出会场的,一消失在议员们眼线外后就再也支撑不住,差点昏过去,幸亏办公厅主任事先准备了医生,紧急检查后认为罗斯福目前状态很糟糕,需要住院休养,短期内不宜承受太大压力,更不宜展开繁重工作。

“最好能完全脱离工作休养1-2个月。”这是医生下的初步结论。

胡佛阴沉着脸点点头,叮嘱道:“这些消息必须完全保密。”

“我能撑得住,我不能长时间脱离岗位,那会引起不必要的麻烦。”罗斯福语调微弱地说,“有更要紧的事需要落实。”

参联会高层个个眼里闪烁着泪花,这次质询会上,罗斯福是拖着病体、用策略、用自己的政治信誉强行保军人们过关,面对议员们有关军事行动失利的指责,他一个人揽下了所有责任,私底下也没有指责军人们一句,对压力谈笑风生,但身体却已如此憔悴,让这些戎马半生的将军们感动得眼泪汪汪。

“第一是立即组织艾克的部队撤退,撤到南非去,能撤多少是多少,重点把人保住,别管装备;第二是把第八航空队的装备移交给英国,把人员撤回来,有经验的战斗机飞行员去充当教官培养新学员;第三件……”罗斯福拉住马歇尔,用虚弱的声音说道,“加快推动国土防空建设,重点做好东海岸大城市防空,不能再挨炸了!然后……参联会要考虑如何保住南非,要和丘吉尔首相沟通……”

交代完这些,罗斯福似乎放下了心事,用尽了全部精力,脑袋一歪直接昏过去,惊得众人差点没尖叫出来,最后在高度保密的气氛中推进了医院。按美国正常的权力逻辑,一旦总统出现特殊情况,需要由副总统掌握权力,但在霍普金斯的暗示下,众人在医院密室里达成一致:严格对此保密,除非3天后罗斯福的状态还不行。众人迅速形成了权力分配的安排,在总统不能理事期间,政治事务由赫尔、霍普金斯和胡佛三人共同协商办理;军事事务由参联会高层协商一致后办理。

亨利-阿加德-华莱士是现任美国副总统,虽然罗斯福力挺他当副总统,但他与其他高层关系很差,身上充满了神秘气息,因此众人都不想要他爬到自己头上来——哪怕仅有几天。

大家还不知道,就在罗斯福接受国会质询的第二天,他的难兄难弟——大英帝国战时首相丘吉尔也面临议员炮轰,众人意见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

第一,为什么要同意把光辉级航母和乔治五世级战列舰交给美国海军统一指挥,现在损失如此惨重,谁该为整件事负责?

第二,美国提出了移民10万户英国工程师和熟练造船工人的建议,政府打算怎么办?

第三,马达加斯加丢了,南非危在旦夕,大英帝国未来的出路在哪里?能取得战争胜利么?

这其实是对北非战役、印度洋战役、中东战役和北海战役连战连败情绪的总爆发。大家都是明事理的:严格说起来这几场战役失利与首相没有直接关系,但最为统揽全局的人物,他不负责谁来负责?难道找布鲁克或庞德来背黑锅么?

丘吉尔仿佛一夜之间苍老了十岁,大口大口抽着烟斗,考虑了很久才迟疑地做出回答。

“把主力舰借给美国使用是当初为开展北非战役而达成的一揽子协议,为的是缓解美国太平洋舰队短暂的兵力不足,后续是为了解除大西洋方向的危机——这个困难局面与其说针对美国,不如说是直接冲着我们来的。没有美国的物资支援,我们很快就会垮掉,而美国没有我们,大不了只损失一个反攻欧陆的跳板。”丘吉尔无可奈何地解释道,“无论从地位还是从实力而言,我们对美国的要求总是很难拒绝。”

“至于由美国方面统一指挥,也是因为坎宁安舰队在印度失利、北海战役不但没能封堵住德军夺取亚速尔反而损失严重造成的,美国方面要求由他们统一指挥。”丘吉尔摊了摊手,“当一支球队连续失利时,一定想换个教练或队长换换运气,于是选择了斯普鲁恩斯和弗莱彻。各位请注意,这两位将军并不是默默无闻的人物,他们当初在中途岛是打赢过重大战役的,能力不存在问题……至于战果就不是我们能预料到的。如果非要评价,那只能说世界上没有常胜将军……”

有人小声嘀咕:“怎么没有……日本联合舰队司令长官不是连战连捷么?”

丘吉尔装作没听见这句议论,接着说道:“虽然我们将主力舰交给美国指挥,但不列颠也拿到了合适的补偿:

第一,几艘航母上的舰载机飞行员都由美国人充当,我们虽然损失了4艘光辉级航母,但没有为此损失一名飞行员,所以目前依然保留着比较完善的舰载机队伍;

第二,美国方面同意提供给我们10艘护航航母,上千架高性能战斗机,目前已接收了其中大部分,均比我们自己的装备要好;

第三,美国加大了对我们的物资援助,在丢失中东石油产地后,不列颠在成品油供应上完全依赖美国,几个月来,美国人提供给我们的成品油超过300万吨,这是非常庞大且可观的数字,支撑住了我们的消耗,使战略储备仅仅下降50万吨,倘若没有这些油料,现在油库储备已将近枯竭;

第四,英美政府目前达成协议,双方在大西洋上的海军将组成联军,总司令由大西洋舰队司令英格索尔上将担任,最核心的航母舰队指挥官将由坎宁安上将担任;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罗斯福总统承诺会补偿我们主力舰,短期可以拿到1艘埃塞克斯级舰队航母和1艘独立级轻型航母,长期可拿到5艘以上航母,第一艘轻航母已移交给皇家海军,目前正在美国进行海试……”

众人一愣,然后颇有深意地看着丘吉尔:外界不是谣传坎宁安与首相不和以至于一直被冷落么?怎么突然重新启用且又担任如此重要的职位?再说,坎宁安现在摔断了腿,进出都要靠人推轮椅,这样的将领也能担任航母舰队指挥官?

丘吉尔尴尬地笑着解释了两句:“坎宁安将军从非洲回来后身体一直不好,所以才安排担任闲职养病,目前他已恢复健康,且本人有强烈的意愿重新上战场,这样富有经验的海军将领不能闲置不用,应美国政府大力请求,内阁决定由他担任英美联合舰队副司令兼航母编队司令……”

听到这样的话,一旁的艾德礼忍不住翻了白眼——他可是知道所谓“本人有强烈意愿”是怎么回事,要不是尼米兹来信,坎宁安这个倔老头才懒得搭理首相,若不是美国海军明确要求,丘吉尔也不会再用坎宁安……两人现在表面上和好如初,但深知内情的他知道这种关系修复有多勉强。

“先生们,不能光看我们损失了多少,美国为我们损失的更多,想想那些被潜艇击沉的商船,想想那些被德国人击沉的主力舰,想想那些派到印度洋上而最终牺牲的美国陆军……”

众人沉默不语,虽然美国不遗余力支援英国有争夺世界霸权的考虑,但美国人的确付出了重大牺牲,就军舰而言,他们的损失更多、更大。

“至于第二个问题……”丘吉尔苦笑道,“移民不是最好的办法,却是解决现有困难的最好办法。大英帝国资源极其有限,而造船工人相对过剩,美国资源丰富、船台众多,却找不到足够的工人,所以这个移民是互惠互利的……”

“我们难道就不继续造军舰了么?那些冤仇级、狮级就不造了么?”

“造?怎么不造?”丘吉尔眼睛一瞪,“2艘狮级战列舰,1艘前卫级战列舰,2艘冤仇级舰队航母,6艘巨人级轻航母都将以最快速度陆续造好,哪怕输送10万工人,我们依然还找得到足够的人工去建设,美国人不是白要我们的技术工人,他们会提供各种各样的物资帮助我们加快建造,比如战列舰上使用的16英寸火炮他们表示会提供成品,比如特种钢、锅炉都会想办法提供帮助我们加快进度。”

“按照预计,我希望在1944年1月前完成2艘冤仇级建设,3月完成1艘狮级,其余军舰将尽可能在1944年陆续完工,部分会拖到1945年,除去这些,我们就不准备再建造主力舰,最多会建造巡洋舰、驱逐舰等小型军舰。”丘吉尔仔细盘算后说道,“美国启动了庞大的造舰计划,争取一年开工36艘航母,罗斯福总统答应会将三分之一到四分之一提供给我们,但我估计实际会更多。”

第206章 难兄难弟(下)

听说美国会直接补偿新军舰,议员的脸色好看了不少,大英帝国现在穷得叮当响,根本无力承担高昂的军舰建造费用,船台上那些军舰本来按进度是要到1947年才会大部分完工,现在有土豪资助,算是勉强能度过难关。这种戏码在过去几百年上演了很多次,落魄豪门在走投无路之际被迫将自己一切看重的东西拿出来换取资助以解燃眉之急,没想到现在居然轮到了大英帝国本身。

不过有人好奇地想知道首相口中“可能会拿到更多”的底气从何而来——美利坚豪是豪,但不傻,凭什么承诺之后再多给?

丘吉尔露出悲伤的眼神:“在连续失败后,美国海军有经验的官兵损失很大,光有船、没有人是不能称之为海军的……”

一圈儿议员都是满脸悲伤,没有半点幸灾乐祸的表示,美国海军损失很大,皇家海军损失也不小,一想到四海霸主现在衰落如斯,众人更是悲从中来,只想痛哭一场。

有船没人的情况也发生在德国海军身上,在接收一大票法国军舰后,有经验的德国海军官兵降低到了最低限度,到处都充斥着新嫩水兵,德国海军的运气在于,他们有机会在黑海打了低烈度的战争,更有机会跟着联合舰队打胜仗,一下子就把经验和能力给锻炼出来并度过了最危险的时候。
首节 上一节 342/1099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我的岳父大人叫吕布

下一篇:近身狂兵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