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铁十字

铁十字 第366节

“回电巴格拉米扬同志,同意他的想法与部署调整,进攻时态度要坚决,速度要快!”

朱可夫想了想又加了一句:“列伊捷尔同志会坚守坦波夫,直到中央方面军的同志取得胜利!”

第238章 城堡(15)

蔡茨勒的估计还是乐观了些,即便有第4航空队协助,第2、第4两个装甲集团军的补给一直持续到上午10点才全部完成。这次补给完全是史无前例的,整个战场云集了2600多辆坦克/坦克歼击车,另外还有1400多辆各种型号的装甲车,如果将这些兵力放在巴巴罗萨行动开始时衡量,差不多等于半个东线装甲部队的规模,现在居然被集中用于长不到300公里,宽不过200公里的主要突破方向,猬集起来的战斗力自然格外强大。

如果不是战前就储备了10个基数的油料再加随军行动的上万辆基于标准卡车规格建造的油罐车,光油料补给就能把后勤补给部门给逼疯了,即便这样,部分运力还需要依靠空军才能完成保障,陆军总参谋部总算是领教了推进速度大幅快于预定计划的“威力”——再早30年,这种推进速度够一战标准的部队打几个月的。

也正因为优势如此突出,将近20万人的两个红军集团军连一天都没能撑住,在持续将近30个小时的作战里,红军减员总数(毙、伤、俘)超过18万,而同期德军损失还不到1万(包括空军部队的损失),战果对比之下格外令人兴奋。

不过继续进攻米丘林斯克与坦波夫左翼防线时,部队感到敌军的抵抗开始显著增强,坦克与坦克歼击车出现频率越来越高,那些Su-85、Su-122歼击车给隆隆推进的德国装甲部队造成了不小麻烦,与此同时,红军伊尔-2强击机也冒死出动,不顾一切地攻击平原上的装甲目标,十几辆包括虎式在内的坦克都遭到毒手,直到BF-219迅速赶来击落这些强击机才算罢休。

随着红军抵抗能力的加大,德军推进速度显然慢了下来,伤亡也开始增加,下午4点钟,设在斯摩棱斯克的战役指挥部收到了一个不太理想的消息:空中侦查的结果显示,敌中央方面军部队正在集结,估计包括2个步兵集团军和1个坦克集团军正准备投入战场,但方向并不是当初战役设想预计得那样北上试图打通与坦波夫之间的联系,看起来更像是要西进。

“从这势头来判断,他们要去打卡拉奇。”蔡茨勒皱着眉头说道,“有点出人意料,不过问题应该不大。”

“卡拉奇?”霍夫曼楞了一下,“那儿是谁在防守?”

“霍特大将的B集团军群,确切地说,是意大利第八集团军。”

听到意大利几个字,霍夫曼的头就开始痛起来了——红军每次打不过当面德军就拿意大利人或罗马尼亚人出气,虽然大半年来这些精简过人员、优化过装备的多国部队一直战绩不错,但俄国人对意大利或罗马尼亚人始终享有心里优势,战斗力也能超水平发挥。另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是,轴心盟军之所以最近表现还可以,基本是因为战区还有其他德国部队担任骨干,独立对阵红军时的表现需要打一个问号。

“那儿有我们的人么?”

“有2个步兵师,没有装甲师,哦……有1个意大利装甲师——公羊师,据说战斗力还不错,有将近200辆坦克,一半是4号,一半是3号,可能还有一个营三号突击炮。”蔡茨勒知道元首在担心什么,“这装备水平对意大利人来说已相当不错了。第八集团军整体反坦克火力也不差,前不久刚给过他们130多门50mm反坦克炮。”

虽然蔡茨勒的语气很放松,但霍夫曼对历史上因罗马尼亚部队率先崩溃而导致保卢斯所部灭亡的事记忆犹新,他又招来莫德尔和约德尔,听听他们两人对战场变故的意见,本来还要招呼魏克斯元帅,但为将战术迷惑进行到底,后者昨天已跑去奥廖尔一线坐镇。

莫德尔看了半天地图又认真思考了一番,最后说道:“意大利人的实力肯定比以前强,这毫无疑问!但卡拉奇的位置也很重要,不容有失。俄国人的思路和我们是一样的——进攻南北联结处,我认为可以考虑提前进行战役调整,莱因哈特上将的第4装甲集团军在合围坦波夫南翼后向南转进,去进攻敌中央方面军侧翼,南翼转由北翼第2装甲集团军暂时接手,等魏克斯元帅的东方集团军群到位后,再将坦波夫包围圈交给该集团军群负责。”

根据最初的战役设想,一旦进入围点打援状态,三个装甲集团军是不负责坦波夫包围圈的,那里会由东方集团军群负责围困,装甲集团军的目标是立足于机动优势力争歼灭红军援兵和机动力量,按现在莫德尔的调度,等于不考虑尽快解决坦波夫之敌而提前进入围点打援状态——而且这个援还不是敌人送上们来,还需要第4装甲集团军至少向南推进120公里主动去打。

蔡茨勒和约德尔一起点头,他们认为这个调整比较符合战役逻辑,如果现在就让曼施坦因元帅的装甲集团军出动去救援卡拉奇方向,那本来与南方集团军群本级针锋相对、由瓦图京指挥的红军西南方面军又该被解放出来——那样牵扯太多。

霍夫曼认真思考了片刻,决定同意该调整方案,出于谨慎起见,指挥部不但通知劳斯上将的第3装甲集团军尽快准备投入战斗,还让胡贝老爹的第6装甲集团军也做好相应准备。

5月26日17时,焦急如焚的列伊捷尔终于等来了明确命令,但上面的文字却让他一喜一悲:喜的是莫斯科终于同意他收拢部队、固守坦波夫,悲的是总参谋部没有批准他提出的,构建双重包围圈实现中央开花的战役设想,也不会有援兵直接前来,西方面军要继续盯上奥廖尔一线,中央方面军机动部队会向西进攻卡拉奇——企图用这种手段迫使德军注意力从坦波夫上面放开,他顿时感觉有些哭笑不得。

电报要求他务必坚守坦波夫三星期,却只言片语都没提到增援,这让他大皱眉头:凭手里现在的实力,别说三周,坚持一周都非常困难。想了片刻之后他决定再拍电报去请求援兵——会哭的孩子有奶喝,他可不相信梅列茨科夫抽不出一兵一卒来。

几乎在同一时间,巴格拉米扬也收到了明确指令,让他以最快速度、不惜一切代价拿下卡拉奇并歼灭意大利部队。

情况果然与朱可夫预料的一致,巴格拉米扬将方面军50万部队分成三部分:右侧用于掩护的部队安排了15万人,但其中大部分都是今年新补充的新兵师,战斗力较低,只有4个师、大约2万出头的部队是从远东调过来的,算是右翼集群核心骨干;投入进攻的突击集群他则准备了超过25万人,拥有第13、70两个步兵集团军和近卫坦克第2集团军,除坦克集团军一直在东线征战外,步兵集团军中大部分师都是远东部队,老兵率超过了70%,甚至有些部队是参加过诺门罕战役的老兵;在突击集群后他又留了10万部队充当预备队,至于该方面军前突的左翼,他已完全交给了瓦图京,认为由西南方面军负责掩护而不必担心。

26日深夜10点,一脸威严的魏克斯元帅在东方集团军群指挥部发布命令,所有师一级以上的军官都参与了会议,当听到部队连夜转移,明天拂晓不是去突击奥廖尔东北处的图拉方向而是准备调往400多公里之外的坦波夫,所有人都一片哗然,好几人激动地站起来询问为什么改变原定计划。

“战场形势在变,我军已突破坦波夫防线,准备合围敌布良斯克方面军,总参谋部决心拿下坦波夫后改向西北方向进攻梁赞,绕过俄军严密布防的图拉一线……”魏克斯元帅平静地说,“围歼该方面军的重任将由我集团军群完成!”

他这时候还不忘放个烟雾弹——城堡战役中根本就没赋予东方集团军群进攻梁赞一线的任务。

“万岁!……”乌克兰国防军的将领们率先欢呼起来,然后所有将领都站起来欢呼。

老元帅微微一笑,镜片后的眼睛投射出慑人精光,加重语气吩咐道:“为保守机密,2小时后部队启程转移,所有官兵不管何等理由一律不准脱离部队,违者以间谍论处!”

“是!”

部队连夜开拔,现场戒备森严,听到完全不一样的作战使命,有些人急得抓耳挠腮想把消息透出去,但这已来不及了。宪兵和反谍机构早就在外围部署了天罗地网,所有脱离部队的人员逮住了就关起来,虽然肯定免不了冤枉,但军令如山倒,事先已三令五申,所有人都没什么话好说,混在里面的间谍要么一同被捉,要么根本就没机会前去报信。

27日拂晓前,坐镇图拉的梅列茨科夫根据事先情报,认为德军发动进攻在即,让一线部队提前进行反炮火准备,但他的策略完全扑了空,十几万发宝贵的炮弹除炸个震天响外,什么有价值的目标也没有炸到,看着空无一人的前线被炮火映红了半边天,一直都非常严肃的魏克斯元帅也被逗乐了……

第239章 城堡(16)

就在梅列茨科夫肆无忌惮浪费炮弹的这个拂晓,德军同时从南北两翼发动了对红军的猛烈进攻,有了第一次补给的狼狈后,接下去几天德军补给作业开始顺畅起来,基本与部队推进保持了同步,再也没有出现让攻击部队等待的情况。

两个装甲集团军的突击部队如同两个大钳子一样咬住当面敌军不放,后续部队则持续向坦波夫压进,试图构筑针对该城的包围圈。

虽然已有明确的撤退命令,执行命令的时候也称得上果断,但列伊捷尔发现要想在德军炮火之下把部队撤下来并不是件容易事,为了掩护主力部队撤退,一个又一个红军步兵师奋不顾身冲上去阻击德军装甲部队,试图为战友争取更多时间,但这种努力与挣扎注定是徒劳的,在德军空地一体的立体攻势面前,这些连76.2mm反坦克炮数量都嫌不足的普通步兵师如热汤泼雪一般迅速融化开来,损耗速度基本上是每小时一个师。

更让列伊捷尔心疼万分的是,由于德军坦克部队具备数量和质量双重优势,他派去增援侧翼两个集团军的坦克军仅仅一天多时间就损伤过半,到27日深夜终于撤退完毕时,退下来进入坦波夫的兵力总共还不到11万人,去年已遭受重大损失的第40集团军这次损失更加惨重,只有4个步兵师还保持基本建制(人员完好率超过80%),其余部队都伤亡过半。

最惨的一个师只有一个半连逃出来,从师长到营长,凡比大尉军衔高的军官不是战死就是被俘虏。没办法的布良斯克方面军只能将这些只剩下名头的师番号暂时挂起来,将退下来的人员充实到其他师——这种僵尸师一下子多了十余个。

现在,连同后方留守机关与本身留在坦波夫的2个集团军,总体防御兵力虽然名义上还有4个集团军(3个步兵集团军,1个坦克集团军),但兵力并不是最初预计的30多万,只有不到26万。就是这26万中还有将近2万轻伤员,除极个别高军衔军官,重伤员基本都留在德军包围圈里。

为期4天的交战中,红军布良斯克方面军一共损失了28万余人,德军损失堪堪1.7万出头,其中战死者不过4000余人,坦克(歼击车)损失不到200,却击毁了红军包括坦克在内的各色装甲车辆800余辆,交换比高得惊人,也让霍夫曼放下了心。

到5月28日上午,梅列茨科夫总算得到了确切情报,弄清楚他那一番反炮火准备完全泡了汤,预料中的德军东方集团军群不但没有发起进攻,反而已向东开进150多公里,准备加入围歼坦波夫方向的布良斯克方面军,大惊失色的他立即向莫斯科报告。

“情况很不妙啊……”看着参谋们在地图上标注最新的敌我态势,华西列夫斯基皱着眉头对朱可夫说道,“坦波夫包围圈正在形成,里面的防御兵力和技术兵器远少于预期;梅列茨科夫同志的反炮火准备又扑了空,现在敌东方集团军群主力正向坦波夫扑去,列伊捷尔同志一上午给我来了3封电报要求增援,口气一次比一次着急。”

朱可夫默默看着态势,实在也想不出好办法来:如果东方集团军群主力真加入对坦波夫围攻,那就又是至少40万兵力投入战场——坦波夫包围圈兵力会增加到80万,别说小小的坦波夫里目前只有半个方面军能防守,就是整个方面军建制齐全也不见得会是德军对手,现在已经和即将包围坦波夫的德军兵力比基辅包围圈还多,可里面部队的数量和成色还不如基辅战役时期呢。

可坦波夫又不能随意放弃不守,一旦该城失守,德军不但直接切断了莫斯科与斯大林格勒之间的交通线,而且兵锋直接将面对草原军区,他可不认为科涅夫手下那些新兵能挡得住如狼似虎的德国装甲集团军。

“能让梅列茨科夫同志从图拉一线出击去进攻奥廖尔么?”话刚说出口他又犹豫了——德军至少还有一个装甲集团军没动,虽然不知道其确切位置,但直觉告诉他这部分兵力已部署在中央战场附近,一旦西方面军出击而让德军逮住机会侧击,情况会更加不妙。

华西列夫斯基摇摇头:“不能这么干,奥廖尔方向至少还有10多万德军,而且有坚固防线,进攻作业没30万军队是打不下来的……”
首节 上一节 366/1099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我的岳父大人叫吕布

下一篇:近身狂兵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