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铁十字

铁十字 第60节

巴顿本来在和旁边人说笑,一听这话猛然把目光投射过来,似乎在期待着休伊特能给出不一样的回答。休伊特既不想开罪陆军,又不想再和英国人扯皮,琢磨了半天后先问了一个问题:“生产这批坦克炮和配套炮弹最快需要多久?”

“加班加点连轴转的话大约20天。”

“更换坦克炮麻烦么?是否需要特殊装备?”

“需要有经验的工人和吊机,其他难度不大。”

“那我建议推迟20天出发。”

“为什么?”史汀生奇怪地问,“20天完成不了装配啊。”

休伊特回答道:“为什么一定要装配好才走呢?从汉普顿锚地出发到卡萨布兰卡需要走将近300个小时,有这个时间我们完全可以紧急生产一批配件之后放船上装配——只要我们带够工人和吊机,我们有的是运输船,大不了舰队再多带几条。我们原来在海上组装过不少东西,从飞机到发动机都有,甚至紧急情况下还能对舰只进行维修。所以我认为坦克炮可以放路上改装,能改装多少就改装多少,改装不完的就送给英国军队使用——他们不介意短管。”

“嘿……这主意不错,我喜欢。”一直沉默不语的艾森豪威尔发话了,他热情地握着休伊特的手,装作没听见最后半句,一语双关地说,“您可在特遣舰队问题上帮了我们大忙了。”

旁边的英国人对休伊特怒目而视,显然他们对最后半句耿耿于怀,说白了他们比美国人更知道那些短管谢尔曼坦克是什么货色,要不是国内催得太紧,他们也想要更好一些的坦克。现在这个海军少将把这层纸捅破了,他们很是恼火。

巴顿走了过来,大大咧咧地揽住休伊特的肩膀,快60的人了一点儿也不稳重,用自来熟的语气说道:“您可给他们解围了,推迟20天出发应该不会误事,有新坦克用总是更可靠一些,谁不喜欢粗一点、长一点的管子呢?今天我去你那里谈谈登陆的事情——我总觉得是不是该做些调整以便更完善些。”

巴顿是用一本正经的口吻在说“粗一点、长一点的管子”,可落在休伊特耳朵中,似乎这老不正经的家伙在形容男人那家伙,他深深皱起了眉头,几个年轻一点的参谋军官都忍不住在憋着笑,史汀生、马歇尔和艾森豪威尔装作没听出来。只有英国人傻乎乎地茫然不知所措——他们听不懂刚才巴顿用的美国俚语。

推迟20天出发的决定马上就达成了,英国人大概也知道美国人不换好坦克炮是不肯走的,于是就捏着鼻子认可了这一决定,但最后要求上报给两国领导人知悉。这差不多就是走过场的意思,只要史汀生坚持,罗斯福总统多半会同意的。而只要罗斯福坚持,丘吉尔首相最后多半也会答应的——反正已推迟了多次,不在乎再推迟20天。

休伊特长长地吸了口气,争吵了这么久,紧张了这么多天总算是得到了一个推迟出发、从容准备的好消息,巴顿也愿意来和自己商量完善登陆方案,一切都似乎在朝好的方向推进,他心里暗暗祈祷着:但愿这家伙不要弄出什么额外花样来。

第14章 罗马笑话(上)

入夜后的柏林逐渐安静下来,得益于反空袭力度的加强和夜间战斗机部队的英勇守卫,柏林人民已半个月没听到过防空警报拉响了,不过谁也不敢掉以轻心,灯火管制命令被严格执行着,稀疏的亮光会让人有种置身于郊外的感觉,

在沃斯大街与威廉大街的交叉口,巍峨高耸的帝国总理府外严实的警卫和大量到来的车辆显示这里有高规格的会议在召开,在抓着万字花环的帝国之鹰大理石浮雕下面布满了执行安全检查的警卫旗队官兵,只有得到他们的认可才能顺利入内。

今天这里将举行盛大的授勋仪式,由帝国元首亲自为最近一个时期涌现出来的战争英雄们授勋,其中最引人注目则是帝国最高荣誉、钻石橡叶双剑骑士十字勋章的颁发(理论上大勋章才是最高等级,但因为这种勋章只发过一次且授予对象是已倒台的赫尔曼-戈林,宣传部对此作了淡化处理)。这种勋章自设立以来仅仅颁发过三次,巧合的是前三次都授予了空军官兵,而今天即将颁发的两枚也属于空军。两位获奖得主均是战斗机飞行员,连军衔都一模一样——全是空军中尉,在宣传部的大力宣传下,他们早已成了帝国上下家喻户晓的英雄。

其中一位是汉斯-约阿希姆-马尔塞尤,北非战场的空军英雄,另一位是赫尔曼-格拉夫,东线战场的空军英雄,这两位目前是帝国空军中仅有的200架击落记录保持者,彼此间战绩只有最微弱的差距——1架。除这两位最高等级获奖者以外,还有一批空军战斗机、轰炸机英雄分获双剑橡叶骑士勋章和橡叶骑士勋章等次等级荣誉。

这些空军英雄所在联队的长官都很体贴人意,考虑到他们要回国受勋、休假,干脆将本联队回国担任后备飞行员培训教官的任务一并指派给了他们,以便让他们有足够的时间处理各类私人事务。一大批王牌飞行员聚集在一起,一边交流各自对空战的经验和心得,同时迅速提升后备飞行员的作战本领,这让主持培训工作的空军参谋长耶顺内克大将乐得眉开眼笑。

由于受勋对象主要是空军和阿拉曼战役成员,仪式由刚刚从意大利返回的空军第一副司令、南线总司令凯塞林元帅主持,鲍曼、戈培尔、凯特尔等帝国高层陪同霍夫曼参加。

仪式开始前,望着这么多参加授勋仪式的空军英雄,凯塞林元帅不禁对霍夫曼感慨了一句:“空军真不愧是国家社会主义的坚强堡垒,这些成绩完全是在元首的英明领导之下获得的。”

“凯塞林元帅,别老说些言不由衷的话,我知道你也羡慕这枚勋章。”霍夫曼看着恋恋不舍一直把玩着手中那枚精致勋章的空军元帅,调侃道,“只要你把南线给我经营好,到时候你也和古德里安也会有这样一枚勋章的。”

“额……”心思被看破的凯塞林元帅闹了个大花脸,脸“刷”地红了,旁边几个人都乐了。

“南线情况怎么样?古德里安那里有没有问题?托卜鲁克防御体系完善程度如何?”

“有劳元首挂念,北非情况一切正常。”凯塞林顺口介绍了非洲军最近的动作。

古德里安返回托布鲁克后对部队进行了大刀阔斧调整,先是征得霍夫曼同意对隆美尔原先迫于兵器和装备不足而设立的90轻装师进行了拆解,将其装甲部队分别划入第15、第21装甲师,将步兵单元划入了第164步兵师,除该师师长转去意大利南线司令部任职外,其余师部人员陆续划入非洲军相关部门。在这批生力军补充后,古德里安的参谋和后勤班子更加完善了,再加上凯塞林元帅不断为前线补充兵力和装备,终于将各部队重新编组完毕,增补到了比较理想的状态。

滨海公路上被古德里安救回来的意大利残兵败将们纷纷返回了国内,托卜鲁克前线只留下了完整的意大利伞兵旅,这个旅完全由德国教官训练,至今还有部分德国教官在里面充当军官,兵员大部分都是法西斯蒂成员,有很强的战斗力和斗争精神,再加上伞兵向来属于空军管辖,比起一般意大利陆军部队强出很多,古德里安将他们视为重要力量而留下了。然后第4装甲师也获得了好消息,南方集团军群司令官曼施坦因元帅将南线一年多来的缴获全送了出来,经过军备部的改良、刷新,给托卜鲁克一口气运来了78辆T-34。所以美国人的情报很准确,非洲军手里有200辆T-34,确切地说是总共221辆。

现在古德里安手里的兵力终于充裕了一些,经过一系列重组与增补,非洲军目前包括3个完整的装甲师(第4、第15、第21),一个完整的装甲旅(飞行堡垒装甲旅)、一个步兵师(164步兵师)再加一个意大利伞兵旅,加上部分留守兵力和空军力量,总兵力再度恢复到了近10万,同时拥有800辆坦克和5个空军联队近900架飞机,比起他最初接手时的窘迫好转了很多,兵力虽然还少一些,但战斗力和技术装备完全不可同日而语——称得上非洲军有史以来实力最强劲的时刻。

“蒙哥马利还在和丘吉尔打嘴仗?”虽然情报部门不知道具体的电报内容,但对埃及、北非、伦敦三角之间电报往来极为频繁的事情却是知晓的,所以霍夫曼有此猜测。

“不知道北非和伦敦之间如何协调,现在蒙哥马利率领第8集团军主力西移,但他很谨慎,大部队都抱团在一起,每个方向都有5万以上的兵力,也不急躁冒进,阿拉曼到开罗一线陆续部署了不少兵力保护后勤线。他们似乎也在增补部队与装备,目前并没有向我军发起进攻的迹象。非洲军自身忙着增补调整,短期内腾不出手,古德里安决心再等等,看看有没有机会扑上去咬一口。”

“不能让蒙哥马利过得太安逸,必须找机会揍他一顿。”霍夫曼道,“如果能找机会再吃掉它1-2个装甲师,以他谨慎的心态就会被后面部队抽调上来了。”

“他也可能受到惊吓后退回去。”

“不,这绝不可能,丘吉尔在世界媒体上吹了牛说赢得了阿拉曼战役的胜利,怎么会允许他轻易退回去?”

“我明白您的意思了,我回去后就向古德里安将军转达。”

“我们的老朋友墨索里尼情绪怎么样?他连着给我打了三次电话控告古德里安随意牺牲他的部队,如果他能下命令,估计古德里安的脑袋都要保不住了。”听完有关非洲军的情况介绍,霍夫曼话题一转,问起了意大利方面情况。

“他也和我抱怨了,不过我没理他。”凯塞林眉头一扬,眼神间露出轻蔑之色,“正要和您汇报有关罗马的笑话。”

一听凯塞林要讲笑话,其他人的注意力便被吸引过来了,戈培尔、鲍曼、凯特尔一个个竖起耳朵倾听,唯恐错过了意大利领袖的八卦新闻。

“元首,您知道不?前两天罗马举行了盛大的庆祝仪式,墨索里尼首相发表了公开讲话,他宣称在这次阿拉曼战役中意大利军队‘歼灭了3个英国旅,击溃了2个英国装甲师,俘虏了至少5000人,还有上百辆坦克和装甲车辆,数百门大炮的缴获……最近时打到距离蒙哥马利指挥部只有30公里处,如果不是实力对比过于悬殊说不定已活捉了这个英国将军’,当然最后也羞羞答答地承认‘意大利的牺牲也是巨大的,我们用鲜血和生命忠诚地履行了盟约’”。

“啥?”霍夫曼愕然无语,脸皮厚到这个份上当真是令人自愧不如,其他人也是目瞪口呆,完全想不到阿拉曼战役的战报还能这么写。

“他把我们送给他的过时军火全拉到街上去展示了,硬说是意大利部队缴获的战利品,还把那批英国战俘拉出去游街了一次。”凯塞林补充解释道,“我们送他的装备上面标识都还保留着呢,有西班牙记者问为什么,他振振有词地说这是英国人俘获德国装备后又被我们意大利人打败然后缴获的,不然德国装备怎么会出现在我们这里?记者向我核实,我实在是懒得戳穿他,含含糊糊应付过去了。”

“哈!”大家全都笑了起来,鲍曼竖起大拇指称赞道:“高明!高明!这解释真是棒极了,比所有发言人都机智。”

将所有英国俘虏、部分用不着的英国装备(比如英国步枪、机枪、那些7兄弟棺材)和非洲军不要的2号坦克移交给意大利方面是霍夫曼点头同意的,为的是挽回意大利人的面子同时给墨索里尼一点安慰,免得他老抓着古德里安问题不放,只是没想到对方会如此“活学活用”,他真是万万没想到。

“更好笑的事情还在后头……”凯塞林元帅又绘声绘色地讲起了第二个故事,听完后全都是一片爆笑声,笑得最夸张的鲍曼差点连眼泪都流出来了。

第15章 罗马笑话(下)

凯塞林元帅讲述的是俘虏游街过程中发生的事情:参与游街示众的英国俘虏中有几个不仅听得懂而且会讲意大利语,他们本就不忿被德国人移交给意大利人,认为对方全是自己的手下败将,要不是德国人和古德里安厉害,意大利那点部队早就被第8集团军打光了。听了墨索里尼自吹自擂的宣传后一致商量好了要出他的丑,所有人都装着不会意大利语,但在记者赴俘虏营现场采访时,他们突然甩开翻译将全部实际情况用意大利语说了一遍,然后讽刺领袖弄虚作假。等宪兵们反应过来将他们拖走时,该说的话已经都说了,好大一部分记者都听到了,现场气氛极为尴尬。外交部长、墨索里尼的女婿齐亚诺伯爵为了摆平这件事临时下达了封口令,严令任何报纸不许刊登真实情况,并在当天夜里给所有参与活动的记者每人发了一块瑞士金表,让他们不要把这件事透露出去……
首节 上一节 60/1099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我的岳父大人叫吕布

下一篇:近身狂兵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