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铁十字

铁十字 第653节

至于库茨涅佐夫自己,虽然还挂着海军总司令和最高统帅部成员的名头,但红海军除了太平洋那里还有一点船,其余基本都打光了,甚至剩余的基地官兵、无船水兵和保卫部队也在陆续几次整顿中编入了海军陆战部队(实际就是陆军),基本是光杆司令一个,根本没什么权力,只能在最高统帅部里干干事务性工作,收收电报,听斯大林老爹发发牢骚——几个军事将领就他挨骂最多。当然,比起铁木辛哥等人要好得多,斯大林同志连看都不想看见他们,更别说骂了。

朱可夫心情沉重地点点头。

斯大林反过来还拍了拍他的肩膀:“康斯坦丁同志,要坚强起来,像个钢铁将军一样去战斗!德国人打不垮我们的!当年我参加革命活动被沙皇政府逮捕7次、流放6次,我从西伯利亚逃出过5次,没有一次失去对革命、对胜利的信心。打内战的时候,白匪帮气势汹汹,一度占领全俄四分之三的领土,最后我们也咬牙挺过来了。停战的事能谈就谈,不能谈我大不了带你们去西伯利亚打游击!那儿我熟!”

朱可夫哽咽说道:“我相信您会带领我们取得最终胜利。”

听到南翼发生紧急变故,特别是听到德军出动前所未有的党卫军装甲集团军,华西列夫斯基和安东诺夫顾不得风险,冒险搭乘一架B-25返回莫斯科,这架B-25还颇有些来历,是美国根据租借法案援助的物资,虽然美国对苏援助不少,但4发重型轰炸机和运输机基本没怎么援助过,只有双发的C-47和b-25,苏联曾多次提出希望得到B-17和b-29,但美国没有响应,只是在最近一段时期因为远东航线被封锁且日本收取保护费后,利用B-29运送过一些重要文件、资料和零配件。

美国之所以愿意提供B-25,是因为杜立特轰炸东京后有一架B-25迷航迫降在海参崴被苏方扣留,对苏联而言B-25并不神秘,甚至早就揣摩了个透彻,因此美方才输出了几百架B-25,经过连续损耗,剩余数量也不多。为节约燃油消耗,有关轰炸机基本已停止运作,B-25自然也予以封存,现在情况紧急,华西列夫斯基和安东诺夫不得不冒险在夜间无战斗机护航的情况下搭乘B-25返回。

一下飞机两人就直扑统帅部,时间又过了几个小时,南线情况更加清楚也更加棘手了:第24集团军、近卫第1集团军已被正式包围;第38集团军、近卫坦克第5集团军遭到豪塞尔集群追击,留守的阻击兵力根本拦不住德军长驱直入的装甲部队;叶廖缅科配合切尔尼亚霍夫斯基夹攻克莱斯特集群的部队一时间难以撤退;古德里安所部在中午基础上继续向前推进了20余公里,第3集团军又损失了2个师又1个坦克旅,剩余总兵力不及5万……

政治局紧急会议今天破天荒是在最高统帅部举行的,为让众人更好地清楚前线动态,朱可夫特意让人用沙盘模拟了下一阶段可能的情况演变,懂军事的委员个个脸色大变,即便不太懂军事的委员看得也是眉头紧皱:地图上标有红色旗帜的部队被周围密密麻麻的蓝军隐隐约约围成了一片,无论是坦克还是飞机(一个小模型代表100架)都是敌军要多得多。

担任兵棋推演的一个红军少将满头大汗,但却向众人揭示了这样一个事实:在现有战线基础上再过7-10天,德军可以扫平高加索平原所有红军,直逼斯大林格勒和阿斯特拉罕,同时北面的古德里安集群和魏克斯集群将完全封闭北线的包围圈——一个以萨拉托夫、乌拉尔斯克、斯大林格勒、阿斯特拉罕和阿特劳五个点围起来的巨型包围圈,包括西南、渡河、斯大林格勒和独立四个方面军120多万部队,如果切尔尼亚霍夫斯基的部队也往这里撤退,则将有5个方面军左右的集群,150万部队。这是比当年基辅包围圈规模更大、被包围部队更多且敌军优势更明显的一个包围圈。

“该包围圈唯一比较薄弱的是乌拉尔斯克到阿特劳这一段,可全力向阿克纠宾斯克方向撤退,但度过乌拉尔河东岸就进入哈萨克丘陵地带……”参谋们点了点那一带连绵起伏的山区,“道路通行条件很差,几乎无居民,如果缺乏补给将难以撤退。”

没有人问能不能就地固守这样的傻话:高加索就是个一望无际的大草原,鬼才挡得住坦克;斯大林格勒虽然坚固,但从情况来看面临三面包围,阿斯特拉罕的防御强度更弱,而且红军实力刚刚遭受过削弱而德军实力比以前更强,很难守住。而一旦乌拉尔河被切断,就算能守住,断绝物资来源后这150万人都去喝西北风?

众人眉头紧锁着,良久都没人说话,大家看看斯大林又看看朱可夫,不知道该发表什么意见。

过了好一阵子,终于有人站起来说话,却是赫鲁晓夫,他神情恼怒地指着朱可夫呵斥道:“朱可夫同志,军事局势如此被动,你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你……”

朱可夫不计较他急于落井下石的态度,直接打断了他的话:“是我判断错了敌情,低估了敌军实力,甚至在敌人佯装撤退后没有识破这个阴谋而继续进攻,我会负全部责任,前线指战员已尽力做到了最好,所有过错都是我一个人的,但是……”

斯大林拿起烟斗深深地吸了一口,不置可否。

华西列夫斯基看了看兵力配置,说道:“如果我从莫斯科方向抽调两个方面军南下接应,打通乌拉尔河……”

朱可夫苦笑着摇摇头,示意参谋继续做推演:只见两个方面军先在中路遭遇中央集团军群以2个装甲集团军为主力的拦截,随后再遭遇东方集团军群和古德里安集群的阻截,伤亡还在其次,关键时间需要至少6-7周,如果有这个时间,莫斯科方向那180多万轴心军完全能够将雅罗斯拉夫尔、弗拉基米尔、图拉、梁赞、特维尔、卡卢加全线拿下——莫斯科方向的200多万市民和80万军队将陷入包围圈,即便南翼部队成功解围再派遣大军北上,又要6-8周。

换而言之,莫斯科需要在仅有对手一半兵力且装备、物资完全不如对手的情况下坚持3-4个月,而且还是在天气最良好的春夏时节,所有人都在苦笑,这根本就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光粮食问题就折磨死人了。更何况,这还是最理想的情况,谁敢说两个方面军南下就一定能解除南线包围圈的?万一北面的中亚集团军群跟着南下怎么办?

现场死一般地寂静,众人把目光聚焦到眺望窗外、背对众人的斯大林老爹……

第332章 围(4)

5月27日注定是个焦虑的夜晚,紧急会议不仅在莫斯科召开,伦敦同样也在召开,但与苏方一片沉寂的局面不同,唐宁街地下室里已有人开始拍着桌子怒吼了。

当天下午,朱可夫通过敌情通报推断出“七面合围、中心开花”的战略节奏,而布鲁克元帅依靠一架B-29改造的侦察机获得了德军舰队浩浩荡荡北上的消息。

这架尽心尽责的侦察机在爱尔兰西偏西北方向1400多公里处发现了执行海豹计划的轴心舰队,当4艘舰队航母、8艘护航航母、5艘战列舰,无数巡洋舰、驱逐舰、辅助军舰、货轮北上的消息通过电波转入伦敦后,整个大英帝国权利中枢顿时沸腾了。

这架勇敢的侦察机为看清楚一点,特意下降了高度,很快他就为此付出了代价,6架do-412一拥而上将其击落,留给英方只有一份残缺不全的电报,但已足够勾勒轴心的行动计划——在冰岛西南部不到1200公里海面上出现了一支庞大舰队,只要还有脑子就能猜出对方想干什么。

布鲁克元帅的第一反应是让空军出动重型轰炸机群去进攻,但波特尔上将遗憾地告诉他:等飞机完成准备出动并飞抵舰队上空已是夜晚,除了空耗燃油,什么都赶不上!

“必须阻止德国人登陆!”这是所有人的一致念头,甚至压倒了对印度局势的关注。

印度战场传来两个消息,好消息只有1个,坏消息却有2个:好消息是2个英国师顺利完成人员上岸和展开,但部分重装备和补给还需一点时间;第一个坏消息来自英印军,经过长达两周的抵抗与会战,日军拿下印度联合省(今称北方邦)重镇坎普尔、勒克瑙,打开了通往德里的通道——日军先锋部队距德里郊区已不足350公里,而英印军总兵力如果不含新增援的部队已不足9万。从军事上分析,由于恒河横亘在联合省,日军可方便地进行人员调度与运输,下一次必然是德里保卫战。

第二个坏消息来自于TF44舰队,虽然美国人的死活伦敦管不着,但听说联合舰队主力抵达印度洋,仅仅一天就击沉本方7艘军舰后,众人倒吸一口冷气。联合舰队显而易见是冲着斯普鲁恩斯而去,但万一围剿无果反过来支持日本陆军登陆作战,英印军将全军覆灭。

这是最后一次为印度输入物资、补给和人员了,靠出卖给德国40多艘船只和侥幸漏网的几艘军舰才换来德军默契地不轰炸卡拉奇——要是轰炸,这两个师只怕马上丧失战斗力。

几个大佬讨论来讨论去,发现除让英印军战至最后“一人一弹”外,基本找不出更好的办法来保卫印度。印度局势还没个头绪,德军舰队又冒了出来,几人审视了一番手头的军事力量,发现居然拿不出足够有效的力量进行遏制。

波特尔信誓旦旦准备明天出动重型轰炸机去轰炸,所有人对此都不看好,重型轰炸机对付水面目标无疑是高射炮打蚊子,命中率太低,对付德军登陆场倒还有点意义;皇家海军除在船台上尚未完工的主力舰,拿不出一艘比巡洋舰更大的军舰,派遣其他舰只出去等于送死;至于陆军,岛上倒是有300万,可无法驰援冰岛,哪怕是最容易部署的伞兵,不能输送重装备、只能携带轻武器的他们能在反登陆战役中起有什么作用?

三大军头紧急商议后得出一致结论:必须向美国求援,美国大西洋舰队必须出动,否则冰岛难保,这个消息也随即通知了内阁。

“通知冰岛守军了么?”

“通知了,守军正在紧急集结……”说起这局面布鲁克元帅就摇头,消息传到冰岛美军司令部里的第一反应居然是不可能,再三确认后才慌慌张张行动起来,各路美国大兵是从咖啡馆、电影院、公园甚至不知名的树丛中拖出来的,很多正和冰岛女子打得火热,哪有一点准备投入战争的样子?两个英国师情况虽好一点,但比起英伦本土的备战情况却要差。

“美国人怎么说?”

“参联会正召开紧急会议,从迪尔元帅初步沟通的情况来看似乎情况不妙。”庞德的情绪显得颇为烦躁,迪尔和留守美国的皇家海军联络员发来消息,本宁顿号和汉考克号两艘埃塞克斯级航空母舰前天刚刚交付,目前正在皮萨切克湾进行海试,第一组项目都尚未完成,给该舰配备的舰载机也人员不齐,亟待磨合,根本不能投入作战。

询问需多久才能准备完毕,得到的答复是最快7月初。

“7月初?”庞德在指挥部里跳脚大骂,“不用等7月初,再过一礼拜冰岛就完蛋了。”

“冰岛上面有近6万美军,难道他们连美国部队也不管了么?”布鲁克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新航母不能出动,至少还有1艘航母和护航航母可出来牵制德国人吧。”

“他们没有……”弗雷泽上将苦笑,“大部分护航航母正在加勒比海掩护美国陆军在南美登陆。”

只有美国陆航明确表示明天清晨会从纽芬兰起飞一批B-29对德国舰队执行轰炸,但所有人都清楚,与航母舰队相比,飞行2000公里而来的重型轰炸机编队意义真的不大。

众人心凉了半截,丘吉尔对此深感震惊,亲自给罗斯福发去了紧急电报,希望后者出面予以干预,一个小时后回电来了——不是罗斯福的署名,是副总统杜鲁门的署名。

“尊敬的首相阁下,战争到了异常危急的关头,我已给冰岛守军发去电报,勉励他们坚持到底,挫败德军登陆企图,另外我军将提供航空兵力支援……鉴于大西洋舰队海军实力暂时处于低谷,我们审慎地认为无法在6月底前派出航母舰队,恳请贵国皇家空军、皇家海军以多种形式支援冰岛作战,为最终挫败德军登陆企图尽最大努力……”

美国人认为皇家海军虽然没有主力舰,至少还可以派鱼雷艇、驱逐舰、潜艇发动夜袭去执行破交和攻击任务,这暗示激怒了庞德元帅,他认为这是美国人让皇家海军全部去死的意思。

他一把夺过电报纸,将其扯得粉碎:“谁他妈爱救冰岛就去救吧,老子不伺候了!让飞机把冰岛上的英国部队接回来!让美国人自己去和德国人打!”
首节 上一节 653/1099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我的岳父大人叫吕布

下一篇:近身狂兵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