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铁十字

铁十字 第655节

部署在冰岛的美国陆航算是冰岛守军中战备等级最高、军事纪律最好的部队了,也明白高举高打战术下派战斗机盲目爬升是不利的,要求战斗机尽可能守在中空等待德国机群下降高度。但战术是一天天变化的,这次德国用Hs-393进行精确攻击,用冰雹进行反辐射攻击就用不着费力下降高度了,等在中空只能白等,眼睁睁看着机场设施、库区、来不及起飞的轰炸机被炸毁。

少数按耐不住扑上去的美军飞行员又被德军飞行员揍了下来——P-47和P-51的高空作战能力与ta-152相差不算太大,问题是飞行员经验差得太多,这批飞行员很多是第一次经历大规模战事,应变能力和作战经验缺乏,数量又少,而他们面对的对手都是在过去几年中西线屡屡抗击战略空袭的老鸟,战果毫不令人意外。

第一轮空袭结束、德军返航已是暮色降临时分,当美军飞行员竭尽全力寻找完好的机场和一块平坦之地时,冷不防德军重型轰炸机编队再次降临,由于雷达站在第一轮空袭中已多半被摧毁,因此德军编队在很近时才被发觉,只有少量的幸运儿得以补充燃油和弹药再次起飞迎敌,可就算是他们飞起来也没啥用,天空漆黑一片,少数探照灯根本跟不上德军空袭编队。

这次投下来的不再是Hs-393和冰雹,而是大量的蝴蝶炸弹、烧夷弹和常规航空炸弹,这次重点依然还是机场——德军铁了心要把美军航空能力瘫痪在地面上,至于冰岛驻守陆军的那点实力并不放在德军眼里,用耶顺内克的话说,“我相信隆美尔元帅有办法应付那几万人!”

到第二轮空袭结束后,沃尔特-史密斯中将惊恐万分地告诉伦敦和华盛顿:尽管军队人员伤亡不到1000人,但400余架飞机却只剩了零头——完好无损、依旧能用的飞机已不足50架,而且岛上航空设施近乎破坏殆尽,更麻烦的是蝴蝶弹,夜间工兵想去抢修屡屡被炸伤,哪怕临时从英国调拨飞机过来都没处安身。

可怜的史密斯还不知道华盛顿已拒绝伦敦提出的海军援助要求,认为冰岛位置重要,上面还有6万美国官兵,国内肯定会去救他,伦敦肯定会派飞机援助他,所以他急急忙忙发出电报,希望皇家空军支援他300架战斗机。

事实比他想得要残酷1000倍:没有海军!没有飞机!

丘吉尔倒是同意给美国人提供一批飞机,但空军参谋长波特尔上将死活不同意:“飞机和燃油我要留着保卫大英帝国本土,哪怕保卫法罗群岛也需要飞机。”

在第二轮空袭冰岛的同时,距离挪威不过300多公里的法罗群岛也遭到了空袭:部分是从挪威起飞飞机,还有一部分是从丹麦起飞的帝国航空队飞机,最不可忽视的是从卑尔根方向打出的150多枚v2,这些射程400公里的导弹依仗4马赫以上的速度,用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大部分法罗群岛航空设施和飞机先行炸毁。然后空袭群赶到,肆无忌惮地摧毁了剩余设施,还评估了火箭的进攻效能,配合程度——完美!

英国人这才想起德国人还有火箭这个玩意,似乎这玩意射程比他们料想要远得多:说明德国人不仅打得到伦敦,还有可能打中部的曼彻斯特一线?透露出去更是极大的恐慌,那些中产阶级说不定又会向苏格兰跑,不过军情紧急,谁也不想说这个。

“没有冰岛,我们守不住本土。”丘吉尔叹气道,“这是另一种意义上的保卫本土。”

“首相,当年您可不是这么说的。”波特尔挖苦他,“法国人提出要飞机,您说要留着保卫本土。没有法国我们就自己守本土!现在情况一样,没有冰岛我们自己守本土!”

当年是丘胖子自己指使战斗机指挥官道丁不派飞机,后来为掩饰硬说成是道丁本人不同意,将他明升暗降打入冷宫交代各方。现在一模一样的局面来了,丘吉尔真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他拍着桌子吼道:“你敢不服从命令?我要撤你的职!”

“撤吧,我无所谓。”波特尔嘲讽似地耸耸肩,“信不信我把消息告诉皇家空军飞行员:华盛顿自己都不管冰岛那6万美国人,凭什么要我们派飞机?你看看有没有人愿意为冰岛上的美国人卖命?”

庞德跟了一句:“如果美国人肯派舰队,我同意皇家海军出这300架战斗机!”

“你!”丘吉尔被噎得说不出话来。

“我看可以。”艾登站起来表态道,“和迪尔元帅发电报,让他尽可能委婉但要把明确的意思告诉美国人,飞机我们可以支持,但美国人必须保证派舰队支援!”

艾德礼问了一句:“如果美国人还是不同意呢?”

“那……”艾登抽搐着脸,“只能让汉密尔顿公爵出面探讨政治解决了,总比让他白白去冰岛浪费生命好。”

赫斯返国后,担任皇家空军联队长的汉密尔顿公爵成为两国联系的第二条渠道,甚至建立了专属热线电台,由艾登负责接触,这句话的实质含义是什么,众人最清楚不过了。

丘吉尔惊恐地发现:布鲁克、庞德、波特尔三大军头听到此消息居然无动于衷,反而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内阁其他成员也仿佛松了口气,难道大英帝国只剩我一个抵抗派了?

当艾登说出政治解决的表态时,斯大林同志也缓缓转过身来,那个一亮一暗的烟斗后面是一张布满阴霾的脸:“同志们,现在不是追究是谁责任的时候,难道这场战争是我们侵略别人么?难道是我们主动去打德国人么?这分明是国际帝国主义妄图灭亡共产主义的总体战,只不过由德国人执行罢了。你们以为美国人、日本人赢了战争就不对苏维埃下手了?幼稚!现在是全党、全国人民团结起来向前看的时候,是站在战略角度思考苏维埃何去何从的时候,是站在全局高度,从人民的长远利益、党的根本利益角度来考虑问题的时候……”

他的话音刚落,老战友伏罗希洛夫元帅第一个站出来表态:“我认为斯大林同志的告诫非常正确,这场战争毫无疑问我们打输了,但如果从共产主义运动的角度来考虑,我们还没有彻底输光——我们英勇顽强的抵抗挫败了法西斯匪帮试图扼杀苏维埃政权,试图灭绝布尔什维克党的企图,使他们意识到没有灭亡我们的办法,不得不坐下来认真思考政治解决。同志们,我们是世界革命的火种,当白色恐怖弥漫的时候,最要紧的是保存火种、保存有生力量,保存东山再起的可能性更为重要。和敌人拼光拉倒的想法是彻头彻尾的盲动主义。”

老资格的布尔什维克革命家、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加里宁第二个发言:“斯大林同志刚才的发言我认为非常关键。共产主义运动从来不是一帆风顺的,必定有高峰、有低谷,这符合事物发展螺旋式上升的规律,高峰时我们不要得意忘形,以为苏维埃无所不能;低谷时也不能丧失信心,以为苏维埃马上就会失败。寻求停战不是对敌投降,更不是放弃共产主义信念、理想和道路,这只是一种策略,为寻求共产主义更好发展的策略。我们应暂时脱离战争,恢复经济、养精蓄锐,等德、美两个帝国主义国家继续厮杀,等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热潮重新高涨时再次出击!”

除协助朱可夫管理中亚特别方面军的甘冈诺维奇(兼任政治委员)不在现场外,其余委员一个个表态发言,高度拥护斯大林同志的主张,认为可以和德国人谈——本来就说这仗打完要谈判的,无非打赢了主动,打输了被动一些而已。

斯大林忽然点了列席会议但一直没开口说话的梅列茨科夫的名:“您怎么看?”

“我拥护党中央派人和德国谈判的决策,同时建议让托尔布欣同志率西北方面军、沃尔霍夫方面军、预备方面军共计100万兵力做好南下接应的准备以应付谈判不利的局面,至于我自己……”他站起来朗声答道,“我会率莫斯科方面军80万指战员和200万工人阶级坚守首都,牵制其余敌军,党需要我坚持多久,我就坚持多久!”

斯大林满意地拍拍他的肩膀:“很好,到时候请政治局其他同志去鄂木斯克主持工作,我和你留在莫斯科。”

第335章 围(7,5400票加更)

当迪尔元帅把伦敦“你不派我也不派,要死大家一起死”的意思告诉参联会众人时,一干大佬全拍了桌子。

马歇尔骂:“无耻!”

李海骂:“混蛋!”

金上将怒喝:“一堆狗屎!”

杜鲁门倒是没骂人,但那比黑炭还黑的脸色已说明了他内心抑制不住的愤怒——已接近爆发临界点了。

他冷冷说道:“这是英国人要挟我们准备投降了!我命令,所有援英物资、渠道一律停止;巴顿将军准备接管英属圭亚那;尼米茨将军准备接管包括百慕大在内的西半球其他英国岛屿;布莱德利将军准备接管南非防卫;在印度方向的我陆航官兵想办法往中国内地撤退;另外……”

尼米茨打断了他的话:“阁下,恕我插嘴,这些都不要紧,有的是时间折腾,冰岛6万守军毕竟遭遇德军优势兵力进攻,我们奋战到底咬咬牙也就这样了,关键英伦本土还有10多万美国部队呢,万一英国人投降并出卖我们该怎么办?”

“这个……”

众人又迟疑起来了,面面相觑不知道该怎么说:冰岛丢6万,英国再丢10多万,一眨眼小20万出去了。即便美国国防力量高达1000万,20万也不是小数字,而且这20万兵力还算是很早就成军的主力部队,可不是现在新入伍的那些国民警卫师能比的,对20万人见死不救的消息要是传出去,再加“欧洲之声”一渲染可不得了,绝不符合“政治正确”原则。

两个党卫军师就够手忙脚乱了,特别是苏联人这段时间还煞有其事地对此提出的强烈抗议更是狠狠打脸华盛顿,万一德国人再编个党卫军美国集团军出来怎么办?那可真是天下第一大笑话了。

杜鲁门缓缓点了点头:“您的顾虑很有道理,我是被英国人毫无底线的态度气疯了,这个该死的搅屎棍!”

既然杜鲁门的态度有所放缓,尼米茨也不能揪着不放,说到底援救冰岛不但是个军事问题更是个政治问题,前不久美国还希望英国拖住德国人到年底,一转眼就因为德国打冰岛而放弃?那太不可思议了。

“那么,冰岛问题您说怎么处理为好?”

尼米茨想了想说道:“首先,我认为单纯从军事角度考虑,英国方面依然有实力和德国人耗一耗,皇家海军虽然不能动,皇家空军抽个几百上千架飞机不难,就算英国再缺油,这点燃油总归没问题;其次,冰岛上8万守军,相对比较充足的军事物资,这部分兵力虽然战争经验不丰富,但也不是泥捏的,我认为他们有不错的实力,有信心和没有信心表现出来的战斗力会是两回事;最后,我愿意率领海军舰队去救援冰岛,我不会和德国人硬碰硬,我会和他们打游击战。”

“在冰岛取得胜利的概率有多少?”
首节 上一节 655/1099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我的岳父大人叫吕布

下一篇:近身狂兵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