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铁十字

铁十字 第831节

“德国人还是要钱?”

“德国人没撒谎,他们的财政赤字确实非常厉害,国债也膨胀到非常凶猛的地步,不过有一点希特勒和施佩尔坚持住了——宁发国债也不滥印票子,所以马克币值非常坚挺,信誉也不错,债券市场相信德国最终能还清。”达尔朗苦笑道,“另外荷兰人同意交钱,荷属圭亚那+布尔共和国+加勒比海荷属领地一共打包价50亿马克,附送布尔共和国驻军权,现在荷兰在求德国人帮忙,希望能和日本谈谈把荷属东印度弄一部分回来。”

贝当点点头,荷属东印度全弄回来不可能,日本人绝不会放,但交还一部分是可能的,因为日本控制地盘已太大且负债更高,不出售一点日本会维持不下去。

至于交还哪一部分,取决于荷兰能出什么价码以及德国施加的压力有多大,至少帝汶岛归属有的谈(东帝汶原属葡萄牙,西帝汶原属荷兰),在德国拿下新几内亚后,帝汶岛作为爪哇与澳大利亚之间的缓冲器条件已基本具备,堀悌吉同意和荷兰人商谈回购,关键还是价码。

贝当想了半天,最后叹了口气:“如果德国人能帮我们把南印度支那半岛谈下来,我就同意付钱……”

“还有我们在美国的黄金。”

“对!这件事要联系在一起考虑,德国人都做好了我就付钱,为表诚意,可以先付一半。”

说完这些,贝当忽然叹了口气,对达尔朗笑笑:“我现在身体愈发感觉吃力,在想什么时候把位置移交给您比较好。”

“别!您还得为法兰西人民保重身体,法国可不能没有您。”达尔朗赶紧道,“我还要再历练历练,我感觉很多事我处理得还不够成熟,我不能辜负您和法国人民对我的期望。”

贝当想要交权的想法已表露过很多次,手头权力确实也在分散出去,但达尔朗很谨慎,不到板上钉钉绝不肯接手——这一点他和德国方面有默契,霍夫曼认为等战争结束,一切尘埃落定,对美实现停战,欧盟、联合国正式成立大会开完贝当再交权也来得及,要给这位老爷子一种功成身退的感觉。

“元首,法国人同意出钱了,128亿购买v2火箭和v3火箭全套技术,还有72亿为其他一揽子协议付钱……”凯特尔高兴道,“这一下就是200亿,今年财政窟窿小很多了。”

霍夫曼微微点头:“达尔朗是聪明人……”

明明是贝当的决策,为什么元首却说达尔朗是聪明人?凯特尔最初有点茫然,脑筋转了一圈才反应过来,贝当很快就要向达尔朗交权,没有德国支持与认可,达尔朗这位置可坐不安稳。现在达尔朗力促200亿马克的大生意,表面是为法国的未来而出钱,实际上不也在为达尔朗自己的政治前途买单?

10天推平南非、30万盟军一鼓而下,德军自身伤亡不到1万的消息很快传开了,这动静对众多国家来说比德国当初6周推平法国还恐怖!在他们看来,法国战役德国从阿登森林出了奇兵,打了北部英法联军一个措手不及才赢的,如果硬碰硬从法比前线的一战旧路推过去,大家绝不相信德国能赢得如此轻松。

可打南非完全是坐而论道的架势,德军冷冷地看着布莱德利热火朝天地修防线、部署兵力,却什么也不干涉,只管自己调集部队推过去。

仿佛两个重步兵比武,一方不但准备了精良的盔甲,还囤积了足够物资,而另一方看都不看,直接一拳过去——盟军那苦心经营的钢铁盾牌瞬间便如豆腐渣一样被捣碎了。如果当初德国用这实力打法国,即便选择从马奇诺防线正面突破,只怕法国同样拦不住。

这只能说明一个问题,拥有层出不穷高精尖武器的德军在陆地上实力优势已太大,甚至打到不需要动用海军的地步。各国军事观察家都很奇怪,德国打南非除了前期拼命用船队调用物资、装备外,就没看见轴心海军出现,仿佛南非是个内陆国家不临海一般。

更让人诧异的是,南非战役同期,德国还在南美大打出手,不但巴西北面一鼓而下,连英属、法属、荷属圭亚那都瞬间换了主人。

各国拼命打听新军事革命的变革内容,德国人管这叫闪电战2.0,于是2.0的名头很快就传开了,其他欧洲各国里,报纸、电台里将整套战术描绘得令人如痴如醉,偏偏德国国内当无足轻重一般通报了消息——我非洲战役集群经15天奋勇作战,解放南非全境,是役共消灭盟军30万,我军损失不满1万……

美国方面当然也蒙圈了,布莱德利根本没怎么向参联会报告有关情况便落荒而逃,华盛顿知道南非战况还是从欧洲拿到的消息:瑞士大使和武官发送回国的有关于战事过程和评价的电报比布莱德利汇报得还多。让人感觉布莱德利什么也没干就莫名其妙地失败了,然后就挟持着史末资和南非黄金储备逃跑——英德两国对这件事一致予以谴责,要求美国尽快归还。

闪电战2.0的辉煌胜利使德国大陆军派调子很快也唱不高——前线交上来的战报很明确,整场战役一共干掉了400多辆盟军坦克(另缴获了近千辆),有70%是被直升机、攻击机们或其他飞机解决的,只有30%才是被装甲部队、炮兵和反坦克部队等传统地面军事力量解决的——削减陆军似乎成了顺理成章、政治正确的事。

古德里安代表陆军提出要求:裁撤陆军兵员可以,但陆军必须组建航空兵,把包括直升机、对地攻击机在内的战术压制力量全划给陆军管!就像海军拥有海军航空兵一样。

空军反唇相讥:陆军连一个会开飞机的人都没有,别说攻击机,连直升机上面都是空军的飞行员!

霍夫曼作为三军总司令对这种事当然要有所平衡,根据他的指导原则,凯特尔迅速提出了系统解决方案:陆军再压缩200万传统兵员,增加30万陆军航空兵、地勤辅助、电子对抗及其他兵力,整体军费比例予以下调,按照快速反应部队性质,要求陆军组建12个1946型快速师,并表示会尽快拿出编组方案。

这样一来,加上苏德战役结束后预定就裁军的100万,等于陆军兵力要净砍掉270万以上,一下子从最高峰的近700万砍到400万出头,很可能还要继续砍到350万内,这就涉及军种平衡问题:陆军兵力当初20倍于党卫军,现在党卫军还有35万部队,且以传统陆军为主,如果一味只砍陆军不砍党卫军,似乎有厚此薄彼的嫌疑。

霍夫曼表示理解,今后会解除美利坚集团军编制,压缩部分党卫军番号,让部分外籍党卫军回归该国国防军编成(比如党卫军爱尔兰师),像警察师可以回归国内继续充当警察,把党卫军兵力压缩到20万甚至18万内,整体依然让陆军保持20倍兵力优势,不过导弹部队继续交给党卫军主管,负责元首安全的警卫旗队师单列,均不在统筹范围内。

第193章 天翻地覆的12月(3)

对党卫军压缩其实一直都在推进中,霍夫曼两年来已给包括希姆莱等人在内洗了不少脑,不但让他们放弃对犹太人的“最终解决”方案,同时还对波兰人、斯拉夫人、吉普赛等人都网开一面,不再搞针对性群体事件——这是霍夫曼作为一个学者最起码的良知。

“新思维”也得到了主管军备的施佩尔和统筹劳工阵线的米尔希元帅的大力支持,在他们努力下,上百万原本要去集中营“净化”的人群最终都变成第三帝国劳工服苦役,由于德军在欧洲胜利得比预想更早,根据霍夫曼的建议,为体现人道主义关怀,对实际服役满24个月且平时表现良好的劳工提前释放——一下子解救了大约30余万犹太人,并陆续将他们安置到非洲犹太国。

这一举动不但没影响生产效率,反而让更多劳工看到希望:他们相信如果自己努力工作帮助德国获得最终胜利,他们将能以最快速度获得释放,现在无非再煎熬一下子而已。

当然,集中营虽极大减少与废除了,但并不代表没有,全德境内依然还有3个“现代化”集中营用于对某些政治犯进行收容关押,不然怎么体现国社威严?霍夫曼可不是左翼圣母,对他穿越前所处时代的“政治正确”感到恶心和厌烦,现在穿越了当然不能重蹈覆辙。

对武装党卫军的安排他考虑得比较成熟,像维京师、欧根亲王师、北欧师都是战功赫赫的一流部队,且意识形态和向心力与德国本土部队无异,轻易舍不得裁撤,这些军队将成为欧洲联合防务部队的成员——名额挂其他欧洲国家,必要时可直接拿过来用!

砍掉美国集团军、爱尔兰师编制,警卫旗队单列,再加上把警察师复员,维京、欧根亲王、北欧师等部队划入欧洲联合部队后,党卫军很容易就将人数削减到20万以内。另外他还考虑要在美洲、非洲和亚洲领地各部署1-2个师党卫军力量,实现党的一元化领导,这对巩固三个新生领地统治、凝聚共识大有好处。

以南非战役胜利为标志的新军事革命展露威力,围绕有关陆军和武装党卫军兵力裁撤,最终形成了12月份军事力量改革讨论会的成果,经过一个星期争论后,陆、空、海三军高层最后都表态支持最高统帅部提出的改革方案——史称12月改革。

按照最高统帅部进度表:1945年1月1日前要完成首批100万军队裁撤任务,然后到1946年7月1日前完成12月改革中约定的兵力削减计划。

首批100万部队复员是指苏德战事结束后,从东线撤军并进行的人员精简行动,几个月来推进得比较顺利,所有年满35周岁的普通老兵(指连军士军衔也没有的普通士兵),不论身处何方一律复员,同时以4××为代号的普通陆军师陆续解散——多余精干兵力和军官填充到其他因人员退役而不满编的队伍中去,实现编制紧缩。

由于12月改革提到进一步削减陆军力量,最高统帅部随即又发布最新通告,将强制复员年龄从35周岁下降到30周岁,同时将35×—39×序列的普通步兵师也纳入1945年春季解散范畴,这样一来至少可实现150万前期裁军。

12月改革中空军有得有失,整体而言依然是受益军种。空军虽将陆航、海航部分兵力划出而损失了近10万编制,但统帅部并未整体压缩空军规模,总编制基本保持不变,同时许诺增加经费在下一阶段发展战略部队——类似美国陆航的战略轰炸、战略空运部队将得以组建,德国不但要拥有大量4发重型轰炸机、运输机,还准备上喷气式!光Me-364及其运输改型的订单就达到1000架之多。

以凯塞林元帅为首的空军将官团对此极力拥护,并趁机提出将导弹部队也纳入空军一体管理范畴——这点霍夫曼最终没有答应。

12月改革中受益最大的是海军——不但不用裁军,反而还要扩大,规模扩大、军费增加、造新军舰、打造全球基地成为海军未来10年的发展方向。这让海军高层举双手双脚欢迎元首的英明决策。当然向其他军种卖好免不了:至少有15万精锐陆军要改编为海军陆战队扼守各关键基地,空军还准备转职1500-2000名飞行员及配套地勤入海军。

用高层的话说,第三帝国海军不仅是海军的海军,同时也是陆军、空军甚至党的海军!不接受这个条件,海军就不可能获得其他军种的同意而扩编。在发展但受约束与小规模但自由两个选择间,海军明智地选择了前者。

除以直升机为核心组建陆航部队,对近距离战术空军拥有指挥权外,陆军额外拿到的另一个优惠条件是这次南非缴获的装备全划给陆军——他们打算捣鼓着卖一笔钱补贴家用

陆军虽然在兵力上裁军力度很大,但在人事安排上占了先机,驻守美洲、非洲共和国、亚洲领地的军官大多由陆军派出,德属东非、德属西非、中东等大片海外驻军也以陆军为主导,同时还从霍夫曼口中获得了将尽可能派出军官出任欧洲联合部队职务的保证。这样一来,看上去裁军对陆军影响不小,但对以中高级军官为核心的容克阶层影响不会太大——这种必要的政治妥协霍夫曼只能先答应下来,否则其他动作一步也推不下去。

实际上明眼人都清楚,说是裁军,其实德国海空军基本不动(海军甚至还要扩军),主要裁撤的是陆军部队、传统部队——陆军高层也商议好了,所有骑兵一律清退。只要安抚好陆军,霍夫曼认为至少到1945年末将德国军事力量压缩到600万内较有把握(现在超过750万)。

按照他的想法,德国这样一个本土人口刚刚过亿的国家,别说600万,就连400万军队都嫌多,哪怕再有全球利益需要维护,最好就是75万(欧洲部队,其中25万属快速反应部队)+125万(本土部队)+50万(海外部队)+20万(党卫军)的配置部署,同时拥有较大规模的后备兵力和动员层次,这样无论打低烈度战争还是世界大战,德国都有充分的应变能力。
首节 上一节 831/1099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我的岳父大人叫吕布

下一篇:近身狂兵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