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铁十字

铁十字 第924节

双方都很清楚,表面上这种略有降温的关系是因为日本要求火箭技术而又不愿意支付实际费用所导致——日本国内拟定的策略只有一个,向法国出售印度支那南部作为清偿德国债务的一部分,同时德国还要加上火箭技术作为搭头。

问题是德国已向法国出售了火箭技术,换取了100多亿马克,根本不可能为了一个印度支那南部而白白拱手相让——又不是德国要这个地区。要日本拿出其他地盘或者钱来又不甘心,于是连带印度支那问题也卡住。在加勒比海战结束后,日本海军相对实力趋于上升,东京便认为对德国说话可以再硬一点——谷正之已向科尔表达了这个倾向,但科尔软硬不吃,场面僵持下来。

让堀悌吉忧心忡忡的一方面是对美议和问题,另一方面就是对德关系问题,作为亲身去德国参观并见识过的高层,他对德国的力量有着清醒的认识,别说德国海军实力一年后很快就会恢复、日本所谓的实力优势只是很短暂才能存在,就是日本能保持更久的优势,也制约不了德国什么——德国固然需要日本在亚太牵制美俄的力量,但不是非求着日本不可,光欧洲联盟的力量就足够抗衡美俄了。

从东京这帮人身上,他嗅出了危险的信息,甚至石原、山本这种稳健派、理智派都因为最近的顺利而显得飘飘然起来,所以他对美军的表现极为不满——你们倒是打个像样的反击或者胜仗啊,在这么下去,自我膨胀的日本迟早会自我爆炸的。等到加勒比海战役打完,他知道如果自己再怎么放水也不可能让美国打赢了,便只能先筹划回国去,用其他办法来提醒这些过于乐观的人物。

航行到一半的时候,他收到了国内发来的电报,由于印度支那南部问题卡壳,又有人提出了新建议:用日本占领的加拉帕戈斯群岛和德国换火箭技术。

群岛虽然双方没有签过正式协议,但在君子协定中是归属德国所有的,交换的是德军对日军在夏威夷一线的作战支援和物资补充,德国履行了这个承诺——不然联合舰队怎么能得到秘鲁的燃油补给和其他补给?现在国内想翻脸不认账搞幺蛾子,在堀悌吉看来是十分危险的信号。

“长官,这电报怎么答复?”松田千秋问道。

“谁提出该建议的?”

“电报没明说。”

“回电:日德合作,久经考验,该岛归属,早有默契,对方履约之后,我方妄想弃约,其心可诛……不知是谁提出该建议,对此人应立即罢黜、永不叙用!”

“就这么回?”

“就这么回!”

收到堀悌吉回电的大本营众人面面相觑,因为该意见是前几天御前会议上内大臣提出来的,说是本人为解决火箭技术与印度支那南部问题的一点意见,说是个人的想法,但谁都知道这是裕仁的真实想法,现在堀悌吉来个“立即罢黜、永不叙用”,这事情该怎么整?

东久迩宫稔彦王对着电报苦笑:“堀君即将回国,只怕东京政坛又要不得安生……这如何是好?”

众人愁眉苦脸,一句话也说不上来,石原最后闷声闷气说了一句:“让武田攻加强戒备吧……”

第67章 和战之间(9)

对堀悌吉的想法,山本五十六是理解的,也在会议上表示了不解,这种不解让石原-多田派也听进去了,现在问题在于客观实际没法调和——陆海之间的失衡暂时无解。

以伊藤整一为首的观察团结束访欧之后写了长长的总结汇报,代表们纷纷对旅欧期间观察到的各方面信息进行了解读,尤其对闪电战2.0进行了全面分析和引申思考,最终得出的结论是:日本海军除在航空兵装备略逊一筹外,其余处于世界先进水平,并无战斗力问题;但日本陆军与世界先进水平之间的差距就过大,观察团认为陆军平均装备水平算是世界二流偏下,在战术思想上,甚至更低一些,要不是悍不畏死的作战精神弥补了很多问题,陆军面临深刻的危机。

该结论是针对拥有百万陆军规模的国家说的,从装备水平上看,日军不仅远逊于德国、美国,也落后于英国、法国、东俄和意大利,说是世界二流偏下还真不是自贬;至于作战思想和战术理念,观察团认为陆军还处于两次大战之间的过渡阶段,对德国率先发起的闪电战1.0的战术思想都还没有完全领会贯通,面临2.0是完全不知所措。

观察团里的日本将校看过实地战场后就坦率承认,如果要陆军修进行防御,作战意志也许会十分顽强,但防御水平还达不到南非战役的7成。那铺天盖地的火箭和新型炸弹攻击(日本不知道云爆弹的实质,但能推测出德国使用了新型弹药),完整覆盖、丝毫不留死角的通讯干扰,就近支援、垂直机动的直升机战术震住了所有人,这些原本被视为天方夜谭的作战条件,现在正在德国手中逐一变成现实。

由于不是伊藤整一一个人这么说,所有看过演习、实地查看过南非战役现场的高级军官们都这么说,陆军高层就急躁起来。石原-多田原本认为从欧洲引入了大量装甲车和坦克等机甲力量,在印度尝试了装甲化突击作战已能够补上这些短板,没想到差距越来越大,日本对平面的机械化战争尚未领悟到位,立体的现代化战争已拉开了帷幕,这让石原莞尔非常着急。

如果是类似东条英机这种老一批顽固派陆军人物掌权,说不定还不会特别放在心上,认为陆军不必要去追求这些“细枝末节”,但对于素来喜欢研究新战术、新动向的石原来说,这种越来越大的差距是不可接受的。

于是陆军趁势提出了一系列要求,具体内容虽然零零碎碎,概括起来后只有一句话:加大对陆军的扶持力度。要么海军把自己的收益分一部分给陆军,要么陆军伸手自己去取。对第一个要求,海军认为暂时不可能——海军自己现在都为预算短缺而嗷嗷直叫,怎么可能再贴补陆军?而且陆军目前没什么作战任务,应该进一步压缩陆军规模才对;至于第二个要求,海军也坚决反对,认为会牵扯海军的精力,破坏目前态势。

既不准备分给陆军好处,又反对陆军去攫取好处,海陆协调这个出发点和基石就有动摇的危险——不止一个人在石原和多田面前表示了不满,认为海军太霸道,甚至还有风言风语流传到东久迩宫稔彦王的耳朵里。虽然他们极力压制着这种想法,但这种情绪被裕仁巧妙地利用了,提出1000亿美元索赔要求的主张就是在御前会议讨论后得出的。不是裕仁不知道这要求根本不可能实现,而是他要借高调来团结陆军派——石原-多田派虽然权势熏天,却不等于陆军是铁板一块,这一点海陆间还是有很大差异的。

至于山本五十六,虽不同意在军费和扩张上迁就陆军,但认为陆军部分要求还是应该满足的,特别是陆军十分看重的火箭,应该想办法从德国搞到手,作为海军继续维持海陆协调的保证——日德协调和同盟维系固然十分重要,海陆团结同样不可偏废。所以他同意了1000亿美元的索赔与火箭索取意见,只是没想到堀悌吉是如此激烈的反对态度。

“这该怎么办?”

“先和他明说吧,陆军现在越来越焦躁不安了,至少要给他们一点甜头才能继续稳住。”山本五十六叹气道,“我也知道这么曲意优容陆军马鹿迟早会发生变故,可现在我们承受不起一次剧烈动荡——这批已是和海军关系最友好、最谨慎和有远见的陆军高层了,再换一批人员能更好么?我看未必。”

收到山本五十六发来的诉苦电报,堀悌吉心情很平和,他已大致猜出背后的真实原因,不过加拉帕戈斯岛换火箭技术是不可能的,要换也是其他条件。

他苦思冥想了一会,告诉了松田千秋一个哭笑不得的答复:“电告山本君,我准备改组人事,我不再兼任联合舰队司令长官,由冢原正式接任;伊藤君接任海军次官、井上去海大!”

松田千秋吓了一跳,结结巴巴地说道:“长官,您对山本大臣不满?想逼迫他辞职?”

“我没有这个想法。”

“那您为什么要采取这个动作?”松田千秋劝道,“冢原长官已是代理司令长官,正式接任联合舰队司令长官倒是波澜不惊,可井上成美次官的位置一动,政治风向立即会……”

“投石问路,打草惊蛇罢了……井上成美并不适合海军次官这个职务,他对政治的理解还是过于天真,去教书育人倒是个好选择。”堀悌吉微微一笑,“你也说了风向,我就先看看风向再说。”

“真不要紧么?”

“按我说的办吧,山本君和我几十年的朋友了,他应该明白的。”堀悌吉站起来在原地踱了一圈步,“再把这条消息也通告给夏威夷方面。”

“是!”

“可这样还是解决不了火箭问题。”松田千秋诚恳地说道,“我觉得山本大臣有一点说法是不错的,过于迁就陆军马鹿不行,完全无视也不行……”

“让伊藤去和科尔谈,我考虑用萨摩亚+所罗门群岛和德国交易火箭技术,获取后海陆共享,另外印度支那南部(北纬17度线为界)同意由法国赎回,所获取赎金一半用于偿还德国贷款,另外一半按照海3:陆7的比例进行分配,从夏威夷所得的美国赎金,扣除必要的海军运输消耗后按海陆55开进行分配。”堀悌吉迟疑了一下,“再把我的和谈意向和设想发给国内,让他们一并讨论起来。”

“您真的决定4月11日发起总攻?这好像和长官临走前的交代有些不太吻合。”

“情况在变,我们要跟着调整。”冢原摇了摇手里的电报,“长官已发出了明确的信号,我们应火速跟上,争取在长官正式抵达东京前攻下夏威夷。”

“长官什么时候到东京?“

“他要一路慰问官兵、视察战区再加上还要押送物资,估计不会早于4月20日。”

“10天内必须拿下夏威夷!”冢原迅速下定了决心。

第68章 和战之间(10)

美国发来的新一轮和谈条件和科尔发来的日方最新设想几乎是同一天抵达霍夫曼手中的,这时候他正在施佩尔、邓尼茨等人陪同下去船厂和港口视察的途中,这次视察一方面是为了迎接刚完成加勒比海战役的海军官兵,另一方面是去查看军舰建设的进展。
首节 上一节 924/1099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我的岳父大人叫吕布

下一篇:近身狂兵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