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抗战之血染山河

抗战之血染山河 第1186节

因为他们知道,这股敌人肯定就躲在暗处看他们的笑话呢,可是他们就是找不到。

“咱们这叫引蛇出洞,咱们假装撤退,鬼子肯人忍不住要冒头,到时候咱们再杀他一个回马枪!”连长孙良三言两语就将弟兄们的思想工作做通了。

很快,进入这一地区不久的各苏北总队作战连在搜捕无果,又遭遇到当地百姓的仇视,得不到补给的情况下纷纷都开拔撤离这一地区。

“滚吧!滚出去!”

“要是再敢来,打断你们的腿!”

……

因为苏北总队的官兵们一直保持着克制,所以愤怒的民众们越发的胆子大了起来,甚至聚在路边,冷眼咒骂苏北总队的官兵们。

这些苏北总队的官兵们心里那个憋屈啊,他们很想现在就站出来解释压根不是他们杀的人,可是解释没用啊,在没有抓到真正凶手的时候,民众不相信他们。

“啊!”

看到部队灰溜溜的要撤离,甚至有大仇得报感觉的民众向官兵们投掷石块,打得弟兄们的身上,让弟兄痛呼了起来。

愤怒的弟兄看着站在田埂上向自己投掷石块的人,将自己肩膀上的步枪摘了下来。

“干什么!走!”看到这个弟兄摘枪,排长急忙冷声的喝止了他。

现在他们本就背了黑锅,形象一落千丈,在这个关键的时候不能再出什么岔子了。

这名弟兄虽然满腹的委屈,但是最终却是不甘的收起枪,跟着队伍撤离。

由于刘黑炭领着汉奸们冒充游击队四处的打砸抢,残害百姓,以至于民怨沸腾,进入这一地区的真正游击队成为过街老鼠,人人喊打。

弟兄们虽然知道这一次白天大摇大摆的撤离仅仅是以退为进,迷惑敌人用的。

可是面对沿途那些站在村口,路边咒骂他们的百姓,他们的心如刀绞,难受的紧。

他们浴血奋战的和鬼子拼命,为的就是保护这些百姓,可是现在他们却是被误解,满腹委屈,有苦难言。

“弟兄们,这笔账我们要记在鬼子的头上!我们很快就会回来报仇的!”

军官们也都不断的在队伍里游走,疏导弟兄们的情绪。

部队撤离了这一地区,走到天黑了才停下来,距离这一地区已经很远了,似乎真正的要放弃这里。

正文 第一千零七十六章 目标出现

夜色如墨,寒风如刀,一路大约一百六十人的部队正在夜幕的掩护下向南急行军,直奔杨家沟的方向而去。

连长孙良率领的步兵连白天的时候大摇大摆的撤离了杨家沟,一迷惑隐藏在暗处的敌人,而天黑后他们则是前队变后队,迅速的沿着来路往回赶。

这一来一去几十里路,弟兄们绕是经过了界首的整训,但是也是脚底磨起了水泡,累的上气不接下气。

但是一想到他们这两天背的黑锅和承受的委屈,他们心里就来气,恨不得现在就赶回去将那些遭天杀的敌人杀的干干净净,虽然累,但是弟兄们却紧咬牙关,硬是没有一个人叫唤。

部队杀气腾腾的的一路急赶,下半夜的时候就再次的回到了杨家沟的外围。

孙良带着弟兄们到了一长满荒草的丘陵的背风处隐蔽起来,这里距离杨家沟还有几里地的距离。

他们之所以将部队隐蔽的这么远,也是担心太过于靠近村子而暴露,因为村子里养着狗,一旦狗叫起来,那先前的努力就白费了。

“你们各侦查小组严密的监视路口和桥梁,一旦发现情况,立即回报,记住,千万不要暴露了自己。”

孙良他们的连队隐蔽起来后,他就立即将侦查组的弟兄们召集起来,给他们分配任务。

先前他们在明,敌人在暗,所以一直处于被动的地位,但是这一次他们却是在暗,就等着敌人现身了。

几个侦查组的弟兄们得到命令后,宛如鬼魅般悄无声息的离开了隐蔽处,直奔各处的路口和桥梁而去。

这些桥梁和路口是杨家沟通往外界的必经之路,一旦那些隐藏的敌人有任何的风吹草动,他们就能第一时间顺藤摸瓜的找到对方的藏身处,然后彻底的予以歼灭。

当孙良他们连夜赶回了杨家沟隐蔽起来的时候,另外的四个步兵连也都是和孙良他们一样,白天的时候假装被当地民众驱赶离开了,晚上的时候再次掐无声息的潜了回来,暗中的守株待兔。

事实上当苏北总队的官兵们进入这一地区后,渗透过来的汉奸刘黑炭就带着人躲了起来,并且按照派人观察。

他们这一次过来是执行支队长渡边寿一的袭扰计划的,目的是制造当地民众和苏北游击总队的矛盾,让民众仇视苏北总队的官兵。

鬼子上一次进攻的失利就是因为苏北总队和当地的民众团结一心,鬼子过来,就变成了睁眼瞎,最终被打得溃不成军。

而现在鬼子支队长渡边寿一则是要瓦解掉苏北总队和当地民众的关系,孤立苏北总队,然后他们派人过来,逐步的蚕食游击总队的地盘。

不得不说鬼子支队长渡边寿一的算盘打得很精,现在当地的民众因为遭遇到假的游击队的袭扰和屠戮,对游击队已经是深恶痛绝。

现在苏北总队官兵在这里已经得不到当地民众的支持了,民众对苏北总队官兵产生了误解,还将他们像是过街老鼠一样驱逐。

虽然有一些明智之士保持着冷静,希望将事情调查清楚后再下结论,但是这一点声音,很快就被愤怒的声音所淹没。

现在苏北总队的官兵终于待不下去了,在一片声讨和谩骂中灰溜溜的撤离了这一地区,这让那些隐藏的暗处的敌人笑开了花。

但是刘黑炭他们也很谨慎,并没有立即的跳出来代替鬼子接收这一地区的地盘,而是像狐狸一样,十分的谨慎。

他听说苏北总队的官兵撤离,但是不确定这是不是苏北总队的的一个圈套,所以他带着人一直又藏了两天,将干粮都吃的差不多了,这才决定该他们登场了。
首节 上一节 1186/1675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开着房车回大唐

下一篇:饮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