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抗战之血染山河

抗战之血染山河 第331节

他们虽然打仗不含糊,但是不识字却严重的制约了他们的发展和眼界,许多人连简单的命令文件都看不懂,更别说更高深的学习了。

这些军官打仗是好料子,但是知识文化的缺乏严重制约了他们,或许他们能够领导一个排,一个连打一场小型战斗,但是这都是凭借他们以往的经验。

如果让他们指挥更多的部队作战,那些经验就不够用了,在晋升的时候,相对于那些经过系统学习的军校生,也显得有些力不从心。

这些打过仗的连排长战斗经验丰富,随着上海,南京两场战役之后,大量的老兵精锐阵亡,这些老兵也变得稀缺起来。

他们跟着杨凌一路走到现在,也算是杨凌一手带出来的部下,杨凌信任他们,所以不希望他们永远待在连排长的位置上冲锋陷阵,而是希望他们能够成长为自己的左膀右臂。

扫盲班的教员大多都是活下来的学生兵和那些军校出身的人,他们识文断字,是最好的老师。

相对于军事训练,杨凌这扫盲班的规定更加的严格,甚至规定每一名弟兄每天需要学会写几个字。

弟兄们大多穷苦人出身,以前没有学习的条件,但是对于有知识文化的人有一种莫名的崇拜和尊敬,所以扫盲班一开,他们得到了这个机会,大多数人都格外的珍惜,所以学习的很认真。

唯独刘一刀和王猛这两个连长却是一看到学写字就脑袋大,他们宁愿去武装奔袭十公里,也不愿意坐在那里一坐一上午,那简直就是煎熬。

杨凌看到他们两个人两天都没学会一个字,恨铁不成钢的他不得不施行惩罚,学不会就不许吃饭,直到学会为止。

在杨凌的严厉的要求下,刘一刀和王猛最终不得不硬着头皮学,一来二去,倒也认识了不少字,简单的命令纸条也能够读懂了。

杨凌他们的文化学习和军事训练同时在进行着,弟兄们每天都累的浑身无力,大多数的时候回到屋子倒头就睡。

杨凌在蚌埠郊外使劲的整训着叫苦不迭的弟兄们,第151旅旅长周志道刚开始还派人打探杨凌的整训情况,想看看他到底有何能力。

但是看到杨凌短时间内不仅仅扭转了低迷的士气,反而将手底下的弟兄训练的如同嗷嗷叫的野狼,他也彻底放下心来,放手让他整训,不再过问,专心忙着其它的事情去了。

杨凌他们仿佛被遗忘了一般,杨凌也对旅部不插手自己的整训很满意,乐得这样按照自己的办法来。

当杨凌正在指挥弟兄们在坚硬的土地上进行土木作业科目训练时,一名上尉团附小跑着奔到了杨凌的跟前。

“报告!杨副团长,给咱们补充的新兵到了。”

听到补充的新兵抵达,杨凌很高兴,将训练指挥交给一营长卢醒,自己虽这名团附直奔营地而去。

正文 第三百四十三章 冬季整训(八)

一溜儿穿着新棉军装的士兵在一排持枪老兵的率领下抵达了杨凌他们驻扎的这个郊区镇子。

荒凉萧瑟的镇子因为新兵的抵达而变得和过年一样热闹,镇子里街旁的台阶上,房顶上挤满了老少爷们,也有人倚靠着斑驳的木门。

这些百姓们饶有兴趣的打量着这些面庞稚嫩的年轻士兵们,交头接耳的猜测着这些新兵的来自哪里。

这些新兵虽然人数多,看起来黑压压的一片,但是百姓们却是不怕,比起驻扎在镇子里的那些打过仗的老兵来说,这些新兵太过于稚嫩不够彪悍,并且那好奇的目光之中没有那凌厉的杀气。

“老总,要不要来一串糖葫芦?”那些个小贩也笑着凑到跟前去贩卖自己的货物。

相对于那些老奸巨猾的老兵油子,这些个初出茅庐的新兵的钱最好赚,所以贩烟的,卖酒的全都凑到了跟前。

这些新兵经过长途跋涉,军帽上,脸上和棉军装上沾满了泥尘,此刻他们对于这陌生的镇子和陌生的百姓都无比的好奇,四处打望着。

有那些新兵看着那红得发亮的糖葫芦直咽口水,可是摸了摸空荡荡的衣兜,叹息的又快走几步,怕那糖葫芦把自己肚子里的馋虫给勾出来。

也有许多新兵衣兜里装着当兵前父母乡亲凑的银元,开始和那些烟贩酒贩讨价还价起来,这一路上辗转跋涉,此刻到了目的地,烟酒的隐又上来了。

“走开!走开!想挨打是不是!”那些个持枪的老兵各个凶神恶煞,他们大声呵斥着那些靠过来的小贩们,维持着秩序。

这些持枪的老兵们大多打过一两场仗,他们跟随这些新兵过来,一是沿途的护送,二是防止新兵中途逃跑。

负责送新兵过来的是旅部的一名上尉参谋,他嘴里叼着烟,左等右等,等不到接收的人,面色有些不耐烦。

“你们杨副团长干啥呢,怎么等了这么久还没来?”上尉参谋问留守团部的中尉团附。

中尉团附解释道 : “不要着急嘛,我们杨副团长正带弟兄们在外边训练呢,这应该快回来了。”

正在说话间,留守团部的中尉团附指着街道的一端说道 : “杨副团长回来了。”

负责送新兵过来的上尉参谋看到一名气宇轩昂的中校军官正大步从镇外走来,身后还跟着几名彪悍的老兵,顿时心中一凛,急忙扔掉了烟头站起来,戴上军帽,扯平了褶皱的衣角,大步向杨凌迎了过去。

“杨长官,我是旅部参谋张家柴,奉命护送补充到你们团的新兵,还请你接收。”

旅部上尉参谋向杨凌敬了礼,随即拿出文件让杨凌签字接收。

“这批新兵那来的?”杨凌边签字边问。

上尉参谋在杨凌跟前不敢托大,一五一十的回答说 : “有四川师管区送过来的,也有从河南抓过来的,剩下的都是自愿报名的。”

上尉参谋看到杨凌面无变化,补充了一句说 : “除了第三连有十多个路上想跑,被抓回来打一顿老实了,其余的可都是好兵。”

杨凌听到上尉参谋的话之后,心中顿时有了数,他让几名团附根据名单清点人数,很快就办理好了接受手续。

负责护送新兵过来的旅部上尉参谋等到杨凌签字完毕之后,赶着回去交差,所以没有停留,很快就带着那一排老兵离开了。

杨凌将这一千多名新兵在镇子外边开辟出来的集合了起来。

这些新兵们来自不同的地方,当兵的方式也各不相同,有自愿的,也有被强征的,既有四五十岁的中年人,也有比枪高不了多少的娃娃兵,虽然良莠不齐,但是毕竟是补充到自己的部队的兵,杨凌照单全收。

这些新兵们虽然在各地的师管区都接受过一两个星期的简单训练,但是集合起来依然站的乱七八糟,这让杨凌不由的皱起了眉头。
首节 上一节 331/1675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开着房车回大唐

下一篇:饮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