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民国之文豪崛起

民国之文豪崛起 第1004节


周赫煊猛然想起一个人物,问司机道:“这位是双枪老太婆?”

司机敬佩道:“就是她,都60岁了,还在打鬼子,她全家已经坚持抗日八年。”

“可惜了。”周赫煊喃喃道。

梁添成问:“可惜什么?”

周赫煊摇头苦笑:“没什么。”

可惜双枪老太婆这次离开重庆,打的不是日本人,而是八路军。

双枪老太婆姓洪,丈夫姓赵,全名赵洪文国。她的大儿子死于抗日,遂变卖产业全家抗日,三儿子组建起“少年铁血军”。

从九一八到1935年,“少年铁血军”已经发展到辽东和热河,历经大小战役300余次,毙敌4000余人,俘虏伪军警2000余人。

七七事变爆发后,双枪老太婆前往北平组织武装起义,宣布成立“华北国民抗日军”,攻破北平第二模范监狱解救千余人。后来又击落日机一架,队伍发展极为迅速,中途投靠八路军,她二儿子担任八路军晋察冀军区第五支队司令。

与此同时,双枪老太婆率领两个女儿到太行山开辟根据地,创建“抗日光复军”,队伍发展到上万人。她派遣光复军打通敌后通道,与二儿子的“华北国民抗日军”和三儿子的“东北少年铁血军”取得联络,形成贯穿南北的敌后游击战线。

老蒋指责八路军游而不击的时候,双枪老太婆还专门到重庆做演讲,为八路军正名。但就在前段时间,她的二儿子和八路军发生矛盾,脱离队伍南下,立即被老蒋招揽过来。

为什么发生矛盾,可能跟政治理念有关。老太婆的二儿子是国社党员,天生和共党处于敌对关系,在发展敌后根据地上有各种矛盾冲突。

双枪老太婆的儿女已经再赴抗日前线,下个月底,她的二儿子和大女儿就要被击毙。不是被日寇打死的,而是被八路军打死的,而且是被贺帅和聂帅的部队打死的。

因为他们没有继续杀日本鬼子,居然把枪口对准了八路军。

在一对儿女死后,双枪老太婆没有再招惹八路军,继续把自己的其他子女送上战场打鬼子。但在抗战胜利后,她全家都彻底倒向国党,一次性杀害无辜群众300多人,曾经的抗日部队变成流寇。

贺帅尽量争取这个老太婆,但她却冥顽不灵,最后被军法枪毙,时年70岁。

对于这位双枪老太婆,周赫煊实在不知道该如何评价。

第八百八十六章 又喜又忧的周至柔

出国一年再回重庆,周赫煊发现已经大变样了。特别是上清寺、牛角沱、李子坝一带,纷纷建起机关大楼和花园洋房,今天周至柔设接风宴的餐厅就是新开的。

周赫煊他们来到餐厅时,包间里已经坐了四人,分别是周至柔和他的副官、秘书,以及王牌飞行员董明德。

中国空军四大天王之乐以琴,以前就是董明德的属下。

日军攻打南京时,中国空军只剩下两架飞机。

乐以琴率先升空,单机迎战日军一个飞行中队,随即董明德也飞了上去。两人在空中默契配合,竟击落敌机两架,击伤一架。但因寡不敌众,乐以琴在跳伞时牺牲,而董明德则驾驶着滑油器被打坏的飞机成功突围。

第二天,董明德更换好滑油器,抱着必死决心飞上蓝天。这时整个战场的中国空军,只剩下董明德一人一机,他在宣城与广德之间发现一支正在行进的日军,立即俯冲下去缠斗。

就这样,董明德独自驾着飞机,将一整支日军摩托化部队阻挡大半天,对敌军造成极大的杀伤,同时也为中国守军提供了喘息之机。

周赫煊去年见到的那场武汉空战,董明德对鬼子空军穷追不舍,一挑二干掉了两架敌机。他自己的飞机也汽油耗尽,负伤迫降在稻田中,幸好人和飞机都没有大碍。

梁添成见到二人,立即敬礼道:“主任,队长!”

“私人场合,不要拘礼。”周至柔朝梁添成微微一笑,随即又跟周赫煊、冯庸握手,“两位先生带着飞机回国,兄弟我感激之至。若日机还敢来重庆,定让他们有来无回!”

“我相信空军英雄们。”周赫煊笑道。

周赫煊是真的相信,因为中国空军在抗战中表现得非常给力。就拿空军四大天王来说,双方都有自己的四大天王,中国这边的四大天王哪个不是战果累累,而日本的四大天王呢?

先说日本“驱逐机之王”三轮宽,他率领8架战斗机掩护14架轰炸机,对战中国的7架战斗机。刚交手没多久就被击中尾部,三轮宽被迫跳伞落到麦田里,被当地农民用锄头活生生打死。

接下来是中国天王高志航对战日本天王山下七郎,双方激战数个回合,山下七郎的座机就被击中,迫降之后被抓个正着。这家伙不思悔改,居然串联其他战俘收集军事情报并逃跑,被再次抓到以后执行枪决。

日本的第三个天王叫潮田良平,外号“东方红武士”。此人在掩护日机轰炸时,直接被中国空军在天上打死,连跳伞的机会都没有。

最后一个日本天王叫南乡茂章,死后被裕仁天皇追封为空军“军神”。他扬言要为另外三天王报仇,这话喊出不到一个月,就直接死在南昌空战当中,被中苏两国飞行员联手干掉。

日寇大肆宣传的空军四天王,在抗战爆发不到半年的时间里,一个接一个全被送去见天照大神了。

可惜,中国的飞机太少了,初期跟日机的数量比就是糟糕的1:8。到后来中国飞机越打越少,而日本飞机则越打越多,这是两国工业力量的巨大差距。

众人依次落座,周至柔热情地给周赫煊、冯庸倒酒,说起空军的情况不甚唏嘘:“蒋总裁这次把我调回重庆,就是要整编空军力量。中国现在满打满算就100多架军机了,其中有不少还是教练机,而且分布于各个战线,无法拧成一股绳。周兄,冯兄,两位这次带了多少飞机回来?”

冯庸说道:“6架铁皮鹅,4架子母机,2架波音双翼机,3架斯帕德,这些飞机都比较老旧,恐怕难以执行作战任务。我和明诚的意思是,把这些飞机都捐给航空学校,用于学员们的日常训练。另外,我们还带回来10架P—26,38架伊—15,10架YT—1,22架SB轰炸机。”

苏联货真的很便宜,伊—15的单价才3万多美元,YT—1的单价还不足2万美元。不过YT—1貌似不是很好用,周赫煊本来不想买,苏联人主动把价钱从2万美元降到了1万3,周赫煊才勉为其难的要了10架。

周赫煊其实想多买些伊—15,但远东地区的现货不够,只能暂时弄来38架。另外SB轰炸机的名字虽然难听,但它却是抗日战场上中国轰炸机的主力,几乎参与了每一场对日轰炸,被SB轰炸机炸毁的日机起码有好几百架,同时还干掉了日寇的多艘舰艇。

这些飞机加上运费,总共耗费165万美元,卖鸡汤成功学的前三个月利润勉强够用。

周至柔心头盘算一阵,顿时大喜,周赫煊带回来的飞机足够组建两个半战斗中队,以及一个轰炸小队。要知道,此时重庆地区虽然有一个航空大队,但能飞的战机却仅有15架,实力瞬间翻了几倍啊。

说起来也是心酸,周至柔虽然是中国空军的指挥官,并且名义上还负责购买战机。但是,空军的最高领袖是老蒋,实际购买飞机的是宋美龄,背后站着的这两位老佛爷让周至柔很想一头撞死。

抗战之初,孔祥熙向英法两国购买了60多架飞机,价钱比苏联那边高一倍不止,而且付了钱却没运回来。截止到1938年4月,宋美龄、孔祥熙共向欧美国家订购飞机363架,只有85架顺利运到,其中还有13架没有组装好。

抗战初期的中国空军主力战机,除了苏联援助的那些以外,大部分都是杭州和韶关的航空工厂自己进口零件组装的,仅是鹰3战机就组装了100架。真要等着宋美龄和孔祥熙买飞机回来,那根本别想打空战了,大家用手榴弹把日机砸下来吧。
首节 上一节 1004/1210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全面战争之铁血军阀

下一篇:盛世中华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