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民国之文豪崛起

民国之文豪崛起 第1067节


马珏没再坚持,一脸委屈。

张乐怡叹了口气,突然说:“让小珏跟你去吧,有个女人也好照顾生活。实在不行,我陪你去,一个大男人在外面怪不放心的。”

周赫煊顿时无语,没好气道:“你瞎掺和什么?简直胡闹。”

就在此时,佣人突然来报:“先生,中央来人了!”

周赫煊撇下女人们,说道:“请他们到会客室。”

这次一共来了两个人,即行政院秘书兼机要组长汪日章,负责给周赫煊做秘书工作,同时衔接驻英大使馆和沟通国内信息。还有常凯申的内卫侍从居亦侨,负责周赫煊的安全工作,顺便起到监视作用,毕竟这回谈的事情太大。

“周先生,能跟着你做大事,本人万分荣幸。”汪日章哈哈笑道。

周赫煊说:“定要讨一副汪先生的大作。”

汪日章满口答应:“一定一定,我专门为周先生画一幅。”

别看汪日章是行政院的机要秘书头子,但他的老本行却是个画家,此时跟徐悲鸿、潘天寿等人一起担任全国美术界抗战协会理事。

居亦侨昂首挺胸,立正敬礼道:“周先生,我奉总座之命保护你的安全,从今天开始寸步不离!”

周赫煊抱拳笑道:“有劳亦侨兄。”

这两个人都属于老蒋的绝对亲信,汪日章是常凯申的老乡,两人还是远房表兄弟,尼古拉同志得喊汪日章一声娘舅。

顺便一提,汪日章后来留在了大陆,他对影视作品里关于老蒋的描述非常不满。据这位汪先生说,老蒋从来不骂“娘希匹”,实在气急了也是骂“混蛋东西”。

所以,咱们这本书也是乱写的,汪老先生看到了肯定不高兴。

至于居亦侨,则是黄埔六期毕业生,连戴笠都不敢得罪此人,每次见面必恭恭敬敬的喊声“老哥”。而且居亦侨在常凯申的侍卫里面,算胆色比较冒尖的那种。

当初台儿庄战役打响,老蒋飞到前线只能跟李宗仁一起干瞪眼,因为作战部队31师已经失去联络。在不清楚31师是战是降还是溃散的情况,指挥部难以制定下一步作战计划。

就在此时,居亦侨主动请缨。他坐火车来到距离台儿庄二里地的地方,顶着炮火步行穿越战场,成功与31师取得联系,指挥部凭此信息对台儿庄的日军进行合围。

几句寒暄过后,汪日章很快说到正事:“周先生,出发路线已经安排好,我们从重庆飞昆明,再从昆明飞新加坡,接着从新加坡飞埃及,再从埃及直飞伦敦。”

周赫煊顿时有些担忧:“一路飞过去啊?恐怕容易出事。”

汪日章道:“任务紧急,片刻耽误不得。另外,周先生不要带太多随员,咱们轻车简从,人数控制在七人以内。”

“好吧。”周赫煊决定随时背着降落伞,一有情况直接往下跳。就算遇到德国飞机拦截,只要不被当场打死便可,大不了被抓去柏林继续当神棍。

汪日章又说:“周先生,我们今天就住在你家了,明天一同出发。”

周赫煊点头道:“没问题,我让佣人给两位安排房间。”

当天晚上。

汪日章正待睡觉,突然敲门声响,他开门见到一个美丽女子,顿时狐疑道:“请问你是?”

马珏说:“汪先生,我是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的博士,我的导师是英国外交部门的高级顾问。我希望能跟你们一起出使英国,或许我能帮上一点小忙。”

汪日章惊讶道:“伦敦政治经济学院那可是顶尖学府,想不到竟有个中国女博士。对了,令尊是谁?”

马珏说:“家父马裕藻。”

汪日章顿时笑道:“想不到是幼鱼先生的千金,我在十年前见过令尊。他来上海开会,我在上海教书,我还向他请教过音韵学。”

马珏也笑起来:“原来还是旧识,那我要喊一声汪大哥。”

汪日章问:“对了,你跟周先生是什么关系?”

马珏脸红道:“算是半师半友吧,我现在一直住在周家。他去伦敦我有点不放心,所以想跟过去帮忙,顺便照顾他的衣食住行。”

汪日章顿时会意,笑道:“我懂,我懂,佳人慕才子。放心吧,别的女子跟去我肯定不答应,但你是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的博士,还有导师在英国外交部做幕僚,这对我们的任务也是有帮助的。”

第九百四十六章 飞行员周赫煊

马珏的执意随行,让周赫煊毫无办法。

众人一路转乘飞机,足足颠簸两天时间,终于看到了英吉利海峡。此时法国差不多快被德国占完了,而飞机又是擦着法国西南角过去的,周赫煊生怕突然冒出来几架德国战机拦截。

事实上,坐船去英国也不安全,德国从6月初就开始了试探性轰炸,主要目标为英国空军基地和海上过往船只。

怕什么来什么,英吉利海峡刚飞了一半,空中突然就出现一架德国飞机,而且上来就是一通机枪扫射。

“糟糕!”

汪日章惊慌大喊:“都背好降落伞,亦侨兄你保护好周先生!”

居亦侨立即护着周赫煊说:“周先生快趴下,孙兄、朱兄,我们把周先生围住。”

这是三个保镖自愿给周赫煊做肉盾的意思,周赫煊趴地上喊:“别管我,都趴下,你们保护好马小姐!”

话音刚落,周赫煊就听到机翼传来响声,显然是被德机的子弹击中了。

两架飞机交错而过,相隔距离只有20多米,周赫煊甚至能透过舷窗看到德机的卍标志。
首节 上一节 1067/1210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全面战争之铁血军阀

下一篇:盛世中华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