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民国之文豪崛起

民国之文豪崛起 第1103节


常凯申道:“明诚刚从美国回来,罗斯福到底是什么态度?胡适在电报里语焉不详,我想听听你的看法。”

周赫煊说:“美国肯定是愿意帮助中国的,但他们的视线首先放在欧洲,暂时还不可能跟日本撕破脸。”

“那3亿美元贷款有没有可能拿到?”常凯申问。

“恐怕不行。”周赫煊只能报以苦笑,同时也对老蒋的狮子大开口彻底无语。

常凯申真的是异想天开啊,他去年就在和英国讨论结盟事宜。英国一直打太极拳,推说只要美国愿意结盟,那么英国也愿意和中国结盟。

于是常凯申各种联系美国商谈结盟之事,并把结盟以后的要求都想好了,大家且听听——

第一,英美向中国提供贷款,帮助中国维持外汇和法币,这笔贷款的总额至少要2亿美元到3亿美元。

第二,美国以信贷方式,每年售给中国500到1000架战机,并在1940年底以前交给中国200到300架战机。此外,英美应向中国提供其他武器装备,装备规格和数量协商解决。

第三,英美向中国派遣军事、经济和交通使团,帮助中国建立远东合作机构,使团成员应由中国聘请为顾问。

这简直是活在梦里,老蒋还对此极为乐观,认为英美必将对华提供大规模援助。他在当天的日记里写道:“此(中英美三国远东合作方案)为吾国外交史上极重要文献之一。”

常凯申兴致勃勃的把这份方案拿给宋子文看,宋子文硬着头皮泼冷水,认为2亿或3亿美元借款太多,一时之间恐怕难以达成。应向英美要求小额借款,同时请美国派遣财政专家考察我国法币情况,会同国内专家商讨救济办法。中国和英美的远东合作策略,应该一步步执行,不能急于一时。

这就是柯里1941年访华的背景,柯里不仅是罗斯福的行政助理,还是罗斯福的高级经济顾问,他此行的首要职责是考察中国法币情况。

常凯申问:“那你觉得现在该怎么和美国谈判?”

周赫煊说:“美国国会正在讨论《租借法案》,看情况肯定能得到通过,我们不如在这上面想办法。”

“《租借法案》是什么?”常凯申显然还没收到消息。

周赫煊解释道:“英国已经财政崩溃了,没钱购买美国的军火。于是罗斯福就在推动《租借法案》,美国以租借、贷款、交换等方式向他国提供军事物资。”

常凯申顿时一喜:“这个法案好!”

当然好啦,中国没钱只能赊账,反正把军火弄来再说。

周赫煊道:“《租借法案》提供的军事物资,原则上美国不负责运输,这需要我们在美国租一些轮船。”

“那都是小事。”常凯申摆手说。

周赫煊道:“至于借款方面,我认为还是可行的,但数额不能超过1.5亿美元。”

常凯申点头道:“我知道了,这次谈判,就围绕着《租借法案》和借款来谈。”

第九百七十九章 过渡

真要说起来,那场战役的总指挥卫立煌也在背锅,因为老蒋觉得卫立煌也有亲共嫌疑,在战争爆发前就把卫立煌给变相撸掉了。卫立煌是没有实际指挥权的,他只能采取被动防御措施。

因此中条山战役的惨败很正常,战役还没打响,守军的大脑卫立煌就被“斩首”,守军的中流砥柱第四集团军又被“抽筋”。在经过“斩首抽筋”后,中条山的国军就像是没有大脑和脊柱的病人,怎么打得过汹涌而来的日寇?这一仗,老蒋和日军完美配合了,搞得老蒋就像日本间谍一样。

闲话休提,咱们言归正传。

在美国特使柯里考察中国法币情况,并四处会见中国各党派要人的时候,周公馆突然连续半个月有人来拜访。

“皖南事变”让国民政府民心大丧,各党派和民主人士,包括许多国党内部成员都感觉无法再忍受。他们主张团结民主抗日,摒弃一切内斗,于是秘密组建“民主政团同盟”——这就是“民盟”的前身。

青年党、国社党、职业教育社、乡村建设协会、民族解放委员会等团体都有参加,周赫煊毫不意外的被邀请了。只不过周赫煊没参加任何团体,而“民主政团同盟”暂时不接受个人成员,因此他们想先把周赫煊吸收进某组织再加入。

周赫煊表示委婉拒绝,他不想参加任何团体,但秘密向“民主政团同盟”捐献了5000元现大洋做经费。

至于常凯申和英美两国的合作谈判,谈得既顺利又失望。

常凯申希望和英美展开远东合作,就差没有直接提结盟了。但英国看美国,美国死不松口,远东合作计划根本不可能实现。

不过,美国特使柯里发现中国通货膨胀厉害,法币几乎快要变为废纸了,情况严重到无法支撑抗战的地步。于是,美国答应借款5000万美元,用于稳定法币的币值,同时敦促英国向中国借款500万英镑。

加上2月份的美国金属借款,这次美国在两个月内总计向中国借款1亿美元(实际支付6000万美元)。

随着日本对东南亚的侵略加剧,丘吉尔慌得不行,在4月份向中国借款500万英镑之后,又在6月份再次借给中国500万英镑,并且两次加起来实打实的给了中国1000万英镑。

不能怪丘吉尔小气,此时英国早就财政破产了,能借给中国1000万英镑都是抠出来的。

相比而言,美国就显得不那么地道了,之前明明说好给5000万,结果实际到手却只有1000万。而且,中国抗战历次对外借款当中,美国借钱的利息是最高的,远远高于苏联和英国,直到太平洋战争爆发才突然大方起来(直接5亿美元无息借款)。

在英美两国对中国大举借款之时,苏联对中国的态度突然微妙起来。此前,苏联已共计对华借款2.5亿美元,并各种支援军火,但今年4月突然签订《日苏互不侵犯条约》。

究其原因,是欧洲形势变得越来越严峻,苏联必须全力防备德国。而日本又想大举入侵东南亚和太平洋,暂时不能和苏联起冲突。于是,苏联和日本一拍即合,各自把中国和德国给卖了。

顺便一提,飞虎队正在组建当中,并获得罗斯福的秘密支持,此时陈纳德已经返回美国招募志愿飞行员。

宋美龄和孔祥熙还是在做事情的,去年中国空军被零式战机打得惨败,两人立即着手购买飞机。孔祥熙打算订购50架霍克机,30架CW21式截击机,总价400万美元,从价格上来看并不离谱。实际购货人员打算省一笔,经过多方努力,成功把价格降低了7%,为国家节省约30万美元。

1941年春天,50架霍克机终于运到中国,但剩下的30架截击机在缅甸境内被日军炸毁。此时孔祥熙又提出订购160架美国飞机,但谈来谈去只买了80架,而且还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够运到——反正作者君查不到这批飞机的下落。

由于美国特使柯里的访华,让罗斯福意识到中国情况比想象中严重。于是,罗斯福截留了本来卖给英国的100架P40B,于5月份运抵中国——这些飞机就是“飞虎队”建立之初的家底儿。

从英美苏三国的对华态度转变来看,苏德战争已经一触即发,东南亚和太平洋战争也不远了。

周赫煊暂时闲下来,平时在家里写写书,去大学讲讲课,隔三差五捐个款。
首节 上一节 1103/1210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全面战争之铁血军阀

下一篇:盛世中华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