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民国之文豪崛起

民国之文豪崛起 第1197节


这些财团被迫分拆,前途未卜,资金匮乏,每天都在亏损。面对周赫煊挥舞着美元来投资,他们表示万分欢迎,从商界到政界都对周赫煊无比尊敬。

直到朝鲜战争爆发,美国不再压制日本,这些被拆散的公司陆陆续续再度组成财团。到那时,周赫煊在日本六大财团里都有股份,虽然占股比例不高,但绝对不容轻视。

与此同时,周赫煊还被东京大学、早稻田大学等学校邀请去各种讲座。

他也不讲别的,只讲日本侵华对中国人带来的伤痛,然后呼吁和平、反对战争。每次演讲的时候,日本师生都哭成一片,纷纷对周赫煊鞠躬忏悔。

日本这个民族很扯淡,投降之前高呼玉碎,投降之后一个个都变成了和平主义者。他们积极反省,把锅都甩给了军国主义分子,并认为自己是无辜的受害者,自己被迫成了帮凶。

如今的日本,反战与和平成了政治正确。谁敢参拜靖国神社,根本不用中国人抗议,直接就被日本老百姓打死了。

最搞笑的当属在日朝鲜人,这些家伙自视为战胜国公民,在日本各种装逼耍横。经常有朝鲜人在东京勒索抢劫,被抓之后还面不改色,反而痛斥日本人都是战争犯,他在拿回自己应有的东西。

战后初期的日本,很有意思,很和平,全民反思,并且真的认为自己是罪人。

日本右翼势力抬头,那是70年代以后的事情了。经济繁荣,不愁吃穿,好了伤疤忘了疼,甚至连侵华历史他们都要否认。

冬天的时候,廖雅泉带着两个儿子也来到东京,她离乡多年,也想回国看看,并决定留下来长住。

周赫煊发现廖雅泉在日本很无聊,于是投资建了个新厂让她管理,专门生产方便面,顺手还申请了方便面的专利。

顺便,周赫煊还找日本的两家药厂索要磺胺专利费用,有麦克阿瑟撑腰,日本药厂根本不敢赖账。由于实在拿不出专利费来,周赫煊无奈变成了两家药厂的股东。

这两家药厂的名字,分别叫做“武田药品工业株式会社”和“第一三共株式会社”,也就在日本一直排第一和第二的医药公司而已。

周赫煊觉得对方很小气,居然只给3%的股份,他一怒之下就砸钱,分别占有两家公司10%和15%的股权。

1946年底,周赫煊返回重庆,然后带着全家搬去香港。

在离开重庆以前,周赫煊还跑了一趟《新华日报》重庆分社,把自己在大陆的地契房契一股脑交给总编。两个月之后,《新华日报》重庆分社被迫闭馆,报社人员在北撤的时候把周赫煊捐的东西都带去了延安。

1947年5月,英国皇家艺术学院破格授予周赫煊院士头衔,6月份乔治六世亲自授予周赫煊嘉德勋章。

勋章是周赫煊主动索要的,戴在身上可以确保港督不敢乱来,也是为几年后走私禁运物资给大陆做铺垫。他本来只想要个一般的勋章就可以,没料到乔治六世直接给了一块嘉德勋章。

嘉德勋章是英国各种勋章里的最高荣誉,由国王亲自颁发,首相和政府无权过问。包括国君在内,嘉德勋章只允许有25名活着的佩戴者,但国王可以破格给予超额颁发。

周赫煊获授嘉德勋章的新闻,在整个英国都轰动了。一部分人认为可以这样搞,另一部分人则强烈反对,因为这玩意儿太过宝贵。

乔治六世却置若罔闻,照样把勋章颁发给周赫煊。一方面是他比较任性,在职权范围内想干啥就干啥;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周赫煊已经允诺,以后将一直居住在香港。

用一块勋章,让一个世界级大文豪定居在英国的殖民地内,这笔买卖貌似不亏。至少,英国的“银英迷”们就觉得不亏,他们不用担心《银河英雄传说》断了连载。

事实上,乔治六世还想授予周赫煊荣誉爵士爵位。但周赫煊死活不干,不是他不想当爵士,而是授爵仪式必须给国王跪下效忠,周赫煊没有给人下跪的习惯。

周赫煊的人生,就此步入香港时代。

后记 一

1956年,初夏。

剑桥大学,三一学院。

周维烈扔掉粉笔,拍拍双手的粉笔灰说:“好了,这学期的课程到此完结,祝同学们考试顺利。下课!”

学生们陆陆续续离开教室,却有个金发妹子捧着课本凑上讲台。

“教授,能讲一讲你新提出的‘周维烈纲领’吗?我对此非常感兴趣。”金发学生妹的眼睛眨呀眨,脸上挂着灿烂微笑,点点雀斑似乎都活了过来。

周维烈收拾着讲义说:“你现在才大学二年级,等你读完研究生再来问这个问题。”

“为什么啊?”金发学生妹语调拖得长长的,听起来更像是撒娇。

周维烈完全无视,不留情面道:“因为现在的你还听不懂。”

金发学生妹锲而不舍道:“那讲讲你是怎么完善并证明‘谷山—志村—周猜想’,又怎么把这个猜想跟你的‘周维烈纲领’结合起来的好吗?我们去酒吧或者咖啡厅慢慢聊。”

“改天吧。”周维烈夹着讲义走出教室。

金发学生妹气得跺脚,嘀咕咒骂:“真是台冷冰冰的机器,活该单身一辈子!”

……

周维烈当然不是一直单身,他用四年时间拿到剑桥大学的两个硕士和一个博士学位。十九岁时,周维烈跟随图灵前往美国曼彻斯特大学,担任计算机实验室的研究员,从事“曼彻斯特一号”的软件开发工作。

在美国期间,周维烈交了一个女朋友。

这段恋情无疾而终,周维烈有些郁闷地回到英国,受聘于剑桥大学三一学院担任数学讲师。又过了两年,由于对“黎曼—罗赫定理”的扩展运用,周维烈在国际数学界崭露头角,也因此当上了剑桥大学的副教授。

今年是周维烈的数学成果年,他在国际数学会议上偶遇谷山丰和志村五郎,闲聊之际得知二人提出了关于椭圆曲线和模型式的新猜想。他对此非常感兴趣,在研究过程中发现这个猜想有缺陷,于是补全并证明了这个猜想。

数学界将其定名为“谷山—志村—周猜想”。

与此同时,周维烈又在《自然》杂志发表了《联系数论、代数几何与约化群之初步构想》。这是他在读博士期间就开始研究的课题,当时只是零散的想法,结合近几年其他数学家推出的新的理论成果,周维烈终于补全了自己的猜想。

这篇论文一经发表,直接震动了整个数学界,对未来数学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其成果被称为“周维烈纲领”。

周维烈不但凭此荣升为剑桥大学教授,还被授予英国皇家科学院院士头衔,并被英国皇家学会吸纳为会员,更被科学杂志誉为“闪耀数学界的一颗新星”。
首节 上一节 1197/1210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全面战争之铁血军阀

下一篇:盛世中华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