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民国之文豪崛起

民国之文豪崛起 第127节


孟小冬忍俊道:“没事,朱大哥要是喜欢,以后可以经常来戏班耍子。”

刘广顺把张学良夫妇送出大门,又麻溜地跑回来,对周赫煊说:“周先生,刚才怠慢了,恕罪恕罪。”

“刘老板客气,走,我请大家吃饭!”周赫煊豪气道。

刘广顺抢着说:“我来请客。”

三十多号人前往隔壁的酒楼,戏班演员们跟在后面。大人表现得很沉稳,但几个小辈却忍不住,不时地窃窃私语——

“小冬姐真行啊,连奉军少帅和北大校长都跟她是朋友!”

“以后咱们春和班可有好日子过了。”

“那个周先生长得又高又大,真是英俊。”

“妮儿,你可别乱想,那是我未来大姐夫!”

“真的?周先生是小冬姐的相好?”

“别瞎说,什么相好,现在都叫自由恋爱。”

“……”

不知不觉间,孟小冬似乎成了戏班子的顶梁柱,就连长辈们跟她说话都客气了许多。戏曲造诣深厚只是其次,最重要的是认识大人物。

酒过三巡,快散场时。

“小孟七”孟鸿荣认为北大校长必然学识渊博、书法高明,恳请道:“周校长,我春和班刚搬来北边,还请先生赐下墨宝,题写班名。”

“写毛笔字?”周赫煊一脸懵逼。

真是报应不爽啊,他到处找人讨要墨宝,现在终于轮到自己了,可惜他的毛笔字实在不能见人。

第一百零六章 去东北

周赫煊实话实说,笑道:“我的字儿可写得很差,孟老板真的要?”

孟鸿荣以为他在开玩笑,喜道:“多谢周校长赐字!”

朱湘可是见过周赫煊那蚯蚓乱爬的书法,这家伙唯恐天下不乱,起身大喊:“掌柜的,拿笔墨来!”

这是间中式酒楼,账房记账用的就是毛笔,很快就拿来笔墨和砚台,只有找宣纸费了翻功夫。

听到动静,掌柜和客人们都过来凑热闹,纷纷打听周赫煊是什么来头。

众人把菜盘端开,又吩咐店伙计擦干净桌子,把正位让给周赫煊。

“周校长请!”孟鸿荣恭敬地说。

“春和班是吧?”周赫煊握着毛笔问。

“是。”孟鸿荣隐约感觉有点不对,因为周赫煊握毛笔的动作颇为生疏。

周赫煊提笔凝神,稳稳站于桌前,一副大书法家做派。

有个食客悄悄问:“这位先生是谁啊?”

春和班的人答道:“这是北大的校长周赫煊先生!”

“原来是北大校长,难怪派头十足。”

“我知道周赫煊,他是写《大国崛起》的大学者。”

“周先生的书法肯定精妙绝伦,待会儿我也求一副。”

“就你?省省吧,周先生的墨宝可是一字难得。”

“……”

就在大家的议论声中,周赫煊下笔如神,一气呵成,在宣纸上写下“春和班”三个大字。

“嘶!”

众人倒吸凉气。

场面死一般寂静,都被他惊天地泣鬼神的书法给惊呆了。

“不拘一格,真是好字!”只有朱湘大笑着喝彩。

周赫煊颇为谦虚的说:“孟老板,我写得不好,还请见谅。”

听了他这话,大家心里只有一个念头:实诚人啊!说写得不好,就写得不好,决不食言。

孟鸿荣只想哭,但偏偏还得笑,笑得跟死了老妈一样,拿起那墨迹未干的宣纸说:“好……呃,好字,好字,呵呵。”

周赫煊穿越前习惯使用电脑,别说毛笔,就是硬笔字儿都跟狗爬似的。

眼前这三个字怎么说呢,横竖撇捺七歪八扭,大概比旧社会的蒙童要好些。如果拿来刻牌匾,那真的要丢死人了。
首节 上一节 127/1210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全面战争之铁血军阀

下一篇:盛世中华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