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民国之文豪崛起

民国之文豪崛起 第173节


魏三面红耳赤道:“你们知道个屁!《神雕侠侣》是周先生写的,周先生是大学问家,他写的书有很多难懂字儿。我能认识七八成,已经非常厉害了。”

“少往自己脸上贴金,你他娘要是认字儿厉害,还跟我们一起当混混?”

“哈哈,人家魏三儿也是读书人。”

“喝墨水别喝坏肚子。”

“……”

“老子就还不念了,爱谁谁!”魏三发脾气道。

那些混混也不怕他撂挑子,当即冲向街头一个戴眼镜的,团团围住说:“小四眼,你别走!”

眼镜男连连后退,惊吓道:“你们……你们别乱来啊,我叔叔是三义庄小学的校长!”

“校长?校长就好,认识字儿,你快把这小说念念!”混混们嬉皮笑脸地把报纸塞到眼镜男手里。

眼镜男长舒一口气,擦汗道:“念报啊,小事。咳咳,你们听着……”

不到片刻,今天连载的小说内容便已读完,混混们兴致勃勃地讨论剧情,连报纸都不要了。

眼镜男见状连忙逃跑,等窜上电车才终于放心。他还有兴致继续看报纸,翻到最后一版时,发现上面登载的全是图画,不由诧异道:“咦,《大众》副刊也连载漫画了?”

眼镜男本名牛敦儒,也是个热血青年,去年还因为抗英游行被巡捕房抓去关了几天。

整版只连载了八副四格漫画,牛敦儒刚开始没当回事,但看着看着就表情凝重、心绪难平。

三毛是个没爹没娘的流浪儿,好不容易被一个老渔民收养,还教他打渔谋生。眼看着过了几天幸福日子,结果遇到士兵过河,当兵的一言不合,就把老渔民给杀害了。

这是个典型的民国孤儿,因为营养不良,长得又瘦又小,但脑袋却很大。他所遭遇的一切,也是民国百姓的切身体会,让人观之感同身受。

牛敦儒看了漫画默然不语,他不知这个国家到底怎么了,豺狼当道、战乱不休,何时才有安宁日子?

漫画比小说更加直观,普通老百姓也能领会其意。《三毛流浪记》一经连载,顿时受到读者的追捧,有些人一边看漫画一边骂,诅咒那些军阀早点死干净。

不仅成年人喜欢,就连小孩子也爱看。

天津和北平两地的很多孩童,每天就等着大人读完报纸,他们好畅畅快快地看《三毛》,这部漫画将会成为一代人的童年记忆。

著名批评家李显淳评价道:“《三毛流浪记》虽为漫画,内容直白粗浅,但实为不可多得之作品。作者郭小姐、周先生二人,从一个流浪儿的视角观察社会,反映出当下种种不平。这些不公平发生在三毛身上,也发生在你我身边……难得的是,三毛虽然被欺负,经历各种贫困苦难,却始终积极乐观,从不屈服,漫画作者给我们传递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

普通读者可不管什么精神,反正他们喜欢看就是了。至于想探究什么,那只剩下作者的身份,究竟郭小姐和周先生是谁?

很多人猜到周先生就是周赫煊,但郭小姐呢?没听说有哪个姓郭的女画家啊。

随着《神雕侠侣》进入尾声,再加上《三毛流浪记》的风靡,《大众》副刊销量持续增长,到六月初日销量居然突破1万5千份。

婉容最近很是得意,甚至连感情方面的苦恼也被冲淡了。她署名“郭小姐”的漫画风靡平津两地,有天逛街买东西时,居然听到有人在议论她,说是想认识那位漫画家“郭小姐”。

一直以来,婉容找不到自己的生存价值,她始终被皇后的身份束缚着。但如今她的漫画被人肯定,不啻于获得了新生,感觉浑身都充满干劲,整天泡在画室里努力创作。

周赫煊提着一口袋书信回家,等婉容登门时,便扔给她说:“都是你的。”

“又有读者来信?”婉容兴奋道。

“多着呢,报馆每天都要收好几封。”周赫煊笑道。

婉容拆开信边读边念:“郭小姐,周先生,你们好!我是一个中学生,我很喜欢看《三毛流浪记》……”

等把所有信件全部读完,婉容又提笔逐一回信。她全神贯注,认认真真,就好像在给至亲好友写信一般。

周赫煊好笑地离开书房,孟小冬刚好端着菜盘子过来。他一把就将孟小冬搂住,逮着小嘴亲了又亲,听到刘吴氏的脚步声才放开。

“坏死了。”孟小冬又羞又喜地瞪着他,问道,“婉容姐姐呢?”

周赫煊无语道:“又在给读者回信。她现在朋友可多了,每个月寄信花的钱就要好几块大洋。”

“哈哈,她有事做就好。”孟小冬莞尔笑道。

孟小冬幸福,婉容高兴,远在江西的张乐怡却陷入苦恼。

张乐怡前阵子本想去天津,结果遭到父亲禁足。最近半个月以来,甚至连周赫煊寄来的信,都被父亲粗暴扣下,直接让佣人烧掉了。

她打算离家出走!

第一百四十四章 翘家千金

江西,庐山。

日照峰三号别墅。

宋子文在树荫下漫步而行,望着远山苍翠,不由感叹道:“庐山真是个清凉世界,与武汉、南京的酷热截然不同。”

张谋之跟在宋子文身边,略微躬着身体说:“宋部长,为尊母建造别墅之事,本人斗胆发表一点意见。庐山虽然清凉幽静,但气候潮湿,加上尊母年事又高,选建地址需特别注意。”

“造别墅你是专家,继续说下去。”宋子文道。

张谋之说道:“庐山很大,别墅需建在通风条件好的地方,相对没那么潮湿。而且还得离公路近,下山才方便,万一尊母有个头疼脑热,也能快速看医生。但也不能离公路太近,因为老人需要安静。”
首节 上一节 173/1210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全面战争之铁血军阀

下一篇:盛世中华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