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民国之文豪崛起

民国之文豪崛起 第227节


此时杜月笙已经久卧病床,当新郎都要人搀扶。而孟小冬嫁给杜月笙后,也一直在旁服侍,直到把杜月笙照顾到去世为止。

像孟小冬这种女人,她的思想非常传统,只要不是被逼得太狠,认定男人后就绝不会改变。

张乐怡却有些想南方的父母了,她看着桌上的一堆女人,心里难免有些无奈。但好在孟小冬性格温婉,婉容又跟周赫煊没有发生实质关系,所以张乐怡暂时还能忍受,而且大家相处得比较融洽。

至于廖雅泉,呵呵,一个女间谍而已,张乐怡并不把她放在心上。

年夜饭热热闹闹地吃完,孙永浩突然说:“先生,额明天想请个假。”

“有什么事吗?”周赫煊问。

“嘿嘿。”孙永浩有些难为情地挠挠头,笑道,“额看上个姑娘,这不过年嘛,想买点礼物送给她。”

周赫煊乐道:“哪家的姑娘啊?”

孙永浩吞吞吐吐地说:“就是那个,郑证因先生家的邻居,刘木匠的女儿。”

“那可远,你们怎么看对眼的?”周赫煊问。

孙永浩傻乐道:“有一回,额跟额哥去郑先生家讨教武艺,正好碰见的。”

“去吧,礼物买好一点。你们要是情投意合,哪天我亲自上门给你做媒。”周赫煊对身边人还是极好的。

唉,穿越来民国就快两年了,连身边保镖都已经找到自己的爱情。

回想起21世纪的现代社会,真是恍如隔世。

不,就是隔世!

周赫煊半夜起床,搬出衣柜里藏着的保险箱,打开之后端视良久。他把表戴在手腕上,又拿出前世女友留下的项链,准备明天送给张乐怡。

至于那只手机,周赫煊思来想去,还是毁掉算了,就当是和前世永久告别。

他不怕手机泄露信息,因为没有充电器。别说现在,就算是20年后,苹果7的充电接口都能难倒世界上最顶尖的科学家。

但过去的就让它过去吧,留着也没有任何意义。

周赫煊找来个铁盆子,点燃一沓废旧报纸,然后把手机扔进去。很快手机屏幕就出现焦糊状,渐渐燃烧融化,露出里面的电子元件。

第二天大清早,周赫煊像往常一样去报社上班。他故意让车夫绕路到河边,把用纸袋包着的手机残骸扔进河水当中。

二十一世纪,再见了!

第一百九十章 广播电台

自辛亥革命以来,无论南北方的政府,都要求取消农历新年,改过西历元旦。

但千百年形成的风俗传统,哪是一道政令能够废除的?

大年初一这天,按照政府法令,《大公报》报社依旧正常上班。但报馆的每位员工,都收到了老板发的红包,大家的办公桌上也摆着瓜子和糖果。

社长办公室里,笑声如雷。

“哈哈哈哈!”

胡政之放声大笑,嗑着瓜子说:“明诚啊,这过去的一年,可谓是大丰收。不仅《大公报》在北方的日销量破6万,《大众》副刊日销量破2万,咱们还在上海成功开辟了分社。”

周赫煊问道:“上海那边报纸销量如果?”

“上海报业竞争太激烈,而且有《申报》和《新闻报》两大巨头,如今咱们的《大公报》在南方勉强有5000份日销。”胡政之毫不担忧地说,“不过这只是开始,只要咱们一直遵循八字办报方针,销量总有一天会追赶上来。”

周赫煊建议说:“要不在报纸上连载《射雕英雄传》吧,这本小说在南方少有人读过,应该能够提高报纸销量。”

“那怎么行?”胡政之直接否定了这个建议,他说,“南北方的《大公报》,内容必须一致,总不能南边多印一两个版面吧?”

“有何不可。”周赫煊笑道,“每期多印两版,专门用来刊载武侠小说,成本增加不了多少,却能迅速打开市场。”

“不行,不行。”胡政之连连摆手,他和张季鸾都是很纯粹的报人,认为报纸属于社会公器,连广告版面都不肯增加,更别提加印小说版面了。

“那就依你吧。”周赫煊只能苦笑,也不想再劝,“北方你有什么打算?”

胡政之说着自己的远大构想:“等炽章(张季鸾)在上海打开场面,我就去东北开奉天分社,接着是湖北、广东和四川。十年之内,我要让《大公报》的分社开遍全国!”

“哈哈哈哈,这主意不错。”周赫煊笑道,“昨晚我吃年夜饭的时候,脑子里突然生出个想法。”

“什么想法?”胡政之问。

“开办广播电台。”周赫煊道。

胡政之说:“就是那种通过收音盒子,就能听到人说话的广播电台?”

“对,就是那种。”周赫煊笑道。

如今中国只有上海和哈尔滨两地有电台,南京国民政府官办的中央电台都还要几个月才成立,天津、北平更是连收音机的影子都见不着。

而且上海的三家广播电台,如今已经倒闭了两家。

倒闭原因很简单,开销太大,赚不到钱。
首节 上一节 227/1210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全面战争之铁血军阀

下一篇:盛世中华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