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民国之文豪崛起

民国之文豪崛起 第267节


一份美国报纸,如此浓墨重彩地报道中国新闻,也只有哈雷特·阿班有这个能耐了。

周赫煊专题的大标题叫《辜鸿铭第二》,好吧,或许是因为美国人更熟悉辜鸿铭,阿班在报道新闻时,居然将周赫煊比喻为“第二个辜鸿铭”。

新闻分别讲述了周赫煊的身世经历,又详细阐述了他的学术和文学成就,最后把周赫煊在天津和山东赈济灾民的善举讲出来,对他进行了高度的赞扬和评价。

《纽约时报》此时的销量,高达35万份,就连美国高层政客都每日必读。

这篇新闻专题一发出来,再度让周赫煊扬名,许多美国人都对他有了良好印象。

在美国卖得不好的《神女》,也被出版商趁机弄出来炒作,可惜反响还是不怎么热烈。

事实上,自从《大国崛起》在美国获得小范围轰动后,出版商就顺势推出了《神女》。结果很糟糕,4个月累计销量不足1万,算上校对、编辑、印刷、运输和宣传等费用,这本书其实是有点小亏本的。

如今借着《纽约时报》的新闻一炒,《神女》销量总算小范围提升,累计起来快突破1万2千册了。

没办法,《神女》的背景是东方式的,神话也是中国独有的,再加上叙事结构和写作手法太过诡异,普通美国读者特别难以接受。

当然也有个别文学爱好者喜欢,而且喜欢到脑残粉的程度。

今年的普利策奖获得者、未来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美国民族戏剧奠基人尤金·奥尼尔,就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公开表示:

“中国的周赫煊,是继卡夫卡后最伟大的现代派文学家。他们的作品,情节支离破碎,思路不连贯,跳跃性很大,语言的象征意义极强。这或许就是《神女》在美国不受欢迎的原因,因为普通读者很难理解其中的寓意。但只要你坚持读下去,就会领略到其中的美妙,那深刻的批判、独到的见解,以及入木三分的刻画,将带你进入一个梦幻离奇的世界。在读完《神女》后,我又专门找了许多关于中国社会状况的书籍研究,然后再来读这本书,体会就更加深刻了……这是一部可以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品,我强烈推荐阅读。”

第二百二十四章 校长

张作霖死讯公开后的第五天,常凯申终于动身北上。

他从南京出发,先是去了一趟武汉,随行人员有吴稚晖、张静江等人。沿京汉线一直往北,途中又接见了李宗仁、冯玉祥等将领,然后折道天津,最终目的地是北平。

常凯申在天津要停留好几天,这涉及到北伐军各系的权利斗争。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北伐部队自然也不例外。如今河北、河南、山东等地的地盘划分,都是经过各种妥协的产物,也为今后的中原大战埋下伏笔。

如今河北、山东还盘踞着不少直鲁联军残部,为了收编这些军阀,各方真是煞费苦心。

那些残余军阀势力也痛苦啊,他们想投降,问题是不知道该向谁投降。

就拿最近来说,常凯申来天津后,便密令手下与徐源泉(奉军旁系将领)、孙殿英接触。

徐源泉和孙殿英两人,当即答应接受第一集团军番号,但阎锡山也来劝降他们,而且阎锡山的部队就在附近。于是乎,徐源泉、孙殿英又改投第三集团军(阎锡山系),生怕惹怒了阎锡山会被攻击。

常凯申知道此事后,立即许以各种好处,徐源泉、孙殿英随即反悔,再度投降了常校长的第一集团军。

说穿了,常凯申这次来北方开会,开的就是分赃大会,收编北洋残部只是个开始。

“娘希匹!”

利顺德饭店内。

常凯申读完电报骂了一句,恼火地说:“这些兵头子,有奶便是娘!通知雪竹(何成濬),让他再许诺给徐源泉、孙殿英每人5万元军费。我们是中央政府,肯定比阎老西大方!”

“是!”传令官敬礼退去。

侍从副官陈修和敲门进来说:“校长,美国记者哈雷特·阿班,以及周赫煊求见!”

常凯申一听是美国记者,立即整理衣袖,身子站得笔挺说:“世爵,帮我看看,还有哪里不对的?”

陈修和笑道:“特别精神威风。”

“请他们进来吧。”常凯申满意地说。

当周赫煊跟阿班进屋时,常凯申已经端坐在沙发上,手里捧着一本《土耳其革命史》。由于阅读太“专心致志”,连有人进来他都不知道。

“校长,阿班先生和周先生来了。”陈修和走过去提醒道。

常凯申这才放下书籍,笑着站起来跟客人握手:“两位请坐!”

哈雷特·阿班笑道:“常司令你好,我希望能给你做个专访,谈谈你对中国革命的想法,以及对中国未来的展望。”

“可以。”常凯申见阿班脖子上挂着相机,建议说,“我们先拍照吧。”

哈雷特·阿班看了看屋里的光线,他拉开窗帘说:“司令阁下,请你面朝窗户,这样感觉更自然。”

常凯申从善如流,又把那本《土耳其革命史》拿在手里,摆出个看似很随和的微笑。

“头再往上抬一点,很好,就是这样!”

“咔嚓,咔嚓!”

那边不停地拍照,周赫煊闲来无事,盯着陈修和多看了几眼。嗯,这位也是社会主义信徒。

事实上,20年代的中国,有很多进步人士都是社会主义者(非共产主义)。他们认为当下的首要任务,便是建设国家,发展国力,主张整个社会应该作为整体,由社会拥有、控制并管理产品、资本、土地等,再将利益分配给国民。

周赫煊在《枪炮、细菌与钢铁》中的政治思想,也是有很多赞同者的。只不过这些赞同者,通常属于实干派,不喜欢、也不想参与笔仗骂战。

哈雷特·阿班给常凯申照完相,很快就进入了采访阶段。他没有直奔主题,而是说起闲话,看了眼对方手里的书问:“常司令平时喜欢读什么书?”

常凯申笑着说:“我读书不拘一格,政治、军事著作当然是首选,社会、经济类作品也有涉猎。我喜欢中国传统的四书五经,也对西方哲学、心理学感兴趣。”
首节 上一节 267/1210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全面战争之铁血军阀

下一篇:盛世中华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