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民国之文豪崛起

民国之文豪崛起 第35节


李寿民领头去找饭馆,周赫煊坏笑着低声怂恿:“喜欢就别怂,大着胆子去追,我支持你!”

李寿民翻翻白眼,颇为无语地说:“赫煊兄,你想多了。”

周赫煊自讨个没趣儿,懒得再跟李寿民废话,掏出香烟吞云吐雾起来。

孟小冬挥手拍散飘来的烟雾,主动出声问:“听说周先生在褚大帅麾下做事?”

“算是吧。”周赫煊苦笑道,他的身份确实有点尴尬。

孟小冬说:“褚大帅在天津的所作所为,你就没有劝劝吗?”

李寿民帮周赫煊解释道:“赫煊兄也是身不由己,被褚大帅强抓去应差的,他哪能说得上话?”

“这倒也是。”孟小冬点点头。她当年就是被南方某位大帅看上,不肯屈服才逃到天津的,深知这些军阀头子有多么难打交道。

新明大戏院就是后世的人民艺术剧院,附近酒肆密布、热闹非凡,娱乐休闲场所众多,是天津中产阶级吃喝玩乐的好地方,褚玉璞的横征暴敛似乎都没影响到这里的繁华。

众人没走多远,就看到有人在路边耍把式卖艺,里里外外围了二三十号人看热闹。

“好!”

“再来一个!”

虽然看不清里面的情况,但只凭那轰然叫好声,就知道那边的表演很精彩。

就在这时,反派登场了。

“嘛呢?干嘛呢?”

七八个混混提着棍子来势汹汹,围观人群连忙退散,生怕被殃及池鱼。但他们又不愿走远,站在边上指指点点继续看好戏,活像鲁迅先生笔下的冷血国民。

等人群散开,周赫煊才看清里面的情况。那是两个矮壮精瘦的汉子,浑身皮肤黝黑发亮,穿着洗得发旧、满是补丁的短褂,地上还搁着两把红缨枪。

混混头子把红缨枪踢开,大声呵斥道:“谁许你在这里耍把式的?拜过码头没有!”

其中一个汉子抱拳见礼,开口就是山西口音:“额们兄弟只想讨口饭吃,有什么坏了规矩的地方,还请各位见谅。”

“见个屁谅!从谦德庄(天津人民公园)到这边,都是李爷的地盘,哪个跑江湖的敢不去拜码头?”混混头子指着地上的赏钱吼道,“钱都捡起来带走,把这两个外乡人狠狠打一顿!”

周赫煊见此苦笑着摇摇头,这种事情太多了,他不想管,也管不过来。

但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却完全出乎周赫煊的意料——

那群混混刚准备上去抢钱,之前没说话的卖艺汉子突然站出来,大喝道:“谁敢动一个试试!”

“给我往死里打!”混混头子大呼小叫。

双方立即战作一团,两个卖艺汉子的招式很普通,不像电影里演得那么花哨。但他们每打出一拳,都会放倒一个混混,是真的放倒,爬都爬不起来那种。

周赫煊看得目瞪口呆,他见到真功夫了!

混混头子终于感到害怕,手忙脚乱地掏出只铁哨子,塞进嘴里吹响:“吁!!!!!”

警察来得好快,哨声传出还不到一分钟,就有两个黑皮子大盖帽冲到现场,举枪对准卖艺汉子大喝:“不许动!”

好吧,警察是来帮混混的。

第三十二章 二等二级中校副官周赫煊是也

为什么警察要偏帮混混呢?

不是所谓的保护伞,而是他们本就属于同一个帮会。

谦德庄在晚清时还臭坑遍布、芦苇丛生,后来李家建起了私人花园,占地二百余亩,即为后世的天津人民公园。1917年河北发大水,大量灾民逃来天津,谦德庄这边渐渐形成居民聚落,到如今已然修通街道,日益繁华。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这块地头鱼龙混杂,帮派混混也特别多。

此地最初是韩慕莲父子的地盘,他们暗设宝局,招赌宿娼,抽头渔利,真可谓财源滚滚。后来出了个叫李珍的大混混,他是青帮首领白云生的门徒,悟字辈,生生靠武力把谦德庄给抢过来。

天津混混界有个传统叫“卖味”,也称“卖打”。

因为开宝局属非法交易,有人闹事不好报官,任其折腾又麻烦无穷。于是有混混找上门来,宝局肯定要打,但不能打死,所以渐渐就形成了一个规矩。只要混混挺过挨打那一关,伤愈之后,就能每天在宝局领到一两吊钱,名为“拿挂钱”,江湖切口叫“拿毛钿”。

挨的打越多,混混赚的钱也越多,名气也就越大,渐渐摸索出一条具有天津特色的江湖混混发展道路。

李珍是个拥有革命精神的混混,勇于打破封建陋俗。他在占下谦德庄的地盘后,开山门大摆香堂,陆续召集青帮门徒500多人,敲诈勒索无恶不作。有上门讨打的混混他就真打,打得你生活不能自理,再敢来就继续打,一分钱也别想拿到!

唉,天津混混界的“卖味”传统就此断绝,连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机会都没有。

李珍还成立了保安公司,花钱买通乡所(类似警察分局)的署员,办下来几套警服和步枪,自己在地盘里建小局子(相当于派出所),很快就把业务发展到新明大戏院这边。

也即是说,眼前这几条街的派出所都是李珍私人开的,那些混混也是李珍的手下,真真的警匪一家亲。

刚才还大杀四方的两个卖艺汉子,被警察拿枪一指,瞬间就怂了。

武功再高也怕火器啊!

“双手抱头,都给我趴下!”警察厉声大喝道。
首节 上一节 35/1210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全面战争之铁血军阀

下一篇:盛世中华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