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民国之文豪崛起

民国之文豪崛起 第353节


薛颠点头说:“大部分是假的,但还是可以强身健体,多练几年对付普通人绰绰有余。真想登堂入室,学习秘传法门,那必须有资质、有品行才可,这种杀人的招法可不能乱传。”

“李景林公布的武当剑法也是假的?”周赫煊问。

“那倒是真的。”薛颠无语道,“李大帅把修炼法门也一并公开了,并不仅仅只有套路。不过嘛,他是军阀,不靠武术吃饭,自然对这个无所谓。”

周赫煊继续问道:“你跟李景林谁更厉害?”

薛颠自信地说:“不用兵器的话,我一分钟内就可以杀死他。他如果用剑,我也可以用刀,也是几分钟可以解决。”

“他那么糟糕?”周赫煊问。

薛颠笑道:“他当然糟糕啊,看他走路虚浮,就知道平时疏于练习。再加上年老力衰,连你那个姓孙的护卫,都能轻松打赢李大帅,他只不过名头响亮而已。”

好嘛,原来所谓的“剑仙”,实战居然那么悲剧。

这个薛颠可惜了,再过几年就要信奉“一贯道”,沉溺于封建迷信不可自拔,最后在新中国被枪毙。他那一派的武术也随之失传,包括他自创的形意拳象形式。

第二百九十八章 剑掌无双周赫煊

4月1日。

这是天津县国术馆成立的日子,地址就在天津东马路东门南公安局运动场旁,隔壁不远即是河北省国术馆。

天津在北伐胜利后,就被南京政府设为特别市,有点类似于后世的直辖市。

但为毛还有天津县呢?

天津县隶属于河北省,县治设在灰堆,也即后世天津河西区土城一带。

周赫煊来到国术馆门口时,这里已经站了许多围观群众。

薛颠介绍道:“周先生,这位是天津公安局局长曾廷毅先生,也是我们国术馆的名誉馆长!”

周赫煊抱拳道:“曾局长好!”

“周先生好。”曾廷毅颇为热情地说。

曾廷毅是傅作义的人,自然也是阎锡山的人。他虽然不知道周赫煊是阎锡山座上客,但周赫煊在天津名望很高,自然是需要结交的。

薛颠又介绍道:“周先生,这位是天津县长李少微先生,也是我们国术馆的馆长。”

“李县长好。”

“周先生,久仰大名!”

请这位李县长来做馆长,跟请周赫煊做荣誉副馆长一样,都是拿来充门面的。李少微对此并不上心,后来只做了几天馆长便卸任,由形意拳高手高志仁接替。

但这些人都不管事,真正负责国术馆日常事务的,还是副馆长、教导主任薛颠。

天津不但混混多,习武的人也很多。

自天津中华武士会解体后,天津涌现出各种五花八门的武术团体。什么国术研究会、通臂拳术社、风云国术社、修武国术社、国术研究社、道德武术社、青年国术社……等等等等,至少有数十家之多。

再加上乱七八糟的武馆,如果有拳师能博得“津门第一”的名头,那放在全中国也可排进前列。

南京国民政府很重视武术发展,以至于政治上的派系斗争也延续到国术馆中。比如天津市国术馆,就跟河北省国术馆闹得很僵,前者是南京政府支持的,后者是阎锡山支持的。

天津市国术馆甚至用下三滥的手段,打着河北省国术馆的名号招摇撞骗,目的自然是为了抹黑对手。

现在成立的天津县国术馆,同样有阎锡山支持,貌似想二打一怼死天津市国术馆。

再来说说南京那边,去年底政府甚至组织了武术国考,现在连国术馆当教练都要执照。而没有通过国考发执照的,不得组建国术馆,只能组建国术社,或者研究会。

去年底,还有一场全国性的武术大赛,很有些武术打假的性质。

不管你名气多响亮,不管你年龄有多大,通通给我上台去打,表现太差的一律吊销教练执照。

那场比赛完全打出了火气,各路名师大家、高僧异道纷纷登场,伤经断骨时有发生,有人干脆抬来棺材参赛。

然而结果让人很意外……

众多声名远播的高手露出原形,像少林大师赵鑫洲、鹰爪大师陈子正、八卦名家贾凤鸣、八卦名家高凤岭、形意八卦名家左振英、查拳高手于振声、太极名家吴图南等,居然只通过了预赛,也即是说仅仅获得比赛资格而已。

闻名全国的武术高手万籁声,在比赛中仅获得中等评价。

简直要笑死人,那些所谓的高手估计把自己都忽悠瘸了,在门下弟子的吹捧中,真自以为天下无敌。

所以说形意拳牛逼呢,修习形意拳的朱国禄、朱国福、朱国祯三兄弟,都在这场比赛中名列前茅,被人誉为“朱家三虎”。他们一战成名,从之前跑江湖卖艺的臭把式,摇身变成受人敬仰的军中教习。

传统武术不能打?

这些人可就是打出来的,没有丝毫水分。

至于后世牛逼哄哄的咏春拳,呵呵,参赛的倒有几个,只是那结果嘛……不提也罢。

不仅是咏春,所有的南拳派别,皆在全国武术大赛中败北。

也有人解释说,南拳短打属于刺客拳,不适合在擂台上使用。不管如何,反正南拳在全国武术大赛上,遇到大开大合的北方拳种,都只剩下挨打的份。败得很惨——太极拳也是如此,什么以柔克刚,什么四两拨千斤,一上擂台全用不出来。
首节 上一节 353/1210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全面战争之铁血军阀

下一篇:盛世中华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