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民国之文豪崛起

民国之文豪崛起 第401节


事实上,爱因斯坦早在三年前,就在反法斯西宣言上签名,并当选国际反帝大同盟的荣誉主席。他在思想上是左派人物,认同共产主义理念,支持苏联,反对帝国主义和法西斯。

周赫煊趁机说道:“以中国目前的国力来看,是很难抵挡日本入侵的。我们不仅要发展工业,更要发展科学,中国去年建成了两所国家级的研究院。目前还只是草创,学术水平有限,正需要有着丰富经验的科学家指导。如果可能的话,我希望爱因斯坦先生,能够前往中国进行学术交流活动。甚至,能够担任中国两所研究院的荣誉会员。”

爱因斯坦的性格并不孤僻,他很乐意做学术交流和担任各种荣誉职务。这几年来,爱因斯坦几乎每年都要外出访问,南美、北美、中东、苏联到处跑,甚至还是希伯莱大学的董事、苏联科学院的院士。

如果周赫煊不发出邀请的话,爱因斯坦今年夏天就要跟泰戈尔讨论真理,冬天又跑去美国访问,甚至还跟印第安土著一起俏皮合影,并在“国际妇女和平与自由联盟”的世界裁军声明上签字。

这是个闲不住的主儿,他已经步入晚年,该发表的科学理论基本上都发表了,大量精力用于社会活动,在科学研究中下的功夫急剧减少。

爱因斯坦仔细考虑后说:“我在五月份以前,都比较有时间。”

周赫煊笑道:“那我们下个月出发如何?从苏联坐火车过去,可以节约不少的时间。”

“没问题,就这么说定了。”爱因斯坦道。

爱因斯坦甚至已经有了计划,在中国旅行结束后,他可以顺道去日本,再坐船前往美国,不必浪费丝毫的时间。

周赫煊辞别爱因斯坦后,立即拍电报给法国的李石曾,以及在国内的蔡元培,让他们准备好接待计划。

李石曾和蔡元培得到消息欣喜不已,蔡元培立即通知南京国民政府。

南京国民政府对此极为重视,教育部、外交部等部门立刻行动起来,国内诸多名人学者也纷纷响应,希望能够参与爱因斯坦的接待陪同工作。各大高校更是差点打起来,都希望邀请爱因斯坦到自己学校讲学。

周赫煊又在蒋作宾的陪同下,一起拜访了苏联驻德大使。

最终决定,众人在2月初启程,先去莫斯科跑一趟,然后沿西伯利亚铁路回国。

就在他们踏上火车时,远在美国那边,《泰坦尼克号》终于出版了。

第三百三十九章 全民热议

梅兰芳在美国的巡回演出还没有结束,他从纽约、芝加哥、旧金山等城市,一路演出至洛杉矶。在演出的同时,梅兰芳还被波莫纳大学和南加州大学授予文学博士学位。

甚至,梅兰芳还跟好莱坞的“影坛三杰”成为好朋友——卓别林、范朋克和碧克馥。

《洛杉矶时报》评价京剧道:“中国戏剧不是写实的真,而是艺术的真,是一种有规律的表演法,比生活的真更加深切。”

梅兰芳在洛杉矶连演十多场,场场爆满,丝毫不受经济危机的影响。他还受邀到南加大进行讲学,讲述表演技巧和戏剧艺术,赢得南加大师生的高度赞誉——梅兰芳已经先后在美国七所大学进行座谈、演说和讲学。

这天,梅兰芳在卓别林的别墅里,探讨起京剧中的丑角。

梅兰芳说道:“用中国戏曲界的行话来说,就是无丑不成戏。丑角分文丑和武丑,文丑以念白和做工为主,武丑以动作为主。说穿了,就是利用台词和动作的夸张性表演,进而取得特殊的戏剧效果。”

在翻译转述之后,卓别林点头道:“这跟西方的幽默喜剧很类似。”

梅兰芳说:“中国戏剧讲究火候,就拿丑角来说。火候不足,让人笑不出来,火候过旺,又难免让人出戏。”

“是的,幽默剧也是这样。”卓别林说,“用力不足,难以打动观众,用力过火,就会让人觉得尴尬。”

讨论了一番丑角和幽默戏,两人又聊起表演。梅兰芳说演员站在舞台上,就是另一个人生,卓别林对此很赞同,说这是对表演角色的全身份投入。

聊到中午,梅兰芳在卓别林家中用完午餐,两人相约去剧院看舞台剧表演。

舞台剧门票比电影票贵得多,在经济不景气的大环境下,观众数量越来越少,只有百老汇那边的顶级演出还算红火。

看完演出,梅兰芳与翻译一起回到旅馆,张彭春见面就说:“鹤鸣,周先生又出新书了。”

“噢?《狗官》也在美国发行了吗?”梅兰芳坐下问。

“不是《狗官》,是《泰坦尼克号》,一部科幻爱情悲剧。”张彭春拿出崭新的小说笑道。

张彭春对梅兰芳的全美巡回演出贡献颇大,他担任梅剧团艺术指导,根据美国人的审美需求,建议梅兰芳对剧目做适当的改动。这种改动非常成功,引起美国观众的极大兴趣,如果按照原汁原味的京剧来演,可能效果会大打折扣。

梅兰芳拿过来一看,发现是全英文的,只能对翻译说:“钟小友,你能帮我读一下吗?”

“当然可以。”翻译叫钟鹏飞,是南加大的留学生,当场便捧着小说用中文念起来。

梅兰芳闭着眼睛听小说,刚开始的未来情节让他很诧异,但小说进入正题后,梅兰芳很快便沉浸在这爱情故事当中。

周赫煊在写小说时,对各种配角人物进行了扩展。比如老绅士、乐手、船长、暴发户太太等等人物,描写得更加形象丰满。特别是那个暴发户肥婆,简直堪称搞笑担当,每次出场的言行都让人忍俊不禁,她粗鲁、简单、直率,而又善良,角色塑造得非常讨喜。

让梅兰芳感触最深的,是乘客和船员忙着逃生时,船上乐手战战兢兢地演奏乐曲。当他们得知没有救生艇后,从害怕、担忧变得淡定,悠然地进行生命中最后一次合作演出。

晚饭结束后,翻译继续念读,一直读到晚上11点才停下。第二天上午,梅兰芳又继续听这个故事,直到半下午才把故事讲完。

梅兰芳说:“虽然故事发生在西方,但如此扣人心弦,中国人听来也大受感动。”

张彭春属于话剧专家,他说:“我在阅读《泰坦尼克号》后,便产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这个故事,完全可以改编成舞台剧!”

梅兰芳开玩笑道:“也可以改成京剧演出。”

张彭春正色道:“我打算跟百老汇合作,将这出戏改为歌剧或者话剧,必然大受欢迎。”

其实不止张彭春有这个想法,美国民族戏剧奠基人、未来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尤金·奥尼尔,此刻同样生出把《泰坦尼克号》改编成舞台剧的念头。

“在奥尼尔之前,美国只有剧场;在奥尼尔之后,美国才有戏剧。”这是美国评论界对尤金·奥尼尔的评价。

奥尼尔年轻时一直在流浪,去过南美、到过非洲。他淘过金,当过水手、小职员和无业游民,回美国后也做过临时演员,26岁跑去哈佛大学旁听戏剧技巧课程,就在半年前,41岁奥尼尔终于拿到耶鲁大学的荣誉博士学位。
首节 上一节 401/1210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全面战争之铁血军阀

下一篇:盛世中华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