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民国之文豪崛起

民国之文豪崛起 第452节


“周老弟豪爽!”黄金荣竖起大拇指。

张啸林皮笑肉不笑的坐在那里,把玩着酒杯也不说话,冷冷地看着杜月笙。

周赫煊对杜月笙此人还是很感兴趣的,虽然没读过书,却能自己领悟许多道理,说出些话来很有哲学味道。

杜月笙的经典语录太多了,都是话糙理不糙的,比如:不要怕被人利用,人家利用你,说明你还有用;头等人,有本事,没脾气,二等人,有本事,有脾气,末等人,没本事,大脾气;不吸烟饮酒的人,大都是对自己严格要求的人,一般可托终生。凡迷恋酒色财气烟(鸦片)者,一定要小心。

杜月笙最最经典的就是“夜壶论”,他把帮会自比为夜壶,尿急的时候被人(常凯申)拿出来用用,用完就塞回床底下见不得人。

这个人做了许多坏事,难得的是大义不亏。日本人攻打上海时,他曾出人出钱组建抗日别动队,拉起2000人的队伍协助国军作战,之后又协助戴笠多次暗杀汉奸。

杜月笙还有一句名言是:如果日本人利用租界打中国人,我杜月笙要在两个小时内把租界全部毁灭!

酒桌上觥筹交错,杜月笙和黄金荣都笑得很欢,唯独张啸林一直不咋说话。

张啸林这家伙有点愣,遇事喜欢正面刚,也藏不住什么心事。

就拿斧头帮王亚樵来说,前两年王亚樵当众抽了上海警备司令两耳光,警备司令还不敢还手。黄金荣看到以后,立即回去约束手下,说大家都别去惹斧头帮,那都是些不要命的。

杜月笙同样不愿招惹王亚樵,遇到冲突都主动退让,生怕斧头帮要乱来。

唯独张啸林,遇事坚决不肯退让。就在两年以后,王亚樵因“江安轮事件”与杜月笙、张啸林结仇,杜月笙想的是妥协解决矛盾。而张啸林呢,居然想派人暗杀王亚樵。

这尼玛不搞笑吗?

王亚樵的外号就叫“暗杀大王”,人家连常凯申、汪兆铭都敢暗杀,死在王亚樵手里的政府高官两只手加起来都不能数完,国党还一直拿他没办法。

张啸林居然想暗杀王亚樵,简直就是关公门前耍大刀。

结果王亚樵派人把张啸林家的后院围墙炸了个窟窿,又带着500多个斧头帮成员强行接管江安轮。张啸林对此毫无办法,最后还是杜月笙赶到码头,亲自与王亚樵交涉才解决的。

就如杜月笙所说:英雄不怕出身低,关键要有一个好脑子。

脑子是个好东西,可惜张啸林没有。

黄金荣能活到新中国为人民群众扫大街,杜月笙能在香港善终,唯独张啸林当汉奸后死于暗杀,这就叫脑子决定命运。

第三百八十三章 做事漂亮

有人说,杜月笙、黄金荣和张啸林三人曾结拜为兄弟,那是绝对不可能的。

黄金荣乃青帮大字辈长老,杜月笙、张啸林以前都是他的手下,这样都结拜得多丢脸啊。倒是杜月笙和张啸林二人,曾以兄弟相称,但最近几年的各种小冲突越来越多。

他们三个表面上和和气气,还合伙开办三鑫公司,垄断上海滩的鸦片生意。但说穿了,这家三鑫公司,其实就相当于划分地盘,把帮派利益纠纷用公司方式来处理。

大矛盾没有,小矛盾却不断。

特别是最近几年,杜月笙攀上常凯申后,影响力越来越大,被公认为上海青帮领袖。

黄金荣年纪大了,懒得去争那些虚名,反正有银子赚即可。张啸林却心里不爽,他出道比杜月笙早,辈分比杜月笙高,却一直被杜月笙压得抬不起头。

干又干不过,张啸林只能占些口头便宜,“阿笙阿笙”的叫着,处处以长辈大哥自居。

杜月笙虽然对此不太在意,但也难免膈应,今天这样安排座次,就是在故意敲打张啸林。等再过几年,杜月笙的实力越来越强,张啸林连小动作都不敢做了,直到日本人占领上海,他当了汉奸才敢继续跳。

杜月笙昨天问了些关于周赫煊的事迹,他吹捧说:“荣爷,啸林兄,周先生可不简单啊,他预言了美国大股灾,美国佬把他当神仙看待。”

“哪里哪里。”周赫煊好笑道,“神仙不至于,只是美国佬给我改了个外号,叫他娘的什么远东巫师。”

黄金荣乐道:“哈哈,都差不多。”

张啸林也玩过金融投机,他忍不住开口问:“既然能预言股灾,周老弟赚了不少美元吧?”

周赫煊模棱两可道:“是赚了一点点。”

“难怪周老弟那么大手笔,一年捐十多万资助留学生。黄某佩服!”黄金荣赞叹说。

杜月笙再次举杯:“来,为周兄的捐资助学再干一杯。”

周赫煊倒不怕在三位大佬面前露财,他们属于有身份的地头蛇,是要讲规矩的,不会向周赫煊这种名人下手。反倒是那些江湖亡命徒和小蟊贼需要留心,为了钱什么都干得出来。

张啸林有些眼热,请教道:“周老弟,你好像对金融投资很在行,有没有兴趣合伙玩几把?”

周赫煊摆手道:“中国的证券市场不成熟,都操控在财团和政客手里,我可不敢跟他们玩。”

“对对对,那东西还是少碰为妙。”杜月笙是深有感触啊,他的手下把银行存款都拿去投机了,结果一下子就亏损50多万。

“唉。”张啸林叫苦说,“我还以为中央军能够打胜仗,屯了不少军用券,现在可好,那些票券才两个月就跌了4成有余。”

军用券就是打仗时发行的债券,通常以地方税收做抵押,强行摊派给老百姓(特别是商人)。拿到军用券以后,人们通常会低价抛售掉,而有些投机者则趁机收购囤积。

发行军用券的那方势力如果失败,轻则债券贬值,重则变成一堆废纸。但如果发行方获胜,那么债券就会升值,风险和利润都非常巨大。

像周赫煊的《大公报》,就被阎锡山摊派有晋票,等再过几个月,这些票劵用来擦屁股都嫌膈得慌。

周赫煊笑着说:“啸林兄别心急,你屯的那些中央军用券,再过段时间就能涨上去。”

“真的?”张啸林喜道。
首节 上一节 452/1210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全面战争之铁血军阀

下一篇:盛世中华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