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民国之文豪崛起

民国之文豪崛起 第524节


土肥原贤二愤怒地说:“周赫煊不能杀,他是非常关键的人物。天皇是有口谕的,一定要把周赫煊的背景调查清楚,你要劫持婉容我不管,但不许对周赫煊动手。”

“天皇口谕?呵呵,我没听过。”川岛芳子轻笑起来。

土肥原贤二死不松口:“特务人员,必须遵守最基本的原则。那颗暗子动不得,周赫煊也动不得,剩下的随便你怎么搞。我可以另派人手给你,一个在天津潜伏了20年的老特务。你好自为之!”

“成交!”川岛芳子微笑说。

土肥原贤二说道:“你去天津法租界的德隆洋行,找那里一个姓方的副经理。他会暗示你对口令,你回答八月初七即可。”

第四百五十章 遇到同行

天津,河北女子师范学院(河北师大前身)。

美术教员苏吉亨提着皮包离开学校,他还没来得及招手喊黄包车,突然一辆福特牌小轿车在他面前停下。

车窗玻璃缓缓降下,一个西装革履的中年人说:“请问,你是苏吉亨苏老师吗?”

“我是苏吉亨,你是谁?”苏吉亨一头雾水道。

中年男子热情地递上一张名片,笑道:“我叫方渐舟,德隆洋行副经理,也是令师的忠实画迷。”

“原来是方经理,你好你好!”苏吉亨收起名片。

方渐舟从轿车下来,与苏吉亨握手道:“我很仰慕令师陈师曾先生,可惜陈老先生过早去世,真是让人惋惜。”

苏吉亨哀叹道:“是啊,老师精通古今画法,渭青先生(齐白石)也对他钦佩有加,怎奈英年早逝。”

方渐舟话题一转,说道:“陈老先生虽然已经去世,但幸好他留下了优秀的弟子。前些日子,我有幸欣赏到苏先生画作,顿时惊为天人。今天我正好来附近办事,看到苏先生颇为面熟,因此冒昧打扰。”

“岂敢岂敢,我只是画坛小卒而已。”苏吉亨谦虚地说。

“苏先生过谦了。”方渐舟说,“难得一次偶遇,要不找个地方坐坐?”

苏吉亨也是个喜欢交朋友的,笑道:“就前面的乐淘茶馆吧。”

两人来到茶馆坐下,方渐舟对苏吉亨大加吹捧,说他是津门第一画家,捧得苏吉亨脑袋晕乎乎的,有些找不到北了。

见火候差不多,方渐舟突然问:“以苏先生的高超技艺,想必创作了很多惊世画作,怎么不办个画展?”

苏吉亨苦笑道:“我也想啊,可办画展需要钱。我一个穷教书的,哪有钱搞个人展出?”

方渐舟豪爽地说:“这有何难?钱的事包在我身上,3000元够不够?”

“够了,够了!绰绰有余。”苏吉亨大喜过望道。

方渐舟不好意思地说:“方先生,不瞒你说。我以前也学过绘画,特别佩服专业的画家。所以呢,我想利用这次画展的机会,多多结交天津的画坛大师。我希望‘绿渠画会’的画家都能来参加这次画展,特别是《三毛流浪记》的作者郭小姐,我可是对她仰慕已久啊。”

苏吉亨已经被个人画展冲昏头脑,当即拍胸脯道:“没问题,包在我身上!”

“如此,多谢了!”方渐舟笑道。

两人又聊了将近一个钟头,商量好月底就开画展,关于场地、费用等诸多事项由方渐舟搞定,而苏吉亨则负责提供画作并邀请画家。

事情谈定,方渐舟主动开车送苏吉亨回家,然后才自己坐着轿车打道回府。

方渐舟家中。

一身男装的川岛芳子正在看书,随口问道:“这个苏吉亨靠谱吗?”

“绝对没问题。”方渐舟笑道,“苏吉亨是陈师曾的爱徒,陈师曾那本《中国绘画史》,就是由苏吉亨整理记录的,而且还负责绘制插图。此人贪图名利,爱交朋友,是天津绿渠画会的创立者之一,婉容就是被他拉进绿渠画会的。他在天津画坛名气不小,但手头没有几个钱,有人愿意帮他办画展,他断然不会拒绝。”

川岛芳子赞道:“还是方先生对天津熟啊,轻而易举就能想出好办法。”

方渐舟自嘲地笑道:“我在天津住了20年之久,长子已经8岁,次子也已经5岁,从来没有接到过上级任务。金先生你要是再不来,我都以为帝国把我忘了。”

“帝国不会忘记任何一位子民。”川岛芳子安抚说。

……

就在两人说话之际,他们的利用对象苏吉亨,已经走进一家杂货铺,对老板说:“一瓶酱油!”

“生抽还是老抽?”老板问。

“凉拌当然用生抽,算了,老抽也给我来一瓶。”苏吉亨道。

老板笑道:“先生,您的酱油来了。”

苏吉亨把一堆铜板拍在柜台上:“老板,钱您收好。”

老板迅速将那些铜板按住,不着痕迹地放进兜里,点头笑道:“客人走好。”

苏吉亨提着两瓶酱油走人,那老板则回到里屋,取出铜板夹着的一张字条,只见上面写道:德隆洋行副经理方渐舟疑似日本间谍,于今月28日帮我开个人画展,地址法租界xx道xx号,对方的目标是废帝皇后婉容。

老板笑眯眯地烧掉字条,自言自语道:“又有生意啰。”

蓝衣社成立才半年,还没有发展到天津。青年画家苏吉亨,以及这位杂货铺老板,都是北伐时期留下的秘密情报人员。

北伐期间,国党向华北地区投放了上千名谍报和政工人员,并且又吸纳收买了一些当地人。北伐结束后,有些情报人员就潜伏下来,充做国党地方党部的耳目——他们的主要任务是监视军阀和赤党。
首节 上一节 524/1210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全面战争之铁血军阀

下一篇:盛世中华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