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民国之文豪崛起

民国之文豪崛起 第547节


周赫煊道:“中央必须做好长期抗战准备。就像戴任老先生说的那样,几年之后,日军必定卷土重来,那个时候就不是和谈能够解决的了。那是国战,双方死伤数以千万计的国战,大半个中国都要化为一片焦土。”

“周先生危言耸听了,断不至于如此。”汪兆铭突然插话。

周赫煊直接无视汪兆铭,对常凯申说:“中国当务之急,一是建设国家,以备未来之大战;二是交好欧美列强,予日本以外交压力;三是和苏联恢复邦交,予日本以地缘军事压力。”

常凯申点头赞赏道:“周先生所说的,都是老成谋国之策。”

事实上,颜惠庆已经在暗中和苏联接触了,只是中央政府对此的态度摇摆不定,生怕和苏联复交会得罪英美等国。

周赫煊说:“委员长先生,我还有个建议。中国与苏联复交之时,应当主张收回黑瞎子岛。黑瞎子岛在中东路事件后,一直被苏联非法驻兵占领,他们肯定不会轻易归还。中国可以承诺苏联驻兵,但岛屿主权必须归属中方,这一点应该以文件形式确立下来。苏联急需获得国际认可,他们是愿意和中国复交的,有了中国的官方认可,他们在黑瞎子岛的驻军也有合法依据,这对双方而言皆大欢喜。”

“嗯,我知道了。”常凯申的语气明显在敷衍,他估计连黑瞎子岛在哪儿都不清楚,更看不上那几个边境破岛屿。

周赫煊对此很无奈,他也不指望常凯申,准备直接写信给内日瓦那边的颜惠庆,一定要把黑瞎子岛的主权弄回来,这可是持续到21世纪的领土争端啊。

周赫煊继续说道:“下月底在欧洲有个国际非战会议,爱因斯坦先生已经写信邀请我参加。我会尽量在国际上进行呼吁,希望能得到一些国际反战人士的支持。”

“那就祝周先生一路顺风!”常凯申对这个比较重视,他拿不准日本是否撤兵,能激起国际同情也是好的。

周赫煊道:“我要说的就是这些,已经讲完了。”

“周先生的发言很精彩。”常凯申带头鼓掌肯定。

跟那些不着四六的民主人士比起来,周赫煊明显更顺眼得多,至少不是在说大话空话,常凯申对周赫煊还是比较欣赏的。

大会很快宣布圆满结束,当晚周赫煊被常凯申召见,两人秘密讨论了一番中日问题,具体谈些什么谁都不清楚。

说两个问题:

第一,这几章提到的淞沪之战,不是七七事变后的淞沪会战,是一二八事变引起的战争。

第二,美国谈自由,苏联谈民主,这种观点是以讹传讹。苏联颁布的宪法,并没有任何提到“民主”的地方,因为苏联标榜“无产阶级专政”,从政治和意识形态上比民主更高级。苏联后来宣传的民主,是二战后对罗斯福的回应,是专指苏联在中东欧建立民主政权,跟苏联本身的政体没有半毛钱关系。

第四百七十二章 青年党

张君劢由于太过失望,没等国难会议结束,就提前离开了洛阳。

同样作为要求立宪的民主人士,以李璜为代表的青年党,则从头到尾留下来给汪兆铭添堵,期间毫不掩饰地在大会上抨击国党独裁专制。

在准备返回天津的当天上午,李璜特意前来拜访周赫煊,见面就问:“周先生,你对国家主义有什么看法?”

周赫煊笑道:“国家主义是个很好的哲学理念和政治学说。”

李璜有些不高兴:“仅仅只是理念和学说吗?”

“是的,国家主义的概念太泛化了,在真正施政时很难取得效果。”周赫煊点头道。

民国时期有太多的主义,比如李璜就信奉国家主义,并和曾琦等人在巴黎创建“中国青年党”。青年党发展至今,已成为继国党、共党之外的中国第三大党,不仅在国内20多个省拥有党支部,还在德国、比利时、法国等地拥有海外支部。

直到抗战胜利后,青年党的发展势头就更恐怖,只湖南一省的正式党员就有2万多人、预备党员1万多人,且湖南省的青年党部实力只能排全国第五。

“中国青年党”为何发展如此顺利?

很简单,就是因为信奉国家主义。

国家主义和无政府主义刚好相反,他们主张一切为了国家,国家主权、国家利益和国家安全是神圣而不可侵犯的。为了国家,可以抛弃个人私利,为了国家,任何团体和阶级都是可以牺牲的。

不管你信奉什么思想,隶属于哪个阶层,都可以成为“国家主义者”。

他们也主张由国家控制重要资源,有计划的进行社会分配,特别强调应由国家掌握教育、卫生等公共体系。国家不仅要负责发展国力,还要负责照顾弱势群体,控制平衡社会的各个阶层和力量。

这听起来跟“社会主义”和“国家社会主义”很类似,但其实有很大区别。“国家主义”并不排斥资本家,只是主张限制和控制资产阶级;“国家主义”也不反对官僚政治,只是反对贪污腐败;甚至如果军事独裁有利于国家的话,极端的“国家主义者”还会支持这种政体。

正因如此,信奉“国家主义”的中国青年党,才会在短短数年时间内发展成为中国第三大党。特别是张学良手下的军政官员,好多都属于青年党的党员——比如此时的东北军炮兵司令和北平教育局长。

但“国家主义”理念太过宽泛了,必然导致组织松散,即便执政也不过是第二个国党。

由于“国家主义”和“共产主义”理念对立,青年党和共党属于天生死敌。国共第一次合作时期,青年党创始人之一曾琦,就积极拥护常凯申搞清党运动。

可等到常凯申暴露出独裁嘴脸,曾琦立即变成反蒋派,从20年代末开始,多次策划参与“刺蒋”活动。而常凯申在30年代迫于压力,做样子要搞民主宪政,曾琦又积极参与进去,成为常凯申的拥护者。

做为青年党的创始人和党魁之一,曾琦的表现太过不坚定,反反复复左右摇摆,只有一以贯之的政治理念,严重缺乏一以贯之的政治路线。

所以周赫煊才说“国家主义”是很好的学说理念,但操作起来很难,因为他们没有成熟的治国主张,更没有建立自己的军事武装,空有满腔的爱国热血,最多当个在野党抨击执政党而已。

李璜这次本来想劝周赫煊加入青年党,因为周赫煊的历来表现就是“国家主义者”,他们应该属于同道中人。但现在却听周赫煊不赞成“国家主义”,李璜顿时就不乐意了:“周先生说青年党的主义概念泛化,如今的国党和共党哪个不泛化?国家主义是崇高追求,就像三民主义和共产主义一样,现在短期内肯定无法实现,但有志之士却必须以此为目标去追求理想!”

周赫煊也不争辩,笑道:“咱们还是来说说东北抗日吧?”

李璜说道:“我们青年党正在筹款,已经跟东北民众救国会联系好了,最多两三个月就要组织党员去抗日。”

“那就祝诸位马到成功!”周赫煊抱拳说。

不提青年党坚决反赤的主张,那只是理念不同而已,他们的爱国热情是不容置疑的。

今年7月,李璜就能筹集14万元,带着青年党员北上抗日。其中著名的抗日烈士苗可秀,就是青年党员,其领导的“中国少年铁血军”被日本关东军中将惊呼为“神军”。东北军的第117师,从师长到基层军官,也大部分是青年党,在未来的长城抗战中表现卓著。

周赫煊对此非常感慨,或许只有面对外敌入侵时,中国的众多派系和势力,才能放下各自的分歧,携手起来共御外侮。
首节 上一节 547/1210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全面战争之铁血军阀

下一篇:盛世中华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