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民国之文豪崛起

民国之文豪崛起 第552节


貌似搞学术研究的都喜欢抽烟,爱因斯坦也是个烟鬼,还说什么“烟斗让人思考”。

心理学研究史上,烟瘾最大的是铁钦纳,他甚至说:“一个男人若不会抽烟,就不要指望成为心理学家。”他不仅自己抽,还带着学生抽,结果不抽烟的学生也被逼着做样子抽几根。铁老师的课题研讨会上,常年吞云吐雾,你要问女学生怎么办?嘿,人家根本不允许女学生参加。

至于弗洛伊德抽雪茄,人家是有专业解释的。他认为爱抽烟的人都很可怜,因为在婴儿时期未能充分的吸吮母乳,所以长大以后才用抽烟来弥补这方面的不足,这是本能欲望的满足。

三个老头儿终于慢吞吞来到旅店,弗洛伊德叼着没有点火的雪茄,拍门用德语喊道:“周先生在吗?”

周赫煊开门看到这老头儿,顿时感觉很熟悉,似乎在哪里见过。再往外一瞧,终于发现爱因斯坦和罗曼罗兰,这是欧洲大师组团旅游吗?

爱因斯坦介绍道:“周,这是著名心理学家弗洛伊德,这是著名作家罗曼罗兰。”

周赫煊连忙说道:“三位先生快请进!”

旅店客房里只有两张凳子,罗曼罗兰和爱因斯坦各坐一张。弗洛伊德年纪较大又身体不好,直接坐在舒适的床沿上,周赫煊帮他放好了拐棍,在旁边陪这老头儿坐下。

爱因斯坦一开口就笑道:“周,我上次见到波尔,把你那个量子猫实验说出来,顿时让他哑口无言。现在欧洲研究量子理论的物理学家,都在思考量子猫实验,他们把实验定名为‘周赫煊的猫’。”

周赫煊狂汗道:“我也就是异想天开而已。”

罗曼罗兰说:“我非常喜欢你的《神女》,那本书充满了对人性的拷问,以及对和平自由的向往。你是一位值得尊敬的人道主义作家。”

“哪里哪里。”周赫煊说,“我只是个小作家,您是‘欧洲的良心’。”

罗曼罗兰笑道:“我如果是欧洲的良心,那你就是亚洲的良心。”

在座四人都没有想到,罗曼罗兰就那么一说,以后还真有人把周赫煊称为“亚洲的良心”。

罗曼罗兰又说:“周,对于中国所遭遇的一切,我表示非常同情且愤慨。这次国际非战会议上,我一定帮中国说话,号召全世界一起谴责抵制日本的战争行为!”

“多谢!”周赫煊由衷感谢道。

两人刚说了几句,弗洛伊德就忍不住出声:“周,我也对你的《神女》很感兴趣,我可以帮你做精神分析吗?”

周赫煊愣愣地看着他:“……”

第四百七十七章 修身、治国和心理学

弗洛伊德的学说是颠覆传统的,把数千年来人类社会的伦理道德碾得粉碎。

《梦的解析》出版以后,八年时间总销量只有600本,可想而知其推广难度有多大。《性学三论》的出版,欧洲社会更是把弗洛伊德视为满脑子淫邪思想的下流胚,医学机构甚至联合起来抵制他,导致弗洛伊德成为学界最不受欢迎的人。

直到弗洛伊德都快满60岁了,终于收到美国克拉克大学的邀请,在美国举办了一系列讲座,他本人的学说因此被美国主流社会认可。

弗洛伊德当时是很兴奋的,辛辛苦苦几十年,终于熬出头了。

但也仅此而已,美国的认可,并不代表欧洲的认可。因为美国是科学和艺术的蛮荒之地,欧洲三流学者过去都被奉为上宾,弗洛伊德在欧洲依旧属于歪门邪道。

直至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战争带来的心理创伤,促进了欧洲心理学研究的繁荣进步,弗洛伊德才终于媳妇熬成婆。

为什么弗洛伊德的学术生涯如此坎坷?

很简单,很少有人能正视自己的欲望,更不愿承认自己“肮脏”的一面。

周赫煊同样如此,他才不想被精神分析,那就好像赤条条展现在别人眼前,什么隐私都曝光出来了。他笑嘻嘻地说:“等我出现精神疾病时,再来请你做精神分析吧。”

弗洛伊德说:“周,你这是非常错误的想法。精神分析并不一定要有精神疾病,健康的时候依旧可以进行,它能调整人的思想和情绪状态。就像定期看牙医一样,这是对健康的维护保养。我每天都坚持给自己做精神分析,所以我的精神一直很健康。即便我已经患了口腔癌近十年,经历过多次痛苦的手术,但我却能以平常心对待癌症。”

“抱歉,我还是不希望自己的精神被人研究。”周赫煊婉言拒绝道。

爱因斯坦插话说:“我坚决支持周,人可以自我调节,并不一定需要心理学家来帮忙。”

弗洛伊德耸耸肩:“好吧,我放弃。”

周赫煊笑道:“我们还是来聊聊其他吧,比如历史,或者宗教。”

听到这话,弗洛伊德高兴地说:“你有看我最近几年的研究作品?”

周赫煊道:“略微有些了解。”

弗洛伊德已经快80岁了,但他的心理学研究从未停止,这些年的研究对象,已经从个人转向宗教、社会、文化和历史方面。比如《一种幻想的未来》,就是从心理学角度来探讨宗教,认为宗教是一种幻想,是人类必须摆脱的一种强迫性神经病阶段。又比如《文明及其不满》,主要阐述文明与本能的联系与对立。

弗洛伊德说:“周,我读过你和汤因比的《历史研究》系列论文,你们是从哲学角度分析阐述人类文明。而我试图从心理学角度来研究它,文明是服务于爱欲的过程,爱欲的目标是把人类个体、家庭、种族、民族和国家结合成一个大的统一体,一个人类的统一体,这就是人类文明的本来面目。它源于生存的本能,人类生的本能推动了文明和社会的形成。”

罗曼罗兰道:“我很赞同这个观点,人类的欲望推动着社会和文明发展,但有时候欲望也会带来毁灭和退步。”

“比如战争。”爱因斯坦说。

弗洛伊德道:“战争也源于本能。人类有两大本能,一个是生存本能,一个是死亡本能。死亡本能赋予人类以进攻性和毁灭性,文明的进步就是一种斗争,是爱神与死神之间的斗争,也是生存本能与死亡本能之间的斗争。”

周赫煊皱眉说:“但我觉得,以前的殖民战争,20年前的欧洲大战,以及现在日本侵略中国,都是一个群体对另一个群体掠夺。这种掠夺是在争抢利益空间,也是生存本能在驱使,跟死亡本能没有多大关系。”

“不不不。”弗洛伊德连连摇头,“死亡本能的表现有内外两种,对内表现为消极、自我放逐、自我惩戒、自虐甚至是自杀行为,而对外则表现为破坏与攻击。战争可以算是死亡本能向外发展的终极体现,其中虽然也包含着生存本能因素,但不管有多少理性主义动机,其中的毁灭欲望都占据最大分量。”

周赫煊问道:“那如果一个爱国者,为了保卫国家、保护文化、保护家庭和亲人,自发地踏上战场呢?他的行为也是死亡本能在驱使吗?”

“你说的这个情况很复杂。”弗洛伊德道,“爱国者在踏上战场前,他的动机源于爱的本能,也就是生存本能,这是一种扼制战争的行为。但当他踏上战场以后,一切爱的本能都会被忽略,变成由死亡本能来主导。你在看待这个问题的时候,不应该有善恶的道德观念,要从纯学术的角度来看待。本能就是本能,是人类最原始的欲望,它不应该有善恶之分。只不过,爱的本能带来的影响主要是积极的,而死亡本能带来的影响则主要是消极的。”

罗曼罗兰问:“那如果从心理学角度来分析,要如何制止和避免战争呢?”
首节 上一节 552/1210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全面战争之铁血军阀

下一篇:盛世中华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