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民国之文豪崛起

民国之文豪崛起 第557节


常凯申当初搞裁军计划,其中一个理由就是响应国联裁军号召。而国际裁军运动的主要推动者,就是眼前的阿瑟·亨德森,他两年后还会因此荣获诺贝尔和平奖。

阿瑟·亨德森说道:“周先生,你的《大国崛起》非常精彩,特别是论述并预言世界经济危机那一段。”

周赫煊耸耸肩:“我很抱歉,恰好预言准确了,现在大家都得过苦日子。”

阿瑟·亨德森笑着说:“世界经济危机又不是你带来的,何必自责?倒是在世界和平方面,我听马莱爵士说,你认为第二次世界大战无可避免。”

“是的,确实如此。”周赫煊道。

“但愿不要又被你预言准确。”阿瑟·亨德森叹息道。这老头是真正的和平主义者,担任英国外交部长时推动国际裁军,辞职之后依旧反战,甚至他还会跑去劝希特勒裁军。

劝说希特勒裁军……

周赫煊说:“虽然我也希望世界和平,但恐怕战争的脚步已经越走越近了。”

“我知道,所以非常忧虑,上一次大战已经死了太多人。”阿瑟·亨德森感到很无奈,他虽然想法天真,希望靠国际大裁军达到和平,但绝非是个大傻瓜,毕竟历任英国的教育大臣、主计大臣和外交大臣。

正因为主管外交部的时候,发现欧洲和远东战云密布,阿瑟·亨德森才会站出来号召全球裁军。

周赫煊主动邀请道:“我以一个普通中国公民的身份,邀请亨德森先生前往远东,到中国和日本去实地看看。日本已经完全军国主义化,他们正在策动亚洲大战,这种行为必须得到制止!”

阿瑟·亨德森想了想说:“我会去一趟远东的,我也希望亚洲再也不要打仗。”

“对此我非常感谢。”周赫煊微笑道。

虽然阿瑟·亨德森已经辞职,但英国前教育大臣、主计大臣和外交大臣的身份,放在亚洲地区还是非常有分量的。他跑去亚洲吼几句,可以让日本的外交环境更加困难,同时也能激励中国人的抗日士气。

周赫煊能做的也只能是这些,跑到欧洲来上蹿下跳,一边积极呼吁和平,一边赢得国际同情。

这种事情看似在做无用功,但却能打下良好的国际舆论基础。反正先把关系搞好了,以后中国和英美结盟会更加顺利,甚至可以通过私人关系多弄点国际支援。

顾维钧和颜惠庆等中国外交官,此时也在日内瓦做这种事,只不过他们的结交对象是诸国政府。而周赫煊走的是民间路线,结交刚刚失去执政党地位的英国工党,结交欧美的大文豪、大思想家,以后全面抗日或许能够得到许多意外支持。

周赫煊又详细讲了讲国际反战同盟的事情,阿瑟·亨德森表示强烈支持,他说:“我会在英国工党内部帮你们宣传,并在资金上给予一定的支持。”

“那就太感谢了!”周赫煊高兴道。

两人足足聊了一个下午,从反战话题聊到社会主义,以及世界经济危机的应对方法。最后,阿瑟·亨德森亲自把周赫煊送出门,并表示7月份、或8月份会考虑前往中国访问。

第二天上午,周赫煊正式前往伦敦大学进行学术演讲。

第四百八十三章 伦敦政经学院

在拜见工党领袖阿瑟·亨德森以后,周赫煊身边就多了个导游,专门负责陪同他在英国考察和演讲。

这个导游名叫克莱门德·艾德礼,牛津大学毕业,当过律师,在贫民区做过义工,在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做过讲师,参加过第一次世界大战,退伍时军衔为少校,转身投入政界当市长。

艾德礼是一个社会主义者,工党上台组阁时,他出任战争次官,下台后又支持全国大罢工,并参与研究印度自治问题。

嗯,这些都是艾德礼的过去,他的未来将会一片光明。

1932年底担任工党副党魁,1935年担任工党党魁,1940年出任英国掌玺大臣,1942年出任英国副首相,1945年击败丘吉尔担任英国首相,从此带领工党大力进行英国社会主义改良。

周赫煊万万没有想到,阿瑟那个老头,居然派一个未来的英国首相给自己做导游。

在整个英国历史上,艾德礼也是排得上号的人物,他对战后英国政体的影响太深远了。不仅如此,马歇尔计划、北约创立、以色列建国、巴基斯坦和印度独立、缅甸和锡兰独立、孟加拉国创立……这一系列国际事件背后,都有艾德礼的影子存在。

“周先生,你在伦敦大学讲学结束以后,我希望你能去牛津大学。”艾德礼极力推荐自己的母校。

周赫煊笑道:“如果有时间的话,我乐意之至。”

两人乘坐轿车前往伦敦大学,第一站是艾德礼曾经担任讲师的地方,伦敦大学下属的伦敦政治经济学院。

车上,艾德礼颇为疑惑地问道:“周先生,你真的认为法西斯势力会向全球蔓延扩张?”

“从种种迹象表明,这恐怕会成为现实。”周赫煊说。

艾德礼此时还是一个反战和平人士,他积极倡导英国裁军,平时没事儿就搞搞罢工,跟十多年后英国首相的形象完全不沾边。此人的性格谦虚谨慎,即便日后当了首相也依旧虚心听取别人意见,他说:“周先生,我阅读过你的学术著作,对你的超前见解还是很佩服的。但说实话,你的这个预言实在让人难以相信。”

周赫煊笑道:“或许,你再等两年就相信了。”

希特勒此时虽然在宣传纳粹思想,但还只限于国内政治整肃,大肆迫害并排除异己,确实还没有暴露对外扩张的征兆。

直到两年后,希特勒公开宣布扩军,严重违反《凡尔赛合约》。这才使得艾德礼警醒起来,他从支持裁军转变为反对绥靖政策,要求英国政府整军备战防止德国扩张。

这是一个目光敏锐、头脑清醒的家伙,早在希特勒扩军之初,他就意识到战争无法避免,而那时的英法政府首脑都还心存侥幸。

周赫煊暂时无法给出合理解释,虽然希特勒已经在德国政坛展露头角,但真正上台执政还需要再等半年。而在希特勒执政初期,其政治、经济政策也是混乱无序的,在公开宣布扩军以前,很难有人能觉察到他的疯狂野心。

像爱因斯坦这种长期居住在德国的聪明人,也只能下意识感觉到希特勒和纳粹的恐怖,因为那些家伙在上台执政以前,已经靠挑动民意和民心掌握了国家。

希特勒确实在叫嚣着要扩张,可许多人都认为,那只不过是独裁掌权的宣传手段。

周赫煊说道:“理查,你可以去德国和意大利实地考察一下,能够发现很多蛛丝马迹的。”

艾德礼点头道:“我会去的,纳粹也标榜自己是社会主义,但他们的理念太过激进了。”

两人一路闲聊,很快来到市中心的伦敦经济政治学院。
首节 上一节 557/1210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全面战争之铁血军阀

下一篇:盛世中华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