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民国之文豪崛起

民国之文豪崛起 第604节


常凯申和汪兆铭对此感到无比头疼,如果换成别人站出来唱反调,派个刺客一枪就能解决。但谁敢杀孙科啊?那可是孙中山先生的公子。不管是谁杀的,只要孙科出了意外,常凯申和汪兆铭都得出来背锅。

国党那边还在闹内讧,孙夫人就跟蔡元培、鲁迅、杨杏佛等人,在上海正式成立中国民权保障同盟。

孙夫人和蔡元培分别担任主席、副主席,杨杏佛担任总干事,鲁迅担任上海分会执行委员。周赫煊虽然没有出席“民权同盟”的成立大会,但也被选为全国执行委员之一,同时负责筹建北平分会事宜。

说实话,周赫煊对这个组织不抱希望,但有总比没有好,至少还能从国党的枪口上救下几个人。

十二月底,周赫煊来到北平,直奔胡适家中。

“明诚,你总算来了。”胡适热情地说,“可惜我整天忙碌,没时间南下拜访萧伯纳先生,无缘一见国际大师之面貌。”

周赫煊端起茶碗笑道:“不见为好,见了难免失望。”

胡适诧异道:“真像有些人说的那样,萧伯纳先生的品性有问题。”

周赫煊摇头说:“没那么糟糕,但也没那么神圣,只是一个好坏参半的知名大学者而已。”

“原来如此。”胡适果真有些失望。

萧伯纳在中国的评价呈两个极端化,喜欢他的捧为圣人,厌恶他的斥为败类,其实都有失偏颇。比如傅斯年后来写的那篇文章,就把萧伯纳斥为彻彻底底的虚伪小人,但文章里面的主观情绪太重,明显有失偏颇。

周赫煊问道:“适之兄,我此次来北平,是关于筹建民权同盟的,你这边联络得如何了?”

胡适笑着说道:“情况很顺利,北大、清华两校就有很多人愿意加入。比如蒋梦麟、李济、马幼渔、任鸿隽等等,他们都对此事非常热心,各自介绍了自己的朋友加入。”

周赫煊点点头:“我也写信联系了一些报界人物,成舍我、陈博生几位老兄表示支持。天津、北平两地的多家报纸负责人,虽然不愿加入,但他们答应帮忙宣传呐喊。”

“那就好!”胡适高兴道,“只要北平、天津两地的民主人士和报界领袖联合起来,一定能督促国民政府进行民主宪政!”

周赫煊只能附和地笑了笑,历史上,胡适是民权同盟北平分会的主席,但只做了两个月就被开除。

原因很简单,民权同盟的宗旨之一便是营救政治犯,而且是不加区分的营救所有政治犯。而胡适认为应该加以区别,依靠国家法律来治罪,只营救那些无辜的犯人。

看起来似乎胡适的做法更理性,其实大错特错,因为按照国党的说法,他们抓的犯人没一个是无辜的。

而且胡适很不老实,他打心底仇视共产主义,并将其和法西斯主义视为同类。所以他刻意掩盖共党犯人被严刑拷打的事实,称监牢里的共党没有受到刑讯逼供,把孙夫人、鲁迅等人气得够呛,众人很快就投票将胡适开除了。

民主同盟的宗旨有三个:第一,要求民主宪政;第二,呼吁积极抗日;第三,营救被关押的政治犯。

胡适之所以加入这个组织,仅仅是想推进民主宪政而已,他对后面两点根本不关心,所以一开始就跟鲁迅他们不是同类人。

但不可否认,胡适在知识分子中的号召力非常大,民主同盟北平分会的筹建他出了很大力气。

周赫煊不想扯进这种乱七八糟的主义之争,他说道:“上海那边来电报说,杨杏佛下个月就要到北平主持成立大会,到时候要进行民主选举。这个北平分会的主席,就由你来当吧,我不太喜欢操持俗务。”

胡适连连摆手:“不行不行,明诚你的学识和名气都比我大,分会主席之职明显该你来担任。”

周赫煊说:“我正准备筹建另一个组织,所以没那么多精力。”

“什么组织?”胡适好奇地问。

周赫煊笑道:“国际反法西斯同盟,又称‘世界反对帝国主义战争委员会’。这个组织在年中的时候已经成立了,我专门负责筹建中国分会。”

胡适惊讶道:“这是一个国际组织啊!”

周赫煊点头说:“只是个国际民间组织而已,罗曼罗兰先生是主席,我和巴比塞先生是副主席,爱因斯坦先生担任委员。”

胡适一听有罗曼罗兰、巴比塞和爱因斯坦三人参加,顿时激动道:“明诚,如此盛会,你怎么能把我忘了?你们这个组织我一定要参加!”

“那好啊,中国分会你来当总干事。”周赫煊笑道。

“总干事就算了吧。”胡适嘿嘿直笑,“我做中国分会副主席,总干事让那些有能力的人来做。”

胡适跟周赫煊差不多,也是专门吆喝呐喊的,不想整天跑来跑去处理琐碎事务。

周赫煊站起来,整理衣服说:“就这样吧,你也帮我多宣传宣传,看还有哪些人愿意加入国际反法西斯同盟的。”

“没问题,搞串联我在行,包在我身上!”胡适拍胸脯说。

周赫煊问:“对了,元旦那天你有空吗?”

“有什么事吗?”胡适问道。

周赫煊说:“我太太小冬正式复出,要在天津登台唱大戏。”

“哈哈哈。”胡适大笑,“放心吧,我肯定来捧场!”

第五百二十九章 新年的梦想

1933年,元旦。

新年新气象,各大报刊杂志都在搞活动。

比如上海的《明星日报》,就发起了“电影皇后”的评选。胡蝶以2万多票的成绩当选“影后”,陈玉梅排第二,而阮玲玉只能屈居第三。

不是阮玲玉名头不够,而是她不喜欢抛头露面,只要是不拍戏,就老老实实待在家里。而胡蝶则爱交际应酬,也时常参加许多公众活动,曝光率比阮玲玉要高得多。

至于陈玉梅,嗯,这位是邵逸夫的嫂子。
首节 上一节 604/1210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全面战争之铁血军阀

下一篇:盛世中华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