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民国之文豪崛起

民国之文豪崛起 第618节


九一八,九一八;

从那个悲惨的时候!

九一八,九一八!

从那个悲惨的时候;

脱离了我的家乡;

抛弃那无尽的宝藏;

流浪!流浪!

整日价在关内,流浪!

哪年,哪月;

才能够回到我那可爱的故乡?

哪年,哪月;

才能够收回那无尽的宝藏?

爹娘啊,爹娘啊;

什么时候;

才能欢聚一堂?”

十多个东北籍的学生,突然全部停下脚步,愣愣地望着那个发声的路边广播。

端木蕻良的胸膛仿佛被利剑斩开,抑聚多时的满腔悲愤,都被那哀怨的歌声给引出来。

端木蕻良只是个笔名,他本姓曹,出生在辽宁一个富农家庭。曾祖父在科尔沁草原购置了100多亩土地,父亲崇尚教育,毅然卖掉80亩土地,把端木蕻良和二哥送到天津读书。

如今,二哥已经成为大学老师,端木蕻良自己也就读于清华。但他们在辽宁的老家,却早已家道中落,端木蕻良已经三年多没见到父母了。

爹娘啊,爹娘啊,什么时候,才能欢聚一堂?

端木蕻良突然间泪流满面,因为那首歌唱出了他的心声,触动了灵魂深处最柔弱的地方。

他身边的东北学生们,一个个眼睛都变红了,太多的悲惨遭遇,此刻都与那歌声产生共鸣,听得人心如刀绞。

过往的许多路人,亦纷纷驻足聆听,感受着歌声里的肝肠寸断。

“呜呜呜呜!娘啊,你死得好惨啊!呜呜呜……”

街道上,一个东北汉子嚎啕大哭,就像个无助的孩童。哭罢,他突然站起来嘶吼道:“老子要参军,老子要跟小日本拼了!”

端木蕻良看了看那东北汉子,偷偷抹掉眼泪,拍拍身边高天琦的肩膀说:“兄弟,咱们迟早有报仇的那天!”

高天琦眼睛发酸,哽咽道:“是啊,要报仇,要杀回东北去。”

《松花江上》的歌声,在天津和北平的天空反复飘荡,无数东北流亡群众哀声痛哭。那歌声带着剧烈的伤痛,很快传向大江南北,唤醒着无数国人的民族之魂。

端木蕻良经过多方打听,终于知道这首歌的词曲作者是周赫煊。他带着崇敬之情,以及自己第一部长篇小说《科尔沁旗草原》的部分手稿,乘着火车前往天津向周先生请教。

端木蕻良觉得,现在最重要的不是跟小日本拼命,而是要唤醒国人的反抗精神。就像那首《松花江上》,就像他如今正在创作的小说,歌曲和文学,有时候更胜过刀枪。

第五百四十章 二十九军

“号外,号外!”

“喜峰口大捷!”

“我军砍杀日军数千人,炸毁大炮18门,威震长城内外!”

报童脸上洋溢着欢快的笑容,挥舞着报纸满街高喊,迅速吸引来众多路人的注目。

正坐在黄包车上的端木蕻良,连忙喊道:“快停车,快停车,我要买报纸!”

“好嘞!”

车夫立马掉头跑回去,凑到报童身边,迫不及待地问道:“咱真打赢了?”

“赢了,赢了!”报童忙不迭回答。

旁边有人问道:“是哪个将军打的胜仗?”

已经买到报纸的路人,迅速浏览文章,激动地念道:“是29军的大刀队,四个团的兵力向日军发动夜袭,战士们每人身背一把闪亮大刀。赵登禹、佟泽光两位旅长身先士卒,冲入敌军阵地,砍死砍伤日寇数千,缴获坦克11辆、装甲车6辆、大炮18门、机枪36挺、飞机1架,还有日军御赐军旗、地图和摄影机等等!”

“好!”

“杀得好!”

街道上传来轰然喝彩声,报童手里的报纸早被抢光了,许多人飞快奔跑着到别处去买报纸。

端木蕻良好不容易买到一份,他把新闻报道读了又读,全身都激动地发抖,双眼含泪地笑道:“打得好,两位旅长打得真好!若是我军人人如此英勇,何愁不能把日寇赶出中国?”
首节 上一节 618/1210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全面战争之铁血军阀

下一篇:盛世中华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