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民国之文豪崛起

民国之文豪崛起 第635节


周赫煊叹息说:“讲实话,吉将军,我并不看好你的行动。”

吉鸿昌问:“周先生有什么特别见解?”

周赫煊反问:“你如果组建起抗日武装,准备在哪里开展军事行动?”

“察哈尔。”吉鸿昌说,“察哈尔的局势比较混乱,许多地方日军和中央军都顾及不到,正好方便抗日武装的发展。”

周赫煊摇头说:“察哈尔四战之地,一旦在那里组建抗日武装,很容易受到中央军和日军的夹击。毕竟吉将军已经公开宣称自己是共党,南京方面肯定会不遗余力地消灭你的部队。”

吉鸿昌问道:“那周先生认为哪里合适?”

“哪里都不合适,现在时机还不成熟。”周赫煊说。

吉鸿昌气愤道:“时机何时才能成熟?日寇都占领热河了,老蒋还给日寇划了一大片军事通行区。一旦等日寇消化了东北,随时可以进攻平津,到时候整个华北都暴露在日寇的铁蹄之下。此时正是抗战的关键时候,一步都不能后退!”

“既然吉将军执意如此,那我就不再劝了。”周赫煊无奈道。

吉鸿昌这种人,就跟杨杏佛一样,劝是劝不动的,就算知道有生命危险也不会惧怕。

十二年前,吉鸿昌回乡探亲,发现老家的贫民子弟上学困难。他立即拿出自己的全部积蓄,利用一所破庙做校舍,创办“吕北初级小学”,并立下规定:凡是贫家子弟,一律上学免费。

两年前吉鸿昌还写了一首诗,内容如下:渴饮美龄血,饥餐介石头。归来报命日,恢复我神州。

吉鸿昌把常凯申恨到了骨子里,又是个无私报国的人。让他老老实实做几年寓公,等着全面抗战爆发再出山,这种事情吉鸿昌绝对干不出来。

周赫煊无奈苦笑:“这样吧,我再个人捐赠5万大洋,用做吉将军未来的抗战军费。”

“哈哈哈。”吉鸿昌高兴地握着周赫煊的手,“周先生,真爱国志士也!”

吉鸿昌就这么在周赫煊家里住下,每天早出晚归到处联络,跟地下党宣侠父一起策划组建“中国人民反法西斯大同盟”。

至于吉鸿昌推荐到《非攻》杂志做编辑的王剑秋,其实本名南汉宸,以前在杨虎城将军的麾下任职,担任陕西省政府秘书长。此人在陕西主要做了两件事,营救释放了包括刘志丹在内的大量共党,同时把陕西内政搞得井井有条。

打完中原大战以后,陕西经济凋敝,民不聊生。南汉宸协助杨虎城大力发展民生经济,两年时间就财政收入猛增,完全足够供养杨虎城的五万西北军。

可惜,这样一个能文能武的人物(训练军官很厉害),因为共党的身份,如今也变成了通缉犯。

南汉宸加入编辑部以后,把杂志搞得井井有条,同时利用这个平台,大肆联络寓居天津的西北军高层,似乎是在配合吉鸿昌搞大事。

周赫煊对此睁只眼闭只眼,就算南汉宸的身份暴露,他也可以完全装作不知情。

第五百五十五章 全运会

《非攻》杂志编辑部那边,几乎快要成为天津的地下党基地。

南汉宸在暗中经过多方试探,很轻松就知道于佩琛的共党身份,而且还是一个跟组织失去联系的共党。在某个周末,南汉宸约于佩琛进行了秘密谈话,于佩琛从此就成为南汉宸的助手。

与此同时,庐隐也成为南汉宸的重点发展目标。因为庐隐跟左联走得很近,一直表示出有革命倾向,这类爱国女作家是很容易发展成党员的。

至于朱湘嘛,南汉宸有十足的把握将其发展成党员,毕竟朱湘是一个爱国愤青。

但面对朱湘的时候,南汉宸退缩了。因为朱湘的性格实在太激烈,很容易做出失控的行为,稍不注意就会给党组织带来巨大危害。

《非攻》现在是全国最有名的抗战爱国杂志,而且似乎受到了格外开恩,南京政府并没有站出来取缔。

这是非常难能可贵的,其他稍微有影响力的抗战杂志,全都会遭受来自当局的打压,甚至直接封杀。历史上,南汉宸马上就要在天津创办抗战杂志,但只能作为地下刊物而存在,影响力远不能跟《非攻》相比。

南汉宸想把《非攻》慢慢改变成一个同情并倾向共党的刊物,甚至有时候可以带点私货,在文章里面添加支持共党的言论。

一旦成功,说不定会成为南汉宸在天津最大的工作成绩。

南汉宸打算用一年的时间,至少在编辑部发展出3个以上的党员,或预备党员。

对此周赫煊当然有察觉,但他仍旧假装不知道。甚至为了避嫌,同时方便南汉宸操作,周赫煊直接带着老婆孩子去了南京,做为嘉宾出席“第五届全国运动会”。

这次全国运动会,本来应该在两年前举办。

最开始是被大洪灾延误了日期,接着又遇到“九一八”和“一二八”事变,一拖再拖直到现在才举行。

此次“全运会”共有30个单位参加,其中包括海外华侨团体和华侨运动员,现场观众六万余人,男女运动员总数多达2243名,算是晚清以来中国规模最大的运动会。

周赫煊做为享誉世界的大学者,不但被邀请做开幕式观礼嘉宾,而且还受邀给运动员颁奖。

这是一个超级面子工程,常凯申想利用运动会给自己刷威望。

早在1930年,第四届全运会在杭州闭幕,常凯申就决定第五届必须在南京举行。为此,南京政府成立了全运会筹备委员会,成员包括林森、何应钦、朱培德、宋子文、王正廷、蒋梦麟、吴铁城、刘瑞恒等政要名流。

不但如此,还专门在中山陵东侧兴建中央体育场。其占地面积1200亩,各种场馆设施非常齐备,光是主体工程的造价就耗资85万元。

为什么一场全国运动会搞得如此隆重?

因为中国人有个“东亚病夫”的称号,国人因此自卑而又愤怒,迫切地想要从身体素质上证明自己,社会各界也有许多关于发展体育的呼声。

常凯申在中央体育场的奠基典礼上,直接把体育事业上升到民族国家高度,他说:“欲恢复民族地位与精神,须先养成健全之体格,故体育一端,比较德智育尤为重要。”

10月10日,正是双十国庆。

周赫煊带着张乐怡、孟小冬、费雯丽,以及女儿周灵均、儿子周维烈,早早出门来到中央体育场。至于婉容、廖雅泉,则留在天津带孩子,她们所生的儿子都还没断奶。
首节 上一节 635/1210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全面战争之铁血军阀

下一篇:盛世中华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