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民国之文豪崛起

民国之文豪崛起 第64节


“他还会写诗?”杭淑君惊讶道。

“咳咳,我给你们念念。”少女摊开报纸,清了清嗓子,“《一代人》,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

众女生正竖起耳朵往下听呢,谁知那少女突然停住。

“没了?”周媛问。

“没了。”少女道。

冯招娣说:“也太短了吧,才两句。”

“诗不在长,在于精妙。”那少女感慨说,“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多妙啊,短短两句话,就描述出当今黑暗的社会,而且还激励我们不要畏惧黑暗,要寻找光明的未来。要我说,周赫煊的诗才一点不亚于徐志摩和闻一多。”

众女生默默回味着那两句诗,愈发感觉余韵悠长,深含至理。

孟小冬却是抿嘴一笑,那位周先生貌似什么都会呢,居然又做起诗来了。

少女又说:“还有一首《见与不见》,大家听着啊:你见,或者不见我,我就在那里,不悲不喜,你念,或者不念我……默然相爱,寂静欢喜。”

全场安静,女学生们都说不出话来。

在徐志摩眼里,《见与不见》只是一首抒发情感的小诗,《一代人》才属于神来妙笔。

但对于青春年少的女学生而言,《一代人》或许有些味道,《见与不见》却是真真富有才情的好诗。

不愧是被《读者》推崇的毒鸡汤,这一桌少女都中毒了。

“感人至深,周先生肯定是个有故事的人。”

“应该是周先生写给爱人的情诗吧。”

“要是哪个男人给我写这种诗就好了。”

“嘻嘻,大庭广众发春梦,不知羞!”

“要你管!”

“……”

听着这一桌女生的欢笑打趣,孟小冬却有些怅然,喃喃自语道:“默然相爱,寂静欢喜,他是写给谁的呢?”

那些女生又说:“希望小学正在北平招聘教员,周先生就是主事人哦。你们谁想去?”

“我倒是想去,家里肯定不答应。”

“就是啊,我还准备毕业后去法国留学呢。”

“周先生会不会来北平?他若是亲自来,我定要去看看。”

“……”

燕京大学属于教会学校,里面的学生都是富裕家庭出身,还真没有愿意当小学教员的。她们对此兴致勃勃,多半出于跟风随流的心态,热衷于追赶爱国和进步的潮流。

孟小冬手托香腮倚在桌上,眼睛盯着戏台,却没心情看戏学艺,而是想着天津那边的人。她也不知到底是为什么,反正周赫煊给她的感觉跟旁人不一样,就仿佛不属于这个时代。

第五十六章 接连登门

报馆,社长室。

冯庸正翻看着刚刚编好的小学一年级语文课本,周赫煊吐槽道:“我说冯五爷,你好歹也是东北军的空军司令。如今南口那边正打仗呢,怎么有空天天往我这里跑?”

“空军宝贝着呢。”冯庸自嘲地笑道,“如今飞机全窝在东北,根本就没开过来,我这个空军司令就是摆设。”

周赫煊想想九一八,暗暗腹诽:空军是挺珍贵,全他娘留给日本人了。

冯庸合上书稿说:“你这课本编得不错,像那么回事。对了,咱们的希望小学真不教音乐啥的?”

“小孩子学音乐做什么?”周赫煊为人很务实,连办教育也是如此,他说,“有国文和数学两科足矣,国文锻炼学生的读写和理解能力,数学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三年级可以再加一门思想品德课,从小进行爱国教育,把古今中外的民族英雄全编成故事,免得将来培养出一批汉奸。”

冯庸皱眉道:“我看你写的《大国崛起》日本篇,似乎料定了日本会侵略中国?”

周赫煊笑着反问:“你生在东北,长在东北,难道一点察觉都没有?”

“日本……该没那么大胆子吧。”冯庸还抱着侥幸心理,但这话说出来连他自己都不信。

日本人这些年在东北各种秘密动作,其测绘出来的地图,比东北军的军用地图都精密。这是想干嘛?秃子头上的跳蚤,明摆着!

周赫煊说:“现在日本国内分为两派,政客想着慢慢蚕食东北,军人叫嚣着要出兵占领,就看最后哪一派能得势。”

“这个我知道。”冯庸点头说。在东北的日本人也分为两派,一派激进,十年前就密谋刺杀张作霖,幸好失败了;另一派温和,比如给张作霖当顾问的菊池武夫,就属于温和派,这些年给张作霖出了不少主意。

当然,因为张作霖太狡猾,日本人始终占不了太大便宜。菊池武夫近年来也憋不住了,开始主张武力征服中国,两年前还担任了奉天特务机关长。

说起来就是这么好笑,张作霖的特聘顾问,是日本的特务机关长。东北军的各种详细情况,早就被日本人摸透了,他们对东北军的了解,估计比奉军将领自己都更清楚。

“但愿国内早日和平吧,单靠奉军是打不赢日本人的。”冯庸叹息道。

日本关东军规模虽小,但真正打起来必然增兵,而奉军派系内斗严重,根本就不能全力以赴。别的不提,就说褚玉璞和张宗昌两人,一旦和日本开战,这两个家伙肯定只顾自己保命,不背后捅刀子已是大幸。
首节 上一节 64/1210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全面战争之铁血军阀

下一篇:盛世中华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