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民国之文豪崛起

民国之文豪崛起 第644节


快到傍晚时分,压轴戏结束,只剩下最后一场大轴。

这时剧场经理突然跑出来,亲自客串司仪说:“今天的大轴是一出新戏,由《蜀山剑侠传》的作者还珠楼主、国际知名学者周赫煊先生,以及老生名角孟小冬小姐联合编剧。有请欣赏新剧《花蕊夫人》!”

众人一听是新戏,而且还是周赫煊、孟小冬、李寿民联合编写的新剧,大家顿时就来了精神。

李寿民除了剑侠小说家外,他还有个身份是剧作家。比如李寿民前段时间编写的《酒丐》,由名角叶盛章出演,每每引起满堂彩,几十年后还会被改编成影视剧《大醉侠》。

尚小云的代表作品《汉明妃》,同样是李寿民编剧,他还会写出《林四娘》、《墨黛》、《秋江》等著名京剧、川剧作品。

眼下正在上演的新戏《花蕊夫人》,由周赫煊提供大致剧情,李寿民负责编写念白唱段,孟小冬最后再进行略微改动(主要是为了符合余派演出特色)。

这出戏的剧情内容如下:后蜀皇帝励精图治,辛苦打下蜀国江山,称帝几个月就暴毙身亡,皇位传到后主孟昶手中。孟昶日日笙歌、夜夜美酒,惯宠教坊歌妓、词臣狎客,蜀国十年不动兵戈,一副升平和乐的假象。突然有一天,赵匡胤率兵来攻,蜀国上下闻风丧胆,十多万蜀军不战而降,孟旭和贵妃花蕊夫人都沦为阶下囚。赵匡胤因为看上了花蕊夫人,很快把孟昶毒死,孟昶的母亲(蜀国太后)绝食而死,花蕊夫人也饮毒自尽。

故事情节基本上取自于真实历史,但却加入了许多私货,各种影射现在的国民政府及其官僚。花蕊夫人做为女主角,其结局进行了大幅度改动,历史上的花蕊夫人是因为卷入帝位之争而死,被周赫煊改成追随亡夫而去。

这出戏孟小冬饰演蜀后主孟昶,费雯丽饰演花蕊夫人。

刚开始,戏迷们还阵阵喝彩,但演着演着,就有不少人唾口大骂起来。因为蜀国耽于享乐、不思进取的剧情,跟民国时期的情况太像了,很容易就让观众联想起现实。

特别是面对赵匡胤的进攻,十多万蜀国军队不战而降,明摆着是在影射东北沦丧和不抵抗政策。

“君王城上树降旗,妾在深宫哪得知?十四万人齐解甲,更无一个是男儿。”当费雯丽饰演的花蕊夫人,操着怪异的腔调唱出亡国诗时,激愤的爱国者们纷纷站起来,喊出五花八门的口号。

“打倒卖国贼!”

“抗日救国,还我河山!”

“十四万人齐解甲,更无一个是男儿。东北军都是没卵蛋的怂货,出关杀敌啊!”

“中国万岁!”

“杀光东洋狗!”

“……”

整个戏院已经乱套了,观众的爱国情绪完全被激发出来。

周赫煊忍不住心想:这出戏一火,老蒋恐怕又要来找我麻烦。

第五百六十三章 出名的费小姐

整个10月份,大新闻层出不穷。

比如日本策划成立“内蒙自治政府”,想在内蒙复制伪满洲国那一套。又比如希特勒宣布退出国联,德国成为继日本之后,又一个退出国联的列强。

然而这些新闻都比较遥远,做为中国的首都南京,市民们最关心的新闻只有两个。

一是褚民谊疯狂追求杨秀琼的新闻被曝光,报纸刊载了褚秘书长亲自赶马车的照片,瞬间在南京引为笑谈。有报纸评论道:“褚民谊大献殷勤,不要颜面,太失国府大员身份,不合体统!”

褚民谊本来不在乎别人的看法,甚至把这种事视为风流趣谈。怎奈他家中有一只母老虎,消息曝光以后,褚民谊立刻遭遇河东狮吼,听说连续跪了几宿的搓衣板。

另一个新闻就是京剧《花蕊夫人》的热演,孟小冬、费雯丽在世界大戏院连演三天,场场爆满,许多爱国学生甚至组团来看戏。

本来孟小冬还想接着演下去,结果戏院方面突然接到警告,《花蕊夫人》随即被南京政府禁演。禁演的理由很简单:这出戏不尊重历史,对观众进行了错误引导。

按照如此标准,那干脆把《三国演义》和《水浒传》也禁了。华雄是孙坚弄死的,跟关二爷没啥关系;方腊是辛兴宗俘虏的,也没鲁智深和武松啥事儿。

所以《三国》、《水浒》都歪曲历史啊,禁了属于合情合理。

不管如何,反正《花蕊夫人》在南京是演不成了,或许回到北方还可以继续。

虽然新戏被禁,但孟小冬在南京名气大涨,“冬皇”之称号实至名归。连带着,费雯丽也被众多戏迷知晓,毕竟她是迄今为止唯一正式登台唱京剧的洋人。

甚至连国党的机关刊物《中央日报》,都隆重报道了费雯丽的登台亮相:“费氏雯丽者,英国之贵女也。其父费老先生乃神药磺胺的发明人,拥有爵士头衔,曾为大英帝国驻印度军官。费雯丽小姐因主演舞台剧《泰坦尼克号》而享誉英伦,是伦敦最炙手可热的大明星。周赫煊先生去载游历欧洲,其深厚之学识、翩翩之风度、优雅之谈吐,令费小姐大为着迷。费小姐遂放弃在英国的地位与荣耀,自愿随周先生移居中国。我中华博大精深之文化艺术,亦让费小姐沉迷其中不可自拔,日夜苦练京剧技艺……中国为何能吸引英国贵女长居于斯?盖因伟大领袖蒋委员长的英明领导,使得中国正日益繁荣富强,取得令世人瞩目之成就……”

整篇报道乱七八糟,十句话里倒有九句是假的,但却引起社会的巨大反响。

英国贵族之女啊,还是英国的大明星,还是英国的富豪千金。如此显赫的家世、惊人的美貌,竟然愿意长期居住在中国,并且苦练京剧技艺,极大的满足了国人的虚荣心。

各种报纸竞相转载报道,费雯丽分分钟成为名人,连带着上海那边的妇女杂志都跑来邀约拍照,说想把费雯丽定为下一期的封面女郎。

即便是思想进步的爱国青年,也不觉得周赫煊搞婚外恋有什么错,反而认为周赫煊在为国争光。

还特么有八卦小报展开联想,编造出关于周赫煊和费雯丽的异国爱情故事。无非是才子佳人那一套,周赫煊凭借英俊的相貌和过人的才华,让英国贵族之女一见倾心、非君不嫁,不惜和家族闹翻跑到中国来做姨太太。

简直完美,老百姓就喜欢这种调调。

……

“呜!轰隆隆~~~~”

火车在铁轨上奔驰着,半截高档车厢被包下,成为周赫煊跟老婆儿女们的专属空间。

费雯丽郁闷地看着报纸,她已经能够勉强用中文阅读了,不高兴地说:“这些报纸怎么都乱写!我根本不姓费,就算我的中文名字姓费,但我的父亲也不姓费啊。我爸爸才40多岁,中国的报纸居然称呼他为‘费老先生’,简直……简直……”

孟小冬提醒道:“岂有此理。”

“对,简直岂有此理!”费雯丽气呼呼地说。
首节 上一节 644/1210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全面战争之铁血军阀

下一篇:盛世中华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