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民国之文豪崛起

民国之文豪崛起 第673节


徐志摩没有冲进去打扰,而是默默地把房门关上,然后放轻脚步回到自己书房。

徐志摩曾说过这么一句话:丈夫绝对不禁止妻子交朋友,男女之间最规矩、最清白的应该还是烟塌。

不管是真的这么认为,还是自欺自人,反正徐志摩已经对此习以为常了。

坐在书桌前,徐志摩再次翻开《自由史观》,从第一章节重新阅读:“自由是被囚之反面,被囚则不自由……自由被囚间有无数阶级,吾人所观事物,皆此阶段间者……夫现实之人生宇宙,则无生物、植物、动物……”

太虚和尚关于自由的论述,就像说到徐志摩的心坎里一样,他感觉这个世界就是囚笼,把他困在笼子里无法得解脱。

一直读到后面,“佛是追求自由的现实主义者”的论调,再次让徐志摩眼前一亮。尔后的四真观、八正道、三德藏等佛家理论,亦让徐志摩读得津津有味。

所以说于佩琛认为《自由史观》很危险呢,这本书的大部分内容,都是从哲学的角度来阐述历史和宇宙,并通过纯正的学术语言来做例证。如果不是学识渊博,或者思想坚定者,很容易被太虚和尚忽悠进去。

而且,这本书是专门用来忽悠知识分子的,平头老百姓很难完全读懂。它需要阅读者有一定的知识量,才能真正的读进去,并且从内心深处接受那些观点。

徐志摩完全沉浸于追求自由的佛学思想当中,一直读到最后几章,他才自言自语的笑道:“太虚大师的见解,未免还是有些脱离实际。”

《自由史观》此书的最后部分,讨论理想中的教育、经济和政治制度。然而,徐志摩当年留学的专业就是“政治经济学”,又长期从事教育事业,他一眼就看穿太虚大师在自说自话——观点太幼稚了!

徐志摩把《自由史观》扔到一边,起身在书架里取出本《楞伽经》。虽然太虚和尚的教育、经济和政治观点,让徐志摩感觉不足取,但关于追求自由的佛学思想,却让徐志摩大感兴趣。

“世间离生灭,犹如虚空华。智不得有无,而兴大悲心。一切法如幻,远离于心识……远离于断常,世间恒如梦……知人法无我,烦恼及尔炎……”

《楞伽经》里边的这些偈语,徐志摩以前是研究过的。但此时此刻再读,却有着另一番感受,联想起自己这些年的经历,就好像做了一场黄粱大梦。

梦醒了,一切化为虚无。

当天夜里,徐志摩便离家出走了,只给陆小曼留下一张字条:“小曼,这应该是我写给你的最后一封信……世间离生灭,犹如虚空华,我要去寻一些永恒的东西。珍重!——志摩。”

陆小曼睡到大中午才起床,刚开始并没有发现异样,还以为徐志摩是去学校教书了。她打着哈欠洗漱一番,坐到客厅沙发上无聊的翻阅杂志,只等着佣人把午饭端来。

突然间,陆小曼看到茶几上压着张字条,她拿起一看,顿时脸色有些苍白。

以前徐志摩写信,都是称呼陆小曼为“龙龙”、“龙儿”,现在却直呼“小曼”,让陆小曼顿时感到一种拒人千里之外的生疏。

出事了!

说实话,陆小曼是非常爱徐志摩的,只不过她的爱过分自私。她离不开享受,离不开纸迷金醉的生活,离不开让她忘却烦恼痛苦的鸦片,她不想为了徐志摩而改变自己。

或许,陆小曼曾经想过改变,想过融入徐志摩的家族。但当初在徐家遭受的刁难,严重伤害了陆小曼的自尊心,外界流传的风言风语,也让陆小曼彻底选择破罐子破摔。

此时此刻,陆小曼突然慌了,似乎她正在失去生命中某样宝贵的东西。

“太太,吃饭了。”佣人过来说。

陆小曼连忙问道:“你看到先生了吗?”

佣人摇头说:“没有,今天一直没有看到先生。”

陆小曼把家里的所有人都叫来,终于门房透露了信息:“先生是半夜出门的,我看到他往东走了,没有带行李,手上只拿了一件西装。”

陆小曼有些站不稳,她让下人们都离开,自己坐在客厅沙发上发呆。

茶几之上,不仅有徐志摩留下的字条,还有几张银票和存折,总共加起来接近2000大洋。

陆小曼迷迷糊糊的爬上烟塌,抽了一角鸦片,吞云吐雾过后,她的大脑终于清醒过来,疯狂地跑到电话机前,给徐志摩的朋友们打电话:“喂,志摩有在你那里吗?”

短短两三天时间,整个上海文坛都传遍了——徐志摩失踪,很有可能要剃度出家。

第五百九十二章 找不见人

海格路,周公馆。

聂耳拿出四首歌的全谱,说道:“周先生请过目,编曲已经做好了,我也已经联系好伴奏乐队,随时可以进行录制。”

周赫煊根本没看歌曲全谱,反正他也看不太懂,笑道:“那就明天吧,希望可以早点录完。”

“那就说定了,明天上午九点开始录制。”聂耳突然又拿出几张电影票,“周先生,这是我朋友主演的电影,希望首映那天你能够去捧场。”

周赫煊接过来一看,却是《渔光曲》的电影票,他立刻说:“没问题,到时我一定去。”

《渔光曲》啊,30年代中国电影的代表作之一,打破了很多纪录:中国电影史上第一部有广告赞助的影片,第一部荣获国际奖项的影片,第一部卖出全欧放映权的影片,创下连映84天的纪录,创下原声唱片的销量纪录(10多万张)……

这部电影有很多幕后故事,比如刚刚上映时反响并不强烈,一位上海的富二代觉得此片可以跟外国一流影片媲美,于是自掏腰包给《渔光曲》打广告。刊载广告的是《新闻报》,费用极高,广告足足耗费了两个版面,“渔光曲”三个字,每一个字都有一部电话机那么大。

还有《渔光曲》的女主角王人美,在拍摄期间突然宣布结婚,随即被联华影业解除合同,理由是女演员一旦结婚,追捧她的影迷就要数量大减。王人美被解约后没有马上离开,不拿片酬坚持把《渔光曲》拍完。

不管是富二代影迷,还是女主角王人美,他们的事迹都让人感叹,放在几十年后绝对不可能出现。

至于聂耳所说的那个朋友,正是王人美。

聂耳正待离开,佣人突然进来通报:“老爷,徐申如先生和陆小曼女士来了,要不要见他们?”

“请他们进来吧。”周赫煊感觉有点纳闷儿,徐申如和陆小曼这翁媳俩互相看不惯,怎么今天一起跑来了?

聂耳抱拳道:“周先生,既然有贵客来访,那我就先走了。”

“慢走,我送你。”周赫煊笑道。
首节 上一节 673/1210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全面战争之铁血军阀

下一篇:盛世中华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