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民国之文豪崛起

民国之文豪崛起 第71节


梁簌溟抱拳问候道:“任公先生,静安先生,鹤寿兄,宜仲兄,簌溟有礼了!”

周赫煊也连忙见礼,上前逐一问好。

“哈哈,清华园又添一位大才。”梁启超表现得很热情,握着梁簌溟的手赞赏几句,又对周赫煊说,“周小友的《大国崛起》,我每日必读,获益良多!”

周赫煊笑道:“梁先生谬赞了,还要多谢先生为拙作题序。”

他们说得起劲,赵元任、王国维和陈寅恪却沉默寡言,都不怎么说话。这是性格使然,穷经皓首的大学者,一般性格都很内向,只有面对老朋友才聊得起来。

其实吴宓也不喜欢跟人打交道,只不过他身为国学研究院的主任,必须热情接待来客。

众人来到学校外面一家酒楼,叫了些好酒好菜,算是给梁簌溟接风洗尘,也是为欢迎周赫煊来清华园做客。

酒菜端上来,吴宓问王国维:“令公子病情如何?”

王国维一脸忧愁,摇头说:“吃了几服药也不见好,我准备找西医来看看。”

王国维的大儿子正在病重期间,如果不出意外,过两个月就会病逝。王国维明年投湖自杀的原因很多,一是为消逝的旧文化殉道,二是由于两位学者朋友遭枪毙的事刺激到他,最后嘛,大儿子病逝也加重了他的悲观情绪。

周赫煊突然出声道:“静安先生,我在天津认识一位英国医生,他的医术很高明,英国领事也找他看病。”

王国维担忧儿子病情,立即说:“此事就劳烦赫煊了,北平的西洋医生我实在信不过。”

梁启超顿时调侃道:“你还惦记着我的腰子呢?”

“哈哈哈哈!”

众人哄笑不已。

却是今年初的时候,梁启超因尿血症住进协和医院,经透视发现右肾长了个瘤子。西医为他做手术摘除肿瘤,结果依旧尿血不止,复诊时医生判断为“无理由之出血症”。

此事闹得很大,报纸嘲讽西医“拿病人当试验品,或当标本看”,这便是轰动一时的“梁启超被西医错割腰子案”。

从那以后,梁启超的腰子便成为朋友们调侃的对象。

众人说笑一通,梁启超突然问:“赫煊,听说你把康有为气吐血了?”

“我哪有那本事?估计是他自己火气过旺吧。”周赫煊莞尔道。

“倒也是,论及脸皮之厚,康先生不输任何人。”赵元任不屑的笑道。

康有为在文化圈子里的名声,可是臭到了极点,除了坚定的保皇派,根本没人看得起他。

前些年张勋拥立溥仪复辟,就是康有为怂恿的,前段时间又想浑水摸鱼。梁启超对此非常清楚,他慨叹道:“我这位康师啊,真是复辟之心不死,见到一点机会就跑北边来凑热闹。”

“投机主义者,不过如此。”周赫煊当笑话说,“康先生一见面就给我取了个表字,叫若愚,估计是奉劝我韬光养晦吧。”

吴宓笑道:“如此陈腐之字,不用也罢,让任公给你重新起一个。”

这年头文人的字号乱七八糟,十多个表字、名号都很正常,周赫煊当即说道:“有劳任公先生了。”

话说到这个份上,梁启超也不好推辞,思索片刻说:“赫,明也。煊,通煖,光明之意。诚则明也,不若明诚。”

“明诚,好字!”梁簌溟赞道。

周赫煊笑道:“谢先生赐字。”

“诚则明也”出自《礼记》,“明诚”的意思是“明哲真诚”,鼓励周赫煊追求真理,明道向善。这可比康有为取的那个“若愚”,奉劝周赫煊韬光养晦要强上百倍,立意就更高尚广阔得多。

好吧,周赫煊以后跟人自我介绍,就可以说自己“姓周,名赫煊,字明诚”了。至于那个“若愚”,估计后世的人给他编百科资料,多半也会当趣谈给加进去。

第六十二章 人情最大

在座的都是博学之士,就属周赫煊最渣渣。

先来说赵元任,此君本科读的是物理,还在哈佛拿到哲学博士学位,又兼修数学和音乐。

去年赵元任进清华大学当老师,他教授的课程有:数学、物理、语言学、现代方言、中国韵律学、中国乐谱乐调和西洋音乐欣赏,一个人教七门学科,就问你怕不怕!

对了,赵元任后来被称为“中国现代语言学之父”,为推广普通话(国语)做出了卓越贡献,新中国许多语言学家都是他的学生。那段著名绕口令就是赵元任编的:石室诗士施氏,噬狮,誓食十狮。氏时时适市视狮。十时,适十狮适市……

吴宓的研究方向以文学为主,包括中国文学和西方文学。不清楚他的学术成就没啥,记住他教过的学生就行了:钱钟书、季羡林和曹禺。

至于梁启超、陈寅恪和王国维,这三人有个共同的特征,那就是精通史学研究。

酒过三巡,谈论的话题自然而然转到史学上来。

梁启超赞誉道:“明诚之《大国崛起》,我最欣赏的就是其叙史方法,政治、经济、文化、科学、地理无所不包,这正是史学研究的未来发展方向。”

“难啦。”陈寅恪摇头说,“资料搜集太困难了,只靠个人,实在力有不逮,最好还是能有国家推动。”

王国维颇为好奇地问:“明诚,《大国崛起》一书,里面的资料数据非常详细,你是怎么掌握的?”

梁启超也看着周赫煊:“是啊,《大国崛起》资料之详细,让人叹为观止,花了很多功夫吧?”

周赫煊是谎话张口就来:“我从小生活在南洋,家人离世后便周游列国。每到一处,必然会熟悉当地风俗文化,了解他们的历史传说,千方百计混进图书馆查询史料。《大国崛起》里面的内容,是我耗费十年时间搜集整理的。”

此言一出,众人肃然起敬。
首节 上一节 71/1210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全面战争之铁血军阀

下一篇:盛世中华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