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民国之文豪崛起

民国之文豪崛起 第735节


历史上,英国以救世主的姿态出现,成功帮助中国完成货币改革,中国的法币也与英镑挂钩。但最后出来摘果子的却是美国,中国法币又变成与美元挂钩,最终在远东形成了以美元为主、英镑为辅,共同打击日元的国际货币体系。

所以说罗斯福很厉害啊,美国啥都没做,用一个“白银交易”拖住了局势,还让白银集团大赚一笔。英国和日本殚精竭虑制造出详细计划,两国都掏了不少真金白银出来,最大的赢家却变成美国。

周赫煊不断说出中国的“内情”,又帮忙分析了美国那边的计划。如此一来,就让蒙塔古·诺曼把局势理解透彻了,不像以前那般再三疑虑。

蒙塔古·诺曼非常郁闷的发现,他之前所做的一切布置,都是在给美国政府开路,他这个金融之王变成了罗斯福的小弟。

周赫煊的优势就在这里,他清楚中国的情况,也了解美国的情况,还知道一些未来局势的发展。虽然周赫煊的专业知识不足,但却可以给蒙塔古·诺曼提供参考,把英国佬从美梦当中惊醒过来。

按照历史发展,这次的中国白银危机,日本人跳得最欢,最后成了彻底的输家。英国人紧随其后,却充当了美国的开路先锋。美国人静观其变,最后却吃得脑满肠肥。

现在,蒙塔古·诺曼有点被周赫煊说服了,必然带来巨大的变数。至少英国和美国会争得很欢,美国也会提前入局,中国能在其中获得更多的利益。

“周,你真是个糟糕的说客。”蒙塔古·诺曼笑道,“你不该把中国的底牌都说出来,这只能有利于英国的谈判。”

周赫煊也笑道:“所以,你被我说服了?”

“或许吧。”蒙塔古·诺曼不置可否。

就像蒙塔古·诺曼所言,周赫煊这次的表现很糟糕,完全没有顶级纵横家的风范。但他却成功了,把所有情况都讲明,顺势而为即可。

因为,英国和中国的利益,在这种情况下是一致的,大家有共同的敌人——日本和美国。

第六百四十八章 贪婪的英国人

1935年1月12日,英国内阁的临时机构“中国白银问题委员会”,在伦敦召开第三次会议。

会议分析了中国形势,认为中国放弃现有币制,并将货币与英镑挂钩、采取英镑汇率标准,从技术角度来看是可行的。英国政府应该给中国提供借款,这笔借款将以中国白银储备为担保,中国的现银必须售出,而美国则是唯一的买家。

好吧,不管是英国、美国,还是常凯申和孔祥熙,都希望中国向美国出售白银。因为中国实在没钱了,必须以此套取资金,获得最基本的外汇储备,以防止新发行的货币崩溃。

英国不可能自己买中国白银,因为国际银价太高,英国买多少就亏多少。

于此同时,为了稳定中国的金融市场。英国又将卖给中国一些白银,增加中国的白银储备,并从中使英国大赚一笔——中国购买白银的钱,则以英国借款的方式提供,以中国的海关关税为担保。

这种三方交易看起来很扯淡,获利最大的就是英国,顺便还能初步把中国币制改革与英镑绑定。

跟历史发展不同的是,这一次英国没有再建议由英日法美四国共同解决,而是直接派遣经济专家访华。

2月5日,宋子文已经回国,受到老蒋的紧急召见,在场的还有财政部长孔祥熙。

常凯申看起来脸色很差,因为他被英国佬威胁了。英国经济专家隐约透露,英国在华银行将提供贷款,扶持中国的大企业和地方银行度过难关,这完全打乱了常凯申和孔祥熙收割民间资本的节奏。

“子文,你看看这个吧。”常凯申扔出一份文件。

文件足有十多页,前面是中国向美国售卖白银,然后由英国提供白银和贷款,并帮助中国完成货币改革。后面还有许多附加条件,概括起来大致为四点:第一,用中国关税做担保获取英国贷款,为了保证贷款的归还,中国必须保留英籍总税务司对海关的管理,总税务司应有包括招聘外籍职员在内的足够权力;第二,控制贷款使用,只限于币制改革用途;第三,改组中央银行,聘请英国顾问;第四,改革预算。

“这个方案很好啊。”宋子文笑了笑,心里却在吃惊,他对周赫煊的外交能力感到极为惊讶。

“好什么好!”常凯申指着附加条款的第一项,气愤道,“保留英籍总税务司对海关的管理,总税务司应有包括招聘外籍职员在内的足够权力!英国人想干什么,把民国当成满清吗?还想继续控制中国海关!”

中国收回海关的谈判旷日持久,直到两年前,才真正收回了关税自主权。虽然海关总税务司依旧保留,司长仍由英国人担任,海关外籍高级职员是中国高级职员的十倍,但不可否认,南京政府在关税一事上已经有发言权了。

周赫煊万万想不到,英国佬居然如此贪婪,想要趁机重新把控中国海关。

唉,外交人员的无奈就在此处,虽然能够推动历史进程,但在关键地方却做不了主。常凯申有自己的算盘,英国佬又何尝不精明,两边都试图获取最大的利益。

宋子文说:“关税方面,肯定不能答应英国,我们好不容易才关税自主的。”

孔祥熙乐道:“英国人在做白日梦呢。”

常凯申担忧地说:“英国经济专家向我透露,他们要借钱给中国大企业和地方银行。这打乱了我们的计划,你们觉得该如何应对?”

“英国人不会这么做的,他们顶多也就做做样子。”孔祥熙摇头道。

宋子文说:“我们可以放出消息,说英国人想趁机抓住中国关税,这样英国人就没算盘可打了。”

常凯申思虑道:“暂时别轻举妄动,引起民众反感后,不利于借助英国收尾。我们该加快行动了,必须在这个月内,完全掌控中国银行,下一步就是广东银行。英国那边,暂时先谈着,他们肯定要和日本和美国咬起来。”

还是那句话,周赫煊低估了英国人的贪婪,居然想借机主导中国海关。常凯申是个民族主义者,他在这个方面极其敏感,绝对不会同意英国人提出的敲诈方案。

本来可以提前半年解决的中国白银危机,因为英国人的贪婪,估计又要延后两三个月——这次跟老蒋无关,纯属英国佬太嘚瑟,真把民国当成了满清。

中英谈判进度就这么放缓了,中日的谈判速度也放慢,只有老蒋收割民间资本的计划在加速。

周赫煊此时已经去了美国,正在跟美国那边的左翼作家交流。他收到宋子文的越洋电报后,气得直接摔杯子:“脑子进水的英国佬,欺人太甚了!”

孟小冬把摔坏的杯子捡起来,安慰道:“别生气了,这种国家大事,小老百姓又有什么办法?”

周赫煊忍不住爆粗口:“老子给英国人指清了道路,这种事明明对英国有利,他们居然还嫌好处不够,要把中国海关都趁机捞过去!这叫什么?这叫贪得无厌!英国佬的自大傲慢,再他妈过几百年都不会变,真当全世界都是他们家后院!”

孟小冬噗嗤一笑:“你生气的时候像个小孩子。”

周赫煊勉强平复情绪,郁闷道:“以后不管干什么,反正老子不搞外交了,真是吃力不讨好。现在想想,顾维钧、颜惠庆他们这些外交官真不容易,换成是我,早就被逼疯了。”

“你已经尽力了,问心无愧就好。”孟小冬柔声安慰道。

周赫煊喃喃自语:“不管如何,还是让英国入局了,应该能比历史上提前两三个月吧。”
首节 上一节 735/1210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全面战争之铁血军阀

下一篇:盛世中华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