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民国之文豪崛起

民国之文豪崛起 第762节


在北宋历代皇帝的印章后面,其他收藏者都是些大臣和文人。由此可以推测,这幅北宋初年的摹本,最初是北宋皇室所收藏,宋室南渡后就流落到民间。

周赫煊退回自己的座位,忍不住笑道:“沙逊先生真是好运气,这种奇珍都能遇上。”

维克多·沙逊笑了笑,说道:“这只是我送给周先生的第二件礼物,下面请欣赏第三件。啪,啪,啪!”

又是三声巴掌过后,一个妙龄少女怯怯走入。

周赫煊看清了那少女的容貌,气得拍桌子说:“沙逊,你什么意思!”

“啊!是璇子!”阮玲玉也忍不住惊呼。

“听说周先生喜欢美人,我自然是要成人之美。”维克多·沙逊说,“这位周璇小姐是今年中国最红的歌星,而且年龄只有15岁,想必周先生非常高兴吧。”

那个少女正是金嗓子周璇,此刻怯生生站在餐桌前,像个受惊的小兽般不敢动弹。

周赫煊怒道:“我在问你怎么回事!”

维克多·沙逊毫不在意地笑道:“五万大洋,我只花了五万大洋,就把周璇小姐买来做佣人。”

“按照中华民国宪法,买卖人口是犯法的!”周赫煊真的很愤怒。一个祖上靠卖鸦片起家的洋人,祸害了无数中国人民,现在又把一个大明星随意买卖送人,这是对国人赤果果的侮辱。

维克多·沙逊说:“买卖人口当然是犯法的,我是守法商人,怎么可能做那种事?我跟周小姐签的20年长期雇佣合同,她和她的养父母完全自愿,我没有使用任何暴力手段。”

没有使用手段才见鬼了!

以沙逊在上海的势力,就连杜月笙都要跪舔,更何况只是欺负普通人家。周璇跟着现在的养父母只有几年时间,感情没有多深,只要沙逊随便吓唬几下,周璇的养父母必然选择卖女儿,更何况还有5万元的卖身钱。

维克多·沙逊得意地说:“周先生,我送你的三件礼物还不错吧?只要你答应去伦敦说服那些该死的议员,不管成功还是失败,这三件礼物都是你的。”

阮玲玉低声哀求道:“周大哥,你帮帮璇子吧,她也是个可怜人。”

周赫煊按下心中的愤怒,冷笑道:“沙逊先生,你太高看我了。我只是一个普通的中国人,连你们这些大财团都无法说服英国政府,换成是我又怎么可能成功?”

“不不不。”维克多·沙逊笑着说,“周先生太谦虚了。你在欧美的影响力远超自己想象,你是西方最知名的中国人,由你来做这件事,比我们这些英国人更有效果。而且,我们会配合你。”

“怎么配合?”周赫煊问。

维克多·沙逊道:“你知道吗?周先生你今年同时被推荐竞选诺贝尔文学奖和医学奖,而且都通过了初选,只这个新闻报道出来,再加上合适的宣传,就能引起全世界疯狂。只要你答应去伦敦,我保证把你打造成世界级伟人学者,可以跟爱因斯坦比肩的那种。”

周赫煊气得发笑:“我能跟爱因斯坦比肩?”

“用中国话来说,周先生不要妄自菲薄。”维克多·沙逊笑道,“你在历史和文学方面的成就,已经高得吓人了,现在又入选诺贝尔医学奖,想不引人注意都难。而我有钱,我可以调动中国、印度、东南亚和欧洲的报纸帮你宣传。宣传,宣传,再宣传,让全世界的人都知道你,那个时候你就是伟人了。而一个中国伟人,在伦敦宣扬日本对中国造成的苦难,必然引起英国民众的同情。到时候,我们再把英国想要联合日本解决白银危机的内情揭露出来,民意就朝着我们这边倒了。英国现在是多党联合政府,内阁天天吵架,谁都攒足了劲迎合民意,想要得到更多的选票支持。到时候,呵呵!”

“原来,你早就盘算好了。”周赫煊眯眼笑道。

维克多·沙逊说:“不仅是我,还有英国派驻中国的所有外交官,还有英国的许多大商人和政客。我们都支持你,这是我们一起制定的计划。你只需要去伦敦走一趟,接受几个采访,做几次公开演讲。剩下的全交给我们,而你不但可以帮助中国摆脱经济困境,还能成为世界级伟人,还能获得我的三件小礼物。周先生,你还会拒绝吗?”

“我貌似没有拒绝的理由。”周赫煊说。

维克多·沙逊哈哈笑道:“那么,合作愉快!”

第六百七十三章 荒诞世界

“停车!”

轿车驶出沙逊别墅,周赫煊突然喊停,回头问后排的周璇:“你家住哪儿?”

“闸北。”周璇显然这几天被吓得不轻,怯声问道,“周先生,你……你真的愿意送我回家吗?”

“没事儿了,别怕。”周赫煊安慰一声,对司机说,“去闸北。”

轿车穿过公共租界,再过一条苏州河,就抵达了闸北地界。

闸北本来是个很荒芜的地方,但随着与各大租界接壤,在晚清时期迅速繁荣起来。这里所说的“繁荣”,并非灯红酒绿、高楼大厦,而是人口众多,三教九流应有尽有。

普通人在上海租界是没法生活的,不仅房租奇贵无比,而且每月还要缴纳近20元的巡捕捐(相当于公共治安管理费)。

按照1935年国民政府的调查统计,上海纱厂工人平均月薪为15元,商店店员平均月薪为10元,白领阶层平均月薪为19元。也即是说,就连在洋行上班的小白领,每月工资都还不够缴纳巡捕捐,更别提比巡捕捐高出好几倍的房租。

所以,但凡在上海租界居住的人,那都是高收入群体——即便只是租房子住。

三民主义里面包含“民生”,所以南京国民政府得做做样子,从1928年开始就陆续修建了多处“平民住所”。其实应该叫“贫民住所”,但是政府嫌“贫民”难听,公文上一律写作“平民”。

“平民住所”就是民国版的“廉租屋”,杨浦、卢湾和闸北各有一处,每处约建有600多套廉租房,月租一般在2元到2.5元之间。

只是申请“廉租屋”非常困难,能住进去的,大都是一些关系户,或者其所在的公司工厂比较牛气,又或者在申请时贿赂了办事人员。

后世有资料记载,周璇在1932年就搬进了枕流公寓,这些内容还在介绍周璇的文章里广为流传。其实都是瞎扯淡,以周璇现在的情况,根本就付不起那边的房租。

在轿车开进闸北后,稍微繁华的地方还有几盏路灯,再继续深入就是黑漆漆一片。

“我家就在前面!”周璇突然喊道。

司机在一栋老式公寓门口停下,这种房子属于砖木结构,有点像后世的筒子楼,属于本土乡绅在清末民初时专门建来收租的。

周璇家住在二楼,敲门片刻,终于有个女人出来开门,正是周璇的养母叶凤妹。

“璇子!”
首节 上一节 762/1210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全面战争之铁血军阀

下一篇:盛世中华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