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民国之文豪崛起

民国之文豪崛起 第766节


金佩鱼连忙大喊:“把我的相机拿来!”

足足拍了好几张照片,周赫煊又给出十多个签名,他终于说:“我这次是送妹妹璇子过来的,另外还有要事,就先告辞了。”

“周先生慢走,我送您。”金佩鱼热情无比。

等周赫煊离开歌舞社,那些员工立即将周璇团团围住,迫不及待地说道:

“璇子,你居然是周先生的妹妹,瞒得我们好苦啊!”

“璇子你真厉害。”

“璇子,你跟周先生是失散多年的兄妹吧?恭喜你们相认。”

“璇子,周先生平时在家都忙什么?”

“璇子,你以后不会再回歌舞团了吧?”

“璇子……”

周璇根本来不及回答各种问题,只是乐呵呵的发笑,少女惯有的一颗虚荣心得到极大满足。

过了好半天,严华才把周璇拉到一边,低声问:“璇子,你跟周先生真是失散多年的兄妹?”

周璇黯然道:“认的而已,我也不知道自己的亲生父母是谁。”

“哦,原来是这样。”严华点点头。

周璇突然又笑起来:“不过哥哥……额,周先生人很好,多亏了他帮忙,我才能重获自由。他还要送我去中西女校读书,待我跟亲妹妹一样,我好喜欢他。”

“中西女校啊!上海最好的女子学校,璇子你真是走大运了。”严斐羡慕地说。

“都是哥哥心肠好,感觉他就是我的亲哥哥一样。”周璇甜笑道,她觉得自己就像一个被宠爱的小公主。

此时此刻,我们的好哥哥周先生,已经来到前故宫博物院院长易培基的住所。

“寅村兄,好久不见!”周赫煊抱拳说。

易培基显得很憔悴,苦笑道:“是啊,好久不见,恍若隔世。”

周赫煊拿出沙逊送他的那副《韩熙载夜宴图》,说道:“寅村兄,我前些天得到一副古画,你来帮忙过过眼,看它究竟是不是赝品。”

第六百七十六章 不是摹本,是祖本

易培基被卷入旷日持久的“故宫盗宝案”中,现在已成为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跟去年比起来,他好像一下子衰老了20岁,两鬓甚至生出许多白发。

“是什么画?”易培基似乎对鉴赏古董已提不起兴趣。

周赫煊回答说:“《韩熙载夜宴图》。”

《韩熙载夜宴图》有好几个摹本,易培基并没有太当回事儿,他以为周赫煊拿来的只是其中一个摹本。两人配合着小心翼翼地打开卷轴,随着画卷内容展露得越来越多,易培基终于表情严肃起来。

“稍等一下!”易培基找来放大镜,整个人都贴了上去。

易培基首先做整体观察,然后细细研究历代收藏者的题跋、印章,接着又观察画作的各种细微之处。良久之后,易培基脸上写满了震惊神色,连连自语道:“原来是这样,原来是这样啊!”

周赫煊问:“寅村兄,我这幅真是北宋摹本?”

易培基摇摇头,苦笑道:“怕不是摹本,而是真正的祖本!”

“祖本?”周赫煊惊讶无比。

“溥仪从皇宫里带出的那副《韩熙载夜宴图》,我曾经有幸见过,当时就怀疑它不是祖本,而是南宋摹本。”易培基感慨道,“没想到祖本居然到了明诚手里!”

溥仪从皇宫偷运出来的《韩熙载夜宴图》,由于被清朝历代皇帝所收藏,因此民国时期一向认为是祖本真迹。只有少数亲眼品鉴过的专家,才怀疑是宋代摹本。有的认为是北宋摹本,有的认为是南宋摹本,但这些质疑都被当成哗众取宠,因为人们下意识的觉得,皇宫里的就应该是真正的祖本。

周赫煊请教道:“有什么依据吗?”

易培基认真解释说:“我为什么认为溥仪手里的是南宋摹本?第一,从印章上看,最早的收藏印为南宋中期。而根据《宣和画谱》记载,宋徽宗收藏了五副顾闳中的作品,其中一幅就是《韩熙载夜宴图》。如果溥仪手里的是祖本,那么肯定有宋徽宗的收藏印,但偏偏却没有;第二,溥仪手里那副,从屏风上的山水画来看,其技法已经接近南宋马远等人的裁剪法,五代的画家恐怕达不到这样的水平,那幅画的技法太超前了;第三,溥仪手里那副,艺术表达手法偏于精丽,跟南宋的《女孝经图》比较类似,我猜测应该出自‘南宋院中人’之手。”

“原来是这样。”周赫煊点点头。

艺术跟科学一样,都是一代代积累的。《韩熙载夜宴图》是五代作品,而溥仪手里那副的某些技法和风格却属于南宋,这是个非常大的漏洞。

易培基继续说道:“明诚你手里的这幅,收藏印符合文献记载,有宋徽宗的题诗和玺印。从技法上也找不出漏洞,风格非常接近南唐的其他画作,当属祖本真品无疑。”

“为什么不是北宋摹本,而是真本呢?”周赫煊又问。

易培基解释说:“因为有宋太祖赵光义的玺印!《韩熙载夜宴图》这幅画,是顾闳中奉南唐后主李煜之命而作。李煜跟赵光义属于同时代的人,如果赵光义的收藏印是真的,那么你这幅就应该是最原始的祖本。而且据我推测,这幅画应该是南唐灭亡的时候,随着李煜一起被宋室俘获的。”

周赫煊哈哈大笑:“那我这次是赚到了。”

“何止赚到了。”易培基激动道,“这幅画见证了一段历史,它的历史研究意义,并不低于画作本身的艺术价值。唉,如果有南唐后主李煜的题跋,或者是宋太祖赵匡胤的题跋就更好了,可惜最早的收藏者是赵光义。另外,我们还可以研究北宋之后的收藏印,根据这些收藏者的信息,能够推测出一条比较完整的收藏脉络,每个收藏者背后都藏着一段历史。仅这幅画,就足够文物专家研究一辈子了!”

周赫煊见易培基对这幅画爱不释手,不由笑道:“既然寅村兄喜欢,那就暂时放在你这里吧,你可以慢慢研究考证。”

“你就不怕我把画给私吞了。”易培基苦涩的开着玩笑,“我现在可是中国最卑鄙的文物盗窃犯。”

周赫煊大笑:“哈哈,这种事,只要有眼睛的人都能看明白,寅村兄就别自嘲了。”
首节 上一节 766/1210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全面战争之铁血军阀

下一篇:盛世中华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