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民国之文豪崛起

民国之文豪崛起 第82节


校长叫韩庆东,50多岁的老夫子。他穿着一件长衫,站在土台子上声嘶力竭的喊道:“有请中华希望教育基金会会长张学良先生训话!”

张学良前几天才遭到刺杀,连身边的侍卫队长都死了。他此刻笑容满面的登台,看着台下十多个孩童,以及同样数量的记者说:“教育是国家的根本,学生是民族的希望。中华希望教育基金会,立足于中国基础教育,宗旨是让全中国的孩子都能读书……你们的教室很简陋,但你们所学的知识却很宝贵,我希望人人都能奋发向上,努力学习,为国家、为民族、为自己而刻苦读书……”

“啪啪啪啪!”

一阵热烈的掌声响起,记者们也站在各个角度开始拍照。

训话结束就正式开课了,十多个学生兴奋地跑进教室,张学良亲手给他们发崭新的课本。

好吧,这些都属于作秀。

毕竟张学良还要借此养望邀名,你不能指望他白干。以后但凡“希望小学”的牌匾,上面的校名都是张学良手书,他靠这个就足以让很多人记住了。

文绣走上讲台,在黑板上写出自己的名字,说道:“我叫文绣,以后就由我来教大家国文,你们可以喊我文老师。现在每个人依次自我介绍,我们先来选班长。”她指着第一排第一个学生说,“这位同学先来。”

被点名的学生大概七八岁,茫然不知所措,傻乎乎地看着文绣。

文绣只得耐下心慢慢教,她说:“这位同学应该站起来,说自己姓什么,叫什么,多大年龄了。请起立!”

那学生终于怯怯的起身道:“我叫陈德旺,今年9岁。老师,我可以坐下了吗?”

“很好,下一位同学。”文绣点头说。

第二个学生聪明伶俐,语速奇快道:“我叫张小五,今年七岁,家住在城东xx胡同。我会写自己的名字,数数能数到100,报纸上的字我也认识几个。老师,我说完了。”

文绣对这个学生非常满意,她问:“张小五同学,你以前读过书吗?”

“老师,我没有读过书,但我卖过报纸。”张小五指着门外观看授课的周赫煊说,“那位先生我见过,我还卖了几本《射雕英雄传》给他。”

周赫煊哑然失笑,终于也认出这个张小五,正是以前在街上遇到的报童。

等所有学生自我介绍完毕,文绣拍手说:“我提议张小五同学担任班长,同意的请举手。”

呼啦啦举起一大片,这项任命算是通过了。

文绣已然进入状态,微笑道:“很好,现在请同学们翻开课本第一课,跟着老师朗读……”

“我是中国人。”

“我是中国人。”

“我生在一个伟大的国家。”

“我生在一个伟大的国家。”

“我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我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听着学堂里的朗朗读书声,周赫煊笑了,笑容很灿烂。他终于为这个多灾多难的国家,真正贡献出一份力量。

第七十章 惨案

上午授课完毕,学生们没有放学回家,而是来到隔壁的食堂排队就餐。

厨娘是从附近请来的农妇,每月薪水1元,专门负责给师生们做饭。营养午餐没有牛奶,只是普通的家常菜和白面馒头。即便如此,学生们也吃得津津有味,抱着沾油的餐具舔了又舔,干净溜光都不用再洗碗筷了。

就在记者们拍照时,周赫煊突然问:“咦,六帅呢?”

冯庸说:“六子已经走了,他还要去北边掌军。”

周赫煊笑道:“你倒是清闲。”

“没办法啊,空军太精贵,老帅根本不舍得用。”冯庸自嘲道,“我现在就一整天吃白饭的司令,闲得骨头都生锈了。”

周赫煊说:“走吧,我们也回去。”

冯庸看着那些肚皮饱胀、脸上洋溢着幸福笑容的小孩子,感慨道:“我活了二十几年,今天才终于感觉自己是在做事。”

“哈哈,彼此彼此!”周赫煊笑道。

两人乘坐黄包车返回租界,路过英租界的时候,突然看到有大批学生在游行示威。他们举着横幅标语,挥舞旗帜高喊口号,浩浩荡荡的朝英国领事馆前进。

“打倒英帝国主义!”

“严惩凶手,抗议干涉!”

“中国是中国人的中国!”

“……”

英租界军警很快赶来,将游行的学生堵在街上,一时间场面变得极为紧张。

周赫煊对此无能为力,他和冯庸都只能站在旁边看热闹。学生们正处于热血激愤状态,根本就别想劝动,至于租界军警,更不会听周赫煊的指挥。

不止天津,如今全国各地都在闹游行。

起因是国民革命军北伐,不顾列强的调停干涉,接连占领长江中下游地区。这些都是英国的传统势力范围,打起仗来损失很大,英国佬终于坐不住了,出动军舰在长江流域寻衅滋事。
首节 上一节 82/1210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全面战争之铁血军阀

下一篇:盛世中华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