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民国之文豪崛起

民国之文豪崛起 第823节


这位举国赞誉的“抗日英雄”,已经变质了。或许是被时局所逼,或许是个人野心膨胀,宋哲元现在就是个地方军阀头子,为了自己的利益可以跟日本合作那种。

好在宋哲元还有基本的底线,投敌当汉奸这种事,他绝对做不出来。或者说,即便宋哲元想当汉奸,他手底下的将领也不会同意,因为宋哲元势力能够扩张,完全得益于“爱国抗战”的美名。

宋哲元若是投敌,他的人设就崩了,他的军心就散了,将引来中央军和东北军的联合围剿,并且内部也会有无数爱国将士反戈一击。

站在老蒋的立场来看,估计恨不得宋哲元马上当汉奸,中央军就能师出有名直接讨伐。

胡适这种主和派为什么看不到中国胜利的希望?

因为局势太烂。

西北的内战已经打成一团,华北这边又是宋哲元做大,西南的军阀听调不听宣。两广的军阀以“抗战”名义出兵,直逼两湖和江浙地区,中央军主力此时正在全力平息“叛乱”。

拿什么打?打个屁啊!

所以说张学良居功至伟呢,只一个“西安事变”,就能抹去他以前的所有过失。没有张学良逼蒋抗日,造成民族统一战线的既定事实和社会舆论,日本全面侵华以后,中国人估计还在忙着打内战,老蒋的中央军根本就不敢调去抗日。

至于土肥原贤二,此人已经回国晋升了,目前并未待在中国。

所以日本在华北的行动暂时停止,南京政府和张学良也无暇北顾。宋哲元成为华北的土霸王,但又不能全面掌控局势,使得华北暂时成为三不管地区,也成为了走私贸易的沃土。

廖雅泉回到三乐堂,悄悄把药拿出来说明情况。

周赫煊惊出一身冷汗,若是几年前廖雅泉就玩这套,他的坟头草估计都有三丈高了,而且还死得不明不白。

“煊哥,我们还是出国吧,不管是英国、美国都行。”廖雅泉显得有些慌乱,“即便我们逃到南方,还是有日本特务盯着。几个月后他们发现你没事,肯定会怀疑我已经叛变,到时候多半要派其他人来行动。”

“不急。”周赫煊笑道,“我可以装病,慢慢拖时间就行。”

廖雅泉欲言又止,最终无奈叹息,她夹在中间太难受了。

祝大家元旦快乐,新年新气象,来年万事顺心。

第七百二十六章 天狗吞日

1936年6月19日。

马叙伦带着全家老小,从北平坐火车南下,离开他任教七年的北大。

今年,中国出现了两个“救国会”,一个是马叙伦在北平发起的“华北民众救国联合会”,一个是马相伯在上海发起的“全国各界救国会”。

时人称之:南北救国,为马是瞻。

马叙伦虽然名声大噪,但他本人却过得很不好。他坚持抗战的主张,跟胡适的不抵抗主义完全相左,而胡适又在北大很有势力。

两人闹得非常不愉快,颇有势不两立的味道,结果是——胡适远走美国考察,马叙伦辞去北大教职南下。

“呜~~~”

火车驶入天津站,马叙伦望着攒动的人头,心中联想着日寇肆虐神州的景象,难受得闭上双眼。

二百余人的学生队伍,此刻整齐的立在站台上。

领队的学生被两名同伴举起来,他挥拳高呼道:“同学们,华北之大,已经安放不下一张平静的书桌了!而南方内战又起,全民抗战遥遥无期,我等学生不能坐以待毙。今天,我们要南下唤醒民众,唤醒民族的精神。中国万岁!中国必胜!”

“中国万岁!”

“中国必胜!”

学生们嘶声怒吼,眼眶满含泪水。

站台等车的旅客纷纷侧目,嘈杂的火车站突然安静下来。

一个身穿绸衫的阔气中年男子,对自己的随从悄悄说了几句。那随从立即奔向学生领袖,拿出几张崭新的法币说:“同学,这是我家老爷资助各位的路费。我家老爷说,他佩服各位的爱国精神,希望你们能够一路顺风。”

“多谢!”学生领袖郑重点头,随即对其他学生大喊,“看到没有,我们不是孤独的,我们身后站着无数的人民!只要有永不低头的国人在,中国就还有救,中国就还有希望!”

周赫煊带着家人进站,正好看到这一幕,感到既欣慰又难受。

“叮叮当!”

列车员摇着铃铛,提醒旅客上车,整个车站再次忙碌起来。

突然间,天色阴沉,光明迅速被吞噬。

人们好奇地抬头仰望,只见天空中的太阳已经缺了一角,并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被黑暗遮盖。

“天狗吞日!”有人惊恐大喊。

转眼间,太阳已经只剩下一小半,人们愣住了,火车也彻底停住了。

“太阳都没了,中国真的要亡国吗?”

“放屁,太阳是太阳,中国是中国!”

“灾祸,灾祸,不祥之兆啊。”

“……”
首节 上一节 823/1210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全面战争之铁血军阀

下一篇:盛世中华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