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民国之文豪崛起

民国之文豪崛起 第860节


“你还不晓得啊?看到门口的字没有,周公馆!”

“梅老坎你又吹牛,你书都没读过,认得到铲铲的字。”

“我听学校的先生说的,这地儿是周赫煊的公馆,人家在西洋拿了大奖,是中国最厉害的文化人。”

“跟刘神仙斗法的周赫煊?”

“咋个不是他嘛。你听说没得,刘神仙跟刘司令闹翻了,现在被到处贴告示通缉。为啥子刘神仙要跟刘司令闹翻?就是因为周赫煊要来重庆了,一山不容二虎,一个四川容不下两个神仙!”

“啷个厉害呀!”

“嗨呀,何止厉害。我听说英国那边的委员长,儿子生病了都要请周赫煊施法驱邪。人家出门都是坐飞机的,从中国一哈子飞到英国,穿起道袍就开整。”

“放屁,周赫煊是神仙下凡,他出门骑的是白鹤儿,还用得着坐飞机?”

“那他咋个回家还要坐船?”

“搬家带的东西太多嘛,白鹤都驮不起。”

“有道理。”

第七百五十三章 周大头

清晨。

嘉陵江面还漂浮着雾气,朝阳被折射出氤氲红光,四野里一片安详与寂静。

小灵均拎着竹制鱼篓,迈着步子朝江边飞快奔跑。山城的坡路极其陡峭,更何况下边就是大江,吓得孟小冬连忙追赶大喊:“慢点,慢点,别掉水里去了!”

“妈妈你快点,今天我要钓好多大鱼!”小灵均回头咯咯直笑。

周赫煊牵着儿子维烈的手,怀里还抱着小女儿纯熙,费雯丽拿着几根鱼竿亦步亦趋跟在身后。再后边就是廖雅泉了,她负责照看硕明和扬舲两个调皮鬼。

至于张乐怡和崔慧茀,两个女人还在家里忙活,没功夫跑来江边凑热闹。

一家人来到私人简易码头,小灵均把鱼篓放下,举着鱼竿焦急地喊:“爸爸,快给我挂蚯蚓,我要钓好多大鱼。”

“把瑞芭给我吧。”费雯丽伸出双手说。

瑞芭是小女儿周纯熙的英文名丽贝卡的昵称,小家伙刚满两周岁,生得粉雕玉彻,特别是一双湛蓝的眼睛极为迷人。

跟姐姐周灵均的活泼比起来,周纯熙显得极为安静内向。自从她会走路以后,便成为姐姐的小跟班,小灵均走到哪里,她就跟到哪里,也不怎么说话,就像条小尾巴一样跟着。

周赫煊把小女儿交给费雯丽,笑嘻嘻的帮大女儿挂鱼饵。周硕明和周扬舲则在旁打闹,这兄弟俩是一对冤家,天天都要因为各种原因打架,廖雅泉的儿子扬舲往往是被打哭的那个。

众人就这么坐在小马扎上,靠着江水开始惬意垂钓。

费雯丽的心思都放在女儿丽贝卡身上,根本不看水中浮标。过几天周赫煊就要去德国看奥运会,她也准备带女儿回英国,欧尼斯想外孙女已经想疯了。

再之后嘛,费雯丽决定去好莱坞拍电影,《乱世佳人》电影版已经立项了,周赫煊钦定费雯丽为女主角。

瞎子阿炳也被老婆扶着来到江边,他是来吹笛子助兴的。清晨、朝阳、江水、垂钓、笛声……这些元素组合起来,很有田园山水画的意境,至少周赫煊是这么认为的。

悠扬的笛声响起,小灵均盯着浮标颇为急躁,时不时就要拉杆看看鱼饵,不停地问:“爸爸,怎么还没有鱼啊?”

小维烈就要稳重得多,眼睛看着浮标眨也不眨,耐心十足,属于天生的垂钓者。

江面上划来几条渔船,嘉陵江的渔民已经劳作多时了。他们驾的是一种乌篷船,跟鲁迅笔下的乌篷船有所差异,篷更矮一些,由两支木桨摇动划行。

“稀罕呢,周神仙也钓鱼!”一个渔民笑道。

那个叫梅老坎的渔民鄙视道:“啷个子钓鱼,钓得起来个铲铲。”

旁人笑哈哈地说:“说不定周神仙有仙法,一杆钓起来七八条。”

梅老坎却看不下去了,划船来到岸边,提醒道:“周先生,你这样是钓不起来鱼的。”

“那该怎么钓?”周赫煊好奇发问。

梅老坎解释说:“大热天早晨钓鱼,要在浅水区钓,码头这边水太深了。早晨的鱼容易受惊吓,不要投饵撒窝子,也不要大声说话,稍微有响动,鱼就要被吓走。你这边又是吹笛子,又是打哈哈,有鱼都被你吓跑了。”

三人行必有我师,周赫煊总算体会到孔夫子当年的感受,诚恳地说:“多谢老哥提醒,想不到钓鱼也有这么多门道。”

“门道多得很。”梅老坎得意地说,“要看水流水速,要看水深水钱。天气不一样,冷热不一样,时间不一样,钓鱼的手段就不一样。这大热天早晨钓鱼,鱼已经闷坏了,也饿坏了,喜欢跑到浅水区透气,见到吃的就咬钩。你该找一个浅水区,把钩子放浅点,不要大声说话,一会儿就是一条,好钓得很。”

“这样啊。”周赫煊笑道,“不如你来教我们钓鱼吧。”

梅老坎连连摇头:“我没得时间,打渔要紧,屋头婆娘娃儿要吃饭。”

周赫煊说:“我出五块钱,请你当一天老师。”

“五块钱啊,要得要得。”梅老坎欢喜得脸色胀红。

其他渔民一听,顿时后悔不已,恨不得取而代之,唉声叹气道:“梅老坎今天是发了。”

“周神仙出手大方呢,好阔气。”

“老子刚才咋个不过去嘛,那五块钱不就是我的。”
首节 上一节 860/1210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全面战争之铁血军阀

下一篇:盛世中华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