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民国之文豪崛起

民国之文豪崛起 第885节


那张灾区人吃人的照片,就是尹昌龄递交给常凯申的,他对此时的灾情比较了解:“旱情最严重的是川西北各县,从三月到现在滴雨未下,春粮和夏粮全部绝收,靖化县百姓有一半以上已经断粮!”

“说说其他地方。”刘湘的关注点明显不一样。

尹昌龄脸上露出无奈的表情,显然对刘湘的做法有些不满,但他还是说:“川东、川南、川西共有140余县大旱,旱情最久的已经持续三月,旱情最轻的也有两月。冬春之际必有饥荒,省府应早作准备,必须把粮价压下来!”

刘湘又问:“仲公,你觉得全川会旱到哪个时候?”

尹昌龄想了想说:“应该入秋就能缓解吧。”

刘湘看了周赫煊一眼,说道:“周先生跟我讲,四川的大旱要持续到明年。”

“怎么可能?”尹昌龄和甘继镛同时惊呼。

周赫煊做戏做全套,苦笑道:“确实如此,这是气象专家的预测。”

甘继镛明显不相信:“哪来的啥子气象专家,怕不是尽说些鬼话哦。”

周赫煊也不解释,只说:“我已经紧急从美国购来50万吨救灾粮,第一批可能要等到两个半月以后才能运抵重庆。”

50万吨粮食?

刘湘、尹昌龄和甘继镛面面相觑,都被这数字给吓住了,那得花多少钱啊!

不管四川的旱灾是否会加剧,至少周赫煊做法让人佩服。尹昌龄起身拜道:“明诚心系百姓,老朽在这里代表全川父老拜谢了!”

刘湘也说:“周先生,你是实在人,我刘莽子心服口服!”

“甫公,我需要省府的帮助。”周赫煊道。

“你讲。”刘湘连忙说。

“第一,我需要卢作孚先生的全力协助。”周赫煊仔细解释道,“50万吨粮食,从美国运到上海容易,但从上海运进四川就难了。民生船运公司,必须调集足够的船只配合。特别是接下来两个月,长江各段的水位有可能不足以通行大船,必须依靠许多小船来转运。”

刘湘当即答应,他在民生公司也有股份的,说道:“我保证,卢作孚一定全力配合,运价只收成本费。”

周赫煊又说:“第二,关于赈灾粮的发放,我需要仲公的协助。”

尹昌龄当即拍胸脯:“包在老朽身上,要是有人敢贪污赈灾粮,你把我的脑壳拿去当球踢。”

“第三,民政厅那边也要帮忙。”周赫煊说道,“我希望省政府学美国那一套,以工代赈,灾民不能养起来,要给他们找活干。修公路、修桥梁、修厂矿……趁机可以建设四川地方,不能把灾民养废了。”

“这是个好主意。”尹昌龄笑道。他旗下的多家工厂,就招收了许多贫民和孤儿,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刘湘心里也非常高兴,建设地方可以巩固他的统治,当即厉声喊道:“甘麻子!”

“卑职在!”甘继镛蹦起来站得笔挺。

刘湘命令说:“你们民政厅,一定要全力做好以工代赈的工作。”

甘继镛敬军礼说:“卑职敢立下军令状!”

“很好。”刘湘点点头,又问周赫煊,“周先生还有没有其他要求?”

周赫煊笑了笑,“我要买荒地,很多荒地。”

“买荒地来干啥子?”刘湘有些纳闷儿。

“建厂,建房。”周赫煊拿出一份四川地图,“重庆、巴南、璧山、江津、永川、泸州、隆昌、内江、宜宾……这些地方我都要买荒地,修很多民房和厂房。”

刘湘挠头道:“摊子铺楞个大啊!”

周赫煊笑道:“甫公请放心,我要买的都是荒地,不会占到农田,也不会得罪当地士绅。”

周赫煊为什么要买地建房?

当然是为抗战做打算,到时无数战乱百姓内迁四川,许多人连房子都没有,只能自己临时搭窝棚。周赫煊提前建房做包租公,不仅自己能赚钱,还能给战乱百姓提供方便,而且他可以把租金定得很低。

还有就是兴办各种民生企业,战乱百姓汇集于四川,造成川内诸多物资紧缺,那物价涨得极为恐怖。周赫煊办厂根本不愁销路,自己发财了,还能缓解战时民用物资的紧张。

而且,利用四川灾民来修建民房和厂房,一方面既降低了成本,另一方面又可以活人无数。何乐而不为呢?

有时候,帮助别人,也是在帮助自己。

第七百七十七章 比想象中严重

等周赫煊和尹昌龄离开,刘湘才问甘绩镛道:“先前你的表情有点不对头,究竟想说啥子哟?”

甘绩镛从皮包里拿出一大摞文件,苦脸道:“刚才有两个外人在,一些话不好当面讲,司令你先看下这些材料嘛。”

刘湘首先翻到一份灾情报告汇总,只见上边写道:自今春以来,全川各地久旱不雨,田土龟裂,饿殍载道,粮尽食绝,盗食死尸。全省共有125县3屯1局受灾,除成都平原各县外,其余地方皆为灾区,受灾民众约3700万人以上……”

民国时期对于四川人口的统计,主要有两个来源,一是海关数据,一是邮政数据。

这两方面数据相差极为悬殊,分别为7000多万人和4000多万人,全川实际人口数量应该在5000万左右(含西康和重庆)。而3700万人受灾,已经占到四川人口总数的70%。

据年初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四川农村经济》记载:“(自1928年至今,)四川灾祸无岁无之,且荒区日益广扩。”也即是说,四川已经连续八年大灾,地震、水灾、旱灾、风灾、冰雹、蝗虫,变着法的轮番上阵。

再加上连续二十多年的军阀混战,从清末到全面抗战期间,四川人口几乎没怎么涨过。直到刘湘统一四川以后,这两三年时间人口才快速增长,结果现在又遇到全川大规模干旱。
首节 上一节 885/1210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全面战争之铁血军阀

下一篇:盛世中华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