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民国之文豪崛起

民国之文豪崛起 第917节


“哪里哪里,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周赫煊笑呵呵的收下。

周玉书是典型的农村妇女,当了省主席夫人也不知道打扮,一身廉价的蓝布衫,脑后盘起农妇特有的“大粑粑”发髻,满手老茧,想必平时经常干杂活。

当然,谁也不能因此看轻她,周玉书可非唯唯诺诺的村妇,她还是一头厉害的母老虎。关键时候,周玉书能够带着佣人,手持擀面杖把不守规矩的家伙打得满脸开花,其中包括刘湘本人。

刘湘也曾寻花问柳,结果惹不起家中母老虎,渐渐变成了“耙耳朵”(妻管严),连悄悄养外室都不敢。

周玉书很健谈,开口就跟周赫煊套近乎:“周先生,一笔写不出两个周字。你姓周,我也姓周,五百年前我们还是一家人呢。”

刘湘趁机说道:“那你们干脆姐弟相称嘛。”

“我倒是想,就怕周先生文化人,看不起我这个农村出来的。”周玉书赶话道。

夫妻俩一唱一和,把话都堵死了,周赫煊只好笑道:“大姐,你莫要啷个说,啥子农村不农村嘛。”

周玉书惊讶道:“幺弟(小弟)的四川话说得好哟。”

三人聊了半天家常,周玉书主动离开,找张乐怡闲谈去了。

等会客室只剩下两人,刘湘才进入正题:“老弟,都说你是政治问题专家,你来分析一下国共两党的局势嘛。”

刘湘对西安事变极为关心,仅在1月份,就前后三次通电,希望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后续问题,并在月底电请常凯申回南京主持大局。

周赫煊说:“国共合作是大势所趋,短时间内没有可能改变。”

刘湘笑道:“既然国共合作不可改变,那川军和西北军、东北军,都成了蒋某人的眼中钉了,他总要找个人下手嘛。”

“可以这么说。”周赫煊点头道。

刘湘又问:“你觉得我该如何应对?”

周赫煊直言不讳道:“四川的问题不在外,而在内,经济民生搞不起来,军队也别想发展,归附中央是迟早的事情。”

这话说到刘湘的心坎里,他点头道:“半个月前,何应钦来了一次成都,跟我商谈川军的改编问题。周老弟,你觉得川军该不该整编?”

周赫煊说:“川军每年4000多万军费,占到全国总军费的九分之一,老百姓早就苦不堪言。不管中央政府是否要求整编,我都觉得川军应该裁军,实行精兵简政。四川早就统一了,养那么多军队打谁?而且现代军队不似古代,不是人多就有用。”

“倒也是。”刘湘点头说。

周赫煊笑道:“我知道甫公有苦衷,裁军问题牵扯太大。但现在正是好机会啊,不如答应中央的整军要求,换来中央对四川的赈灾。整军期间,把那些不听话的兵头子都摁下去,借着中央大义没人敢反对。这样一来,既交好了中央政府,又稳定了川军内部,何乐而不为?”

“这个主意不错,我再考虑一下。”刘湘笑得有点奸。

答应中央政府整军,意味着川军国家化,人事、指挥、经理等权都要收归中央。但凡事都可操作,川军越早答应整军计划,常凯申就越会给好处,因为可以给西北军、东北军做榜样。

到那个时候,不但中央加强了对川军的控制,刘湘也会加强对川军的控制。比如范哈儿,刘湘一直看此人不顺眼,整军的时候明升暗降,直接把范哈儿撸成了光杆司令。范哈儿对此还不敢反抗,因为刘湘有中央大义在手,反对整军就是反对中央政府。

最重要的一点,刘湘快撑不下去了。川军每年4000多万的军费实在太庞大,再遇到百年难有的大旱灾,若不尽快整军裁撤,到了下半年必然发不出军饷。

似乎老天都在保佑中国,四川大旱虽然带来无尽苦难,却加快了川军的国家化速度。再配合西安事变,西北军、东北军和红军都在抗战初期,快速完成中央整军计划。

这对抗战是非常有利的,至少在名义上和编制上,常凯申成功统一了中国军队,否则五花八门的番号打起来更头疼。

第八百零六章 副使

周公馆热闹非凡,刘湘前脚刚走,何应钦第二天就来拜访。

自从西安事变之后,何应钦算是军界第一红人了,至少在表面上是这样的。而实际上,他在事变期间,扮演的是“土木堡”于谦的角色,让老蒋和宋美龄非常不高兴。

当初老蒋被扣,宋美龄吓得要死,写信命令何应钦立即停战。何应钦却代行老蒋的总司令职务,一边让军队向西安进发,一边联系川军、桂军等地方军阀,同时还把汪兆铭请回国主持大局。

大概意思是让张学良赶紧放人,不放人就打,老蒋死了无所谓,还有汪兆铭继任当元首。

老蒋对此能高兴吗?他恨不得直接把何应钦枪毙了。

但面子总要做的,特别是常凯申回到南京以后,多次公开表扬何应钦,并说自己能够安然脱身,全靠何应钦对张学良施加军事压力。

何应钦的军备部长位子虽然保住了,但他很清楚自己的处境。半个月前,老蒋派他到四川商讨川军整编问题,何应钦十分卖力,恨不得马上就做出成绩立功。

连续多日,何应钦都在川军各部视察,这两天又跑来了重庆。

一到重庆他才发现,这里名声最响亮的并非刘湘,而是呼风唤雨的周神仙。不仅街头巷尾在议论,就连重庆的军队里面,大头兵们提起周赫煊都要交口称赞。

遇到这种情况,何应钦觉得必须拜码头,说不定哪天周赫煊还可以帮他美言几句。

周赫煊笑呵呵的迎接:“何部长大驾光临,真令寒舍蓬荜生辉啊!”

“明公客气。”何应钦感叹道,“我这半个月,在四川各地走了一圈,到处都流传着周神仙的故事。做人做到这番境界,鄙人佩服得五体投地!”

“略尽绵薄之力而已。”周赫煊无奈地说,“四川的旱灾依旧很严重,天公不作美,各地春雨不至,春粮歉收已成定局。只希望中央政府能够早早拨来赈灾款。”

何应钦叹气说:“内忧外患,中国多灾多难啊。等我这次回南京,一定请委员长赶快赈灾。”

“多谢了。”周赫煊抱拳说。

中央赈济四川,那是跟川军整编连在一起的,老蒋对四川灾情坐视不管,活生生逼得刘湘只能选择低头。历史上,刘湘初步答应整编川军,南京立即拨来100万元赈灾款。等刘湘实质性开始整军谈判,南京又拨来1200万元赈灾款,地方灾情居然成了政治谈判的筹码。

何应钦将周赫煊吹捧一番,突然说道:“明公,我这次来拜访你,其实还有一件正事。”
首节 上一节 917/1210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全面战争之铁血军阀

下一篇:盛世中华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