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民国之文豪崛起

民国之文豪崛起 第969节


周赫煊摇头说:“去美国,一分也没有。如果让我去苏联,我倒有百分之百的把握弄来抗战资金。”

“那你就去苏联啊!”林森高兴道。

“苏联谁去都一样,用不着我操心。”周赫煊拒绝道。

事实上,苏联在中国抗战初期,不仅派志愿军参战,而且还陆续给了大笔的资金支持。七七事变爆发没几天,苏联就提供给中国5000万美元贷款,随后三年又提供了两笔大额借款,累计援华贷款总额达2.5亿美元。

苏联此举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让中国拖住日本,使得日本没有精力去进攻苏联。

林森点头感慨道:“十年前,我认为苏联乃中国之头号大敌,强烈反对第一次国共合作。谁曾想,如今苏联居然成了中国的头号盟友,世事莫测,变幻无常啊!”

“利益而已。”周赫煊说。

“轰!轰!轰!”

周赫煊话音刚落,就听到北边突然传来一连串的爆炸声。

林森猛地站起,惊呼道:“像是飞机炸弹!”

周赫煊补充道:“江北县(后世渝北区)方向。”

“遭了,日本人在炸工厂!”

林森心急火燎,对周赫煊说:“明诚,我先告辞了,你快派船送我去重庆行营。”

这是日寇对重庆的第一次轰炸,不仅轰炸了江北县的工厂,还轰炸了广阳坝的机场。只不过广阳坝距离周公馆太远,已经听不到声音了,第二天看报纸才知道。

此次轰炸没有太多人员伤亡,但损失却很大,广阳坝机场被炸得一塌糊涂。

周赫煊早在一个月前,就叮嘱李根固谨防轰炸,其中机场属于重中之重。可李根固忙着刘湘死后的政治斗争,根本没有认真执行,搞得现在川军的飞机被炸毁过半。

好吧,其实也没啥,那些飞机本来就是过时的破烂货……

倒是江北有两家工厂更可惜,都是生产民用物资的,现在被日寇炸成了废墟。

暂时,日本飞机还不会轰炸重庆主城区——毕竟航程太远,炸弹砸在平民头上不划算。

第八百五十二章 空战

元宵节刚过,周赫煊就启程前往武汉,随行有费雯丽、孟小冬、周璇和于珮琛,以及周赫煊的几个保镖。

孟小冬和周璇要留在武汉,为即将上前线的将士们慰问演出。而周赫煊则带着费雯丽、于珮琛,转走粤汉铁路至广州出海。

甲板上,周赫煊负手遥望江面。

虽是战时,武汉三镇的水道却明显繁荣了许多,因为全国各地的人力物资都在朝这里汇聚。

远处的天空中突然传来飞机声音,只见一大群日机犹如蝇群,嗡嗡嗡地朝着汉口方向飞来,那是12架轰炸机在26架驱逐机的掩护下进袭武汉。

驻扎在汉口和孝感的三个中国飞行中队,驾驶着苏联援助的29架战机迎击。双方刚刚接战,又有10架中国的苏式战机起飞,准备堵住敌机的退路。

城内的老百姓,以及船上的乘客,纷纷出来观战,伸着脖子仰望高空。

“好!”

“打得漂亮!”

“中国必胜!”

“……”

人们手舞足蹈的欢呼起来,却是第21中队的董明德、杨弧帆、柳哲生和刘宗武协同作战,击落日本战斗机一架,打了个漂亮的开门红。

于此同时,第22中队的11架战机和敌寇的11架战机狭路相逢,双方很快就陷入单机混战的局面,不约而同的一对一捉对厮杀。中队长刘志汉率先击落敌机一架,其他队友也相继击落四架日机,兴奋得地上的观战百姓疯狂叫喊。

“天啦,快去救人!”

“稳住,稳住,别掉下来!”

“……”

在日机被击落的同时,中国飞机也遭了毒手,大队长李桂丹、中队长吕基淳、飞行员巴清正、王怡、李鹏翔共五人牺牲。但他们打出了漂亮的空中战绩,共击落日本战斗机10架、轰炸机2架。

其余日机见势不妙,立即疯狂逃窜,轰炸机更是把炸弹乱扔一气,以减轻重量好逃跑。

这次空战的主力是中国空军第四大队,始建于1936年10月,骨干为张学良的东北空军。他们去年第一次在杭州和日机交锋,就一举拿下6比0的骄人战绩,此后又连续击落日机数十架,可惜大队长高志航后来壮烈牺牲。

此战牺牲的李桂丹,是继高志航之后的第二任大队长,他和高志航均为东北人。

高志航以前还是冯庸的属下,冯庸担任东北空军司令那会儿,高志航担任东北航空处飞鹰队驾驶员——东北空军共五个大队,飞鹰队属于其中之一,里面很多人都成为抗战初期的中国空军骨干。

所以冯庸很急啊,以前的属下鏖战长空,被誉为“空军战神”,他却只能在美国干看着。如果再不能带飞机回国,冯庸就要只带着飞行学员回国参战了。

事实上,抗战初期的中国空军,从技术上并不弱于日本空军。而苏联援助的飞机,也弥补了中国空军在装备上的劣势,经常打出漂亮的战斗。

可惜,中国的飞机实在太少,飞行员也太少,损失一架就少一架,损失一个就少一个。

今天的武汉空战,若非有苏联援助的飞机,那根本就打不起来,因为中国自己的飞机已经所剩无几了。淞沪会战时期,中国300多架飞机对阵日本800多架飞机,战斗打得异常惨烈,也涌现出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
首节 上一节 969/1210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全面战争之铁血军阀

下一篇:盛世中华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