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民国之文豪崛起

民国之文豪崛起 第974节


周赫煊点头道:“也就是说,钨矿现在的主要作用,是用来制造军事装备。”

“可以这样理解。”任嗣达道。

周赫煊继续问:“那锡矿呢?”

任嗣达答道:“锡矿主要用于工业产品,特别是在化工领域用处极大。”

“那中国锡矿的最大购买国是哪个?”周赫煊问。

“美国啊,咦……”任嗣达回过神来,“周先生的意思是,用锡矿贸易来寻求美国借款?但问题是,锡矿不是中国独有,美洲和南洋都有大量锡矿,中国锡矿对美国的诱惑力不够啊。”

周赫煊说:“问题的关键在于,美国现在没有打仗,而钨矿主要用于军工生产,对美国而言并不是最急需的东西。倒是广泛用于化工领域的锡矿,能让美国资本家更高兴。”

任嗣达下意识点头道:“也有些道理。”

陈光甫拍板道:“那就这样吧,把锡矿和钨矿都作为筹码,放在谈判桌上任美国人选择。”

周赫煊又说道:“桐油呢?”

任嗣达摇头说:“我是搞矿物进出口贸易的,对桐油的情况不太清楚。”

席德懋笑道:“桐油遍地都是,价格甚贱,甚至买不起煤油的老百姓都用桐油来点灯。又非什么稀罕物,难道还能引起美国人的兴趣不成?”

“是啊,周先生怎么会提到桐油?”任嗣达问。

周赫煊哪里知道桐油有什么用处?他又不是神仙。但历史资料里写明了,美国在终止美日贸易协定前,就急不可耐的和中国签订桐油借款合同,而非是锡矿和钨矿的贸易合同,这里面肯定是有原因的!

他们船上这些人,都是玩金融货币的,只有任嗣达属于贸易商人。可惜是个专做矿物出口的贸易商人,对桐油并无了解,想找人打听桐油价值都找不到。

不仅是陈光甫三人,就连周赫煊自己,也对桐油没啥认知。

在他们的印象中,桐油属于国产贱物,最大作用是拿来制造油漆。买不起煤油的老百姓,只能点桐油灯照明。当然还可以用来炒菜,但貌似有微毒,而且味道不好,连底层平民都不会轻易食用。

这玩意儿会让美国人稀奇?

当下不再讨论桐油,众人开始商讨谈判策略,打算围绕着钨矿和锡矿大做文章。

在美国登陆后,周赫煊立即花钱找来一个商业顾问,详细询问桐油在美国的情况。结果不问不知道,一问吓一跳,桐油在美国好牛逼啊!

美国人以前制造油漆,最上等的产品使用亚麻仁油,当桐油传到美国后,亚麻仁油立即被中国桐油所取代。发展到30年代,美国油漆业有90%以上都用桐油为原料。

而上海,正是中国桐油最大交易市场。随着上海陷落,美国桐油进口量锐减,已经快把美国油漆生产企业给逼疯了。广州则是中国桐油第二大市场,一旦广州陷落,美国油漆资本家直接就要跳楼。

不但如此,由于桐油具有燃烧性、速干性和耐酸性,是此时生产军舰、轮船、潜艇、飞机、电线和海底电缆不可替代的原料,其他同类型原料都不如桐油效果好。

此外,美国科学家还把桐油加热到一定温度,让其凝固成胶状,用来作为橡皮的代替品。桐油还可用在医药、玻璃制品领域,并可在工业上代替汽油作为提炼品。

必须说明,桐油产地只中国一家,别无分号。而美国则是桐油的最大进口国,占世界桐油进口总额的75%,如今已有850种美国工业品必须使用桐油!

美国在晚清时期,就开始在本土移栽桐树,但种植效果不是很好。可能是气候土壤问题吧,美国人在30年代初,又跑到南洋大量种植桐树,但依旧没有取得太大成效,完全不能满足美国工业需求。

一旦中国和美国的桐油贸易被彻底掐断,则美国无数资本家要急得跳脚。

难怪在历史上,广州陷落以后,罗斯福慌慌张张的就要跟中国签订桐油借款合同——都是被资本家给逼的啊。

支持中国,还是支持日本,这在美国属于资本博弈。

因为美国在远东地区的贸易当中,对日贸易占43%,而对华贸易只占14%。在投资方面,美国对日本的投资为3.87亿美元,对中国的投资仅有1.32亿美元。美国对外贸易输出中,日本占7.7%,居第三位;中国只占1.1%,居第二十二位。

日本是美国在亚洲的第一贸易伙伴,打起仗来,美国资本家自然是偏向日本的。

但如果中美贸易被彻底断送,那也不符合美国利益。特别是世界仅有的桐油资源缺失,伤害到太多美国资本家的利益,罗斯福必须对那些资本家负责。

第八百五十七章 给老蒋提条件

广播里传来胡适的声音,这是他应邀在哥伦比亚电台做的演讲:

“虽然对于贵国人民追求置身战争外的愿望,我是完全同情并理解的。但是,消极的绥靖主义而没有和平政策为后盾,绝对不足以保障诸位所希望的和平。中国对美国所期望的,是一个国际和平与正义的积极领导者,是一个阻止战争、遏制侵略、与世界上民主国家合作的领导者……”

“中国的抗战是正义战争,就像美国的独立战争,法国的革命战争,土耳其的解放战争一样!在美国独立战争时,华盛顿为什么能逃出福其山谷,走上约克城的胜利之路?除了艰苦奋斗到底的决心外,还有就是当时国际形势对美国的支持,特别是法国对美国的大力支持。中国已经证明了自己坚持抗战的决心,我们也有必将胜利的信心,但同样离不开国际力量的支持,特别是美国的支持。”

“我们不奢望美国出兵直接帮助中国,但是要避免美国把战略物资源源不断输入日本。因为日本这个国家,已经是世界五十多个国家,包括美国在内的公敌。”

“日本是一个专制国家,而中国和美国一样,是一个民主国家。日本对中国的侵略战争,是专制国家对民主国家的战争。日本虽然在经济上是成功的,但他们在利用西方科学技术的同时,保持着他们最顽固的愚昧落后文化。中国已经实现了民主共和,而日本仍然是封建的天皇制国家……”

胡适在电台演讲中大谈中国民主政治,更把中国文化吹得天花乱坠,而把日本的政治文化贬得一无是处。这跟他在国内的文章刚好相反,但可以理解,在自己国家该骂就骂,出了国还是要夸奖的,家丑不可外扬嘛。

自去年淞沪抗战期间来美国,胡适已经做了无数次演讲。他的英文演讲水平很高,而且常常引经据典,不但得到许多美国民众的认可,甚至还引起了日本政府的注意和仇视。

胡适在美国的演讲一搞就是好几年,背后很可能得到了罗斯福的支持。因为罗斯福是想美国参战的,但国会的中立气氛太严重,必须要有人在民间引导舆论,而胡适就是那个最合适的人选。

特别是在1941年9月,美日两国秘密商讨中国和西南太平洋局势。美国为了自身利益,选择对日妥协,毫不犹豫地就把中国卖了。

胡适得知消息以后,立即以中国驻美大使的身份,坚持要面见美国国务卿赫尔。赫尔极不情愿地出示了美国对日妥协的临时草案,胡适看罢异常愤怒,随即求见罗斯福要求阻止该草案生效。

接着,胡适又让英国大使联络丘吉尔,丘吉尔当即致电罗斯福,表示英国坚决站在中国一方。

来来回回争执了两个月,美国对日妥协草案终于废止——日本的反应是:偷袭珍珠港!
首节 上一节 974/1210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全面战争之铁血军阀

下一篇:盛世中华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