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民国之文豪崛起

民国之文豪崛起 第983节


当时属于偷情幽会,孔令侃的跟班们都不在,三人就这么在卧室纠缠。

突然一声枪响,那女人突然腹部流血,剩下两个男人也说不清是谁开的枪。孔令侃有些被吓到了,绿帽子先生则被激起凶性,趁机把枪夺过来,对着孔令侃就是一阵乱射,活生生把枪里的子弹打完。

孔令侃在中第二枪的时候,就吓得疯狂往外跑,在中第四枪的时候倒下,接着又被对方补了第五枪。

绿帽子先生把孔令侃身上的财物搜刮一空,又躲避警察和黑手党,连夜逃往墨西哥。而孔令侃和那个女人,则被听到枪声的邻居送去医院。那女的只中一枪便死了,孔令侃居然命大,中了五枪还被抢救回来。

不过有一颗子弹命中他脊柱,医生根本不敢取出来,下辈子只能在轮椅上度过。

事情顺利得出乎意料,周赫煊只是出钱让那女的勾引孔令侃,再作局让绿帽子先生输光家产而已,剩下的全是当事人自己搞出来的。

就此说来,周赫煊也是个混蛋,把两个无辜者卷入进来,害得别人家破人亡。

孔祥熙夫妇收到儿子的消息,悲痛欲绝,宋霭龄直接在香港乘坐专机,飞到夏威夷坐船前往美国处理此事。经过警方的调查和孔令侃的讲述,这就是一起感情纠纷引发的惨案,跟周赫煊完全扯不上关系。

至于周赫煊,还在纽约埋头写书呢。

10月25日,武汉陷落,长达四个月的武汉会战宣告结束。周赫煊出资修建的武汉长江大桥,也在撤退的那一天,被常凯申下令炸毁了。

月底,常凯申发表坚持抗战到底的声明,既是在坚定国人信心,也是在坚定罗斯福的信心。

罗斯福答应重新开展借款谈判,但在此之前,他点名要跟周赫煊这个谈判特使聊一聊。

11月10日。

周赫煊在白宫面见罗斯福,并出席总统的家庭晚宴。

罗斯福比上次见面时胖了许多,他坐着轮椅跟周赫煊握手,笑道:“好久不见,远东巫师先生,你当年做出的预言正在一步步变为现实。比如日本全面入侵中国,又比如德国吞并奥地利。”

“我对此很遗憾,其实我希望这一切都没有发生。”周赫煊摊手说。

“但你把我想象得太坏了。”罗斯福拿出几张打印文件。

周赫煊接过来一看,却是他半年多前发表在《非攻》上的文章,已经被人翻译成英文。文章说,美国在中日战争初期,为了利益肯定帮日本提供战略资源,怂恿日本挑起战争后,再出手帮助中国,美国吃完东家吃西家,这一切都在总统罗斯福的掌控中。

周赫煊淡淡一笑:“难道不是这样吗?”

“你太阴谋论了,我可考虑不到那么长远。”罗斯福拿出雪茄盒,递给周赫煊一根说,“事实上,我现在被中日战争弄得焦头烂额,不同的利益财团快把我劈成两半了。”

周赫煊点燃雪茄说:“但你肯定想找个合适的时机,压住美国的孤立舆论,以最光彩的形象加入战争。”

罗斯福笑道:“前提是欧洲要打起来,而且欧洲局势必须陷入僵持,否则美国是没有能力介入的。这并不难推测,只是上次大战的翻版而已。”

“但更加复杂。”周赫煊补充道。

“确实如此。”罗斯福抽了口雪茄,吐出烟雾道,“说说中国吧,你们真能挡住日本的进攻?恕我直言,中国局势很糟糕,照这么下去,最多明年底就要再次迁都。”

周赫煊没有正面回答,而是拿出一副卷轴:“总统阁下,这是我送你的礼物。”

罗斯福慢慢展开卷轴,这是一副油画。整体画风偏向阴暗血腥,但头顶的阳光却极为明媚,仿佛预示着美好的未来。八位中国女子站在江边,背后是汹涌的怒涛,前方是狰狞的日寇。这些女子砸掉手中的步枪,嘴巴张开高呼着什么。

“这幅画似乎有故事,你能解释一下吗?”罗斯福饶有兴趣。

周赫煊讲述道:“这幅画叫做《八女投江》,根据真实事迹而创作的。就在一个月前,有一支中国游击队被日军追到江边,前无出路,后有敌人。幸好,敌人暂时没有发现他们,妇女团的八位女战士临危不乱,绕到侧翼的草丛里开枪,吸引敌人的注意力,掩护大部队突围。她们的计划成功了,但自己却被堵在江边。子弹打完,她们投出最后一枚手榴弹,高喊‘打倒日本帝国主义’,毁掉枪支,转身投进汹涌的江水中。她们当中,年龄最大的23岁,年龄最小的只有13岁。”

罗斯福脸上的笑容渐渐消失,低头仔细欣赏着油画,良久才说:“我已经相信中国人民抵抗侵略的决心,你们值得尊敬。”

周赫煊其实隐藏了重要信息,这八位女战士都是东北抗联的,而东北抗联又跟苏联有关,这事儿说起来会让罗斯福不高兴。但在掐头去尾之后,就足以让罗斯福感到震撼了。

事实上,这幅画的艺术水平并不高。因为时间紧迫,周赫煊是临时找一个留美学生画的,只用了五天的时间来完成创作,许多细节都画得很粗糙。

但这幅画,一直被罗斯福私人收藏,直到70多年后才捐给中国的抗战博物馆。

第八百六十六章 火星入侵

夜幕落尽。

总统夫人安娜·埃莉诺端来亲手烤制的火鸡,和佣人一起摆放餐盘刀叉,冲着客厅喊道:“先生们,准备享用晚餐啦!”

罗斯福小心卷好油画,对周赫煊说:“周,尝尝安娜的手艺吧。”

周赫煊把罗斯福推进饭厅,见餐桌上摆了四副刀叉,随口问道:“今晚还有客人吗?”

埃莉诺笑着解释:“吉米听说你要来做客,他专门从好莱坞赶回来,昨天就已经到了华盛顿,他可是你的忠实崇拜者。”

“是吗?那太荣幸了。”周赫煊微笑道。

吉米就是罗斯福的长子詹姆斯·富兰克林,这年轻人在事业上就是个悲剧。他无疑是很有才识的,先后就读于哈佛大学和波士顿大学,还在罗斯福竞选总统的时候,担任父亲在马萨诸塞州竞选班子的负责人。

等到父亲罗斯福当上总统,詹姆斯是干啥啥不顺,遭到各种横加抹黑。

詹姆斯本就是罗斯福的竞选班底,自然而然地给新政府成员任命提出建议,结果遭人检举曝光,说罗斯福要在美国搞家族统治。无奈之下,詹姆斯只能选择离开美国去欧洲,他不想让刚当上总统的父亲名誉受损。

等詹姆斯再次回美国时,又传出他要担任总统秘书。这一任命还没公布呢,铺天盖地的舆论骂声又来了,罗斯福只好立即放弃这个想法。

既然从政要被骂,那咱们去从商吧,于是詹姆斯做了国家粮食发酵公司总裁。结果又出问题了,报纸疯传这家公司与黑手党有联系,而詹姆斯因为是总统的儿子才能当总裁,逼得这个倒霉的年轻人迅速辞职。

此后,詹姆斯做为总统助理随父亲参加了美洲会议,此举再度遭到非议,《时代周刊》称他是第二总统。詹姆斯只好继续辞职,但私底下仍帮助罗斯福处理政务。
首节 上一节 983/1210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全面战争之铁血军阀

下一篇:盛世中华

推荐阅读